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宿主鸟类防御杜鹃巢寄生的策略
    刘建平,梁伟
    2024, 59(4):481-492. DOI: 10.13859/j.cjz.202424032
    [摘要](1219) [HTML](0) [PDF 4.80 M](15016)
    摘要:
    为了消除巢寄生给自身繁殖带来的不利影响,许多宿主进化出反寄生策略来提高自身的适合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宿主的反寄生防御手段可能发生在其生活史周期的各个阶段。本文分别从巢、卵和雏鸟三个阶段对宿主鸟类的反寄生策略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巢防御、卵识别、雏鸟识别和雏鸟出飞阶段的防御策略及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以期为深入研究鸟类的巢寄生行为提供参考。
    2  北京市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豹猫、亚洲狗獾和猪獾的活动节律分析
    房新民,李建,张德怀,马壮,马志红,尹岳琦,滕扬,鲍伟东
    2024, 59(4):505-513. DOI: 10.13859/j.cjz.202423187
    [摘要](812) [HTML](0) [PDF 4.04 M](14521)
    摘要:
    活动节律是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分析物种之间生态位分化、认识种间共存机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借助红外相机技术,于2017年全年对分布于北京市密云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的活动节律进行比较研究。在35个位点布设红外相机,累计有效工作8 400个相机日,获得豹猫独立有效照片393张、亚洲狗獾682张、猪獾797张。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3种动物的活动节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3种动物的月活动节律随季节变化,初夏和初秋存在活动高峰。3种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存在一定重叠,但具有各自不同的活动峰值:豹猫和猪獾在夜间活动强度较大,但猪獾的活动峰值较豹猫有所推迟,亚洲狗獾则在昼夜交替时期活动最频繁。3种动物通过活动节律峰值的差异产生了生态位分离,从而有利于同域分布下的共存。本研究从活动时间维度的峰值差异认识3种动物的活动节律生态位分化,有助于深入理解同域物种共存机制,为进一步开展3种动物行为生态适应研究、制定栖息地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城市公园防鸟撞工作的初步实践
    戎灿中,谢恺琪,尹玉柱
    2024, 59(4):520-526. DOI: 10.13859/j.cjz.202423153
    [摘要](720) [HTML](0) [PDF 6.11 M](14488)
    摘要:
    鸟撞是指鸟类与人造设施相撞而导致鸟类受伤或死亡的现象,在城市中比较常见的是建筑引起的鸟撞。对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馆两侧玻璃幕墙进行了一年的鸟撞监测后,我们使用点状贴纸对凹面玻璃幕墙进行干预,并开展了后续两年的鸟撞监测。结果显示,干预前凹面玻璃幕墙发生鸟撞11次,干预后每年发生鸟撞2次。凸面玻璃幕墙未做干预,每年均发生鸟撞1或2次。发生鸟撞的鸟种中以迁徙鸟类为主,主要发生月份为秋季。综合生态公园科普展馆鸟撞情况和环境特征监测发现,季节、建筑物特征、玻璃幕墙周围的植被和天气均可能对鸟撞产生影响。
    4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雪豹栖息地廊道研究
    朱高红,胡大志,马堆芳,张俊涛,王东武,张广文,阿诚,王亮,马晨迪,戴强,王义弘
    2024, 59(4):493-504. DOI: 10.13859/j.cjz.202423186
    [摘要](903) [HTML](0) [PDF 12.94 M](14469)
    摘要:
    雪豹(Panthera uncia)是高山流石滩等山地生境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对维持高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雪豹种群数量有所恢复,但多种因素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仍对雪豹的种群生存造成威胁。建立廊道可将分散的栖息地斑块连接起来,提高雪豹抵抗干扰的能力,并为雪豹的长期生存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张掖分局保护片区及其15 km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张掖分局保护片区雪豹分布点数据,选取气候、地形和土地利用等环境变量,运用MaxEnt模型对雪豹栖息地适宜度进行分析并划定生态源地,而后基于最小代价路径原理识别雪豹廊道。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雪豹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 432.066 km2,分布在片区内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7 086.195 km2,占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的52.756%。崎岖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季节降雨变异系数是影响雪豹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通过分析,最终划定9个生态源地用于后续廊道识别规划。在研究区域内共识别10条潜在生态廊道,廊道最长为18.725 km,最短为0.368 km,平均廊道长度为5.676 km。其中3条廊道连接片区内雪豹适宜栖息地斑块,5条廊道连接该片区与青海片区雪豹栖息地。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建议在提升片区内雪豹适宜栖息地之间整体连接度的同时,与青海省共同开展跨界保护工作,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管理计划。
    5  大山雀鸣声对同种个体栖息地选择及产卵行为的影响
    葛云花,孙世国,刘利,李旭东,于江萍
    2024, 59(4):514-519. DOI: 10.13859/j.cjz.202423182
    [摘要](750) [HTML](0) [PDF 2.67 M](14455)
    摘要:
    鸣声是鸟类最重要的通讯方式之一,具有求偶、领域保卫和报警信息传递等作用,但鸣声作为社会信息是否影响鸟类繁殖决策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繁殖的大山雀(Parus minor)为研究对象,通过回放雄性大山雀的求偶鸣唱和大山雀对捕食者的报警声,检验鸣声是否影响同种个体的栖息地选择及产卵行为。结果发现,回放雄性大山雀鸣唱的样地内大山雀繁殖巢数显著增加,而回放报警声的样地内繁殖巢数和对照样地内的繁殖巢数无明显差异;回放雄性大山雀鸣唱对样地内大山雀的首枚卵产期和窝卵数无显著影响。此项研究表明,同种个体的鸣唱可作为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社会信息,但其繁殖适合度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6  峨眉山及周边区域脆蛇蜥种群状况及其生境选择
    刘丰菁,许兴如,刘星宇,梁东,张晋东,蔡波
    2024, 59(4):527-535. DOI: 10.13859/j.cjz.202423171
    [摘要](702) [HTML](0) [PDF 3.55 M](14420)
    摘要:
    脆蛇蜥(Dopasia harti)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受胁爬行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到目前为止,脆蛇蜥野生种群资源和生境偏好尚缺乏系统研究。作者在2020年对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2023年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脆蛇蜥出现地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设置样方以探究脆蛇蜥的生境选择。对调查问卷结果及实地调查的各生境因子占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生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发现:在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脆蛇蜥野生种群数量因人为捕捉和栖息地变化等原因普遍下降,其分布已退缩至峨眉山市高桥镇、绥山镇、龙池镇、黄湾镇,夹江县华头镇和眉山市洪雅县柳江镇。峨眉山地区脆蛇蜥偏向选择位于中低海拔地区(主要为800 ~ 1 200 m)、半阴半阳坡、距离水源大于50 m、草本高度大于6 cm且植被覆盖率为10% ~ 75%土壤疏松的阔叶林中。根据此次调查,脆蛇蜥受到的干扰因子主要为道路建设和种植业。在脆蛇蜥保护方面,建议优化道路建设,避免破坏脆蛇蜥栖息地;推广生态友好产品种植,推广自然生态旅游,减少对脆蛇蜥栖息地的破坏;以及加强对周边民众的科普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7  笼养黄颊长臂猿月经周期中性激素分泌特征
    屈元元,杨波,桓宗锦,赖燕舞,黄河源,邹文勇,陈锐,童建华,李倜,凌珊珊,赵波,黄炎
    2024, 59(4):536-544. DOI: 10.13859/j.cjz.202423190
    [摘要](683) [HTML](0) [PDF 3.79 M](14401)
    摘要:
    月经周期监测可以有效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迁地保护中的繁育管理。本研究采取非损伤取样法收集了成都动物园1对黄颊长臂猿(Nomascus gabriella)1年的粪便样品,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粪便中雌激素(E1G)、孕酮(P4)和睾酮(TEST)含量。经统计分析,发现雌性11个完整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酮都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周期平均长度为(23.3 ± 3.1)d(21 ~ 31 d),与据雌激素双峰间隔时间推算的月经周期(21.3 ± 3.8)d间无显著差异性(Z =﹣1.562,P = 0.133),也与据孕酮变化规律推算的(20.9 ± 2.2)d间无显著差异性(Z =﹣1.693,P = 0.101);此外,还发现雌性的卵泡期长度为(7.9 ± 2.4)d,黄体期为(13.4 ± 2.8)d。根据卵泡期雌激素变化规律,可以对雌性发情高潮期进行预判,并指导对黄颊长臂猿进行配种;也可以基于黄体期孕酮水平对雌性是否怀孕进行初步诊断。雄性粪便中睾酮未呈现出明显周期性变化,雄性睾酮与雌性雌激素间也不存在相关性(r = 0.139,P = 0.097)。结果表明,黄颊长臂猿具有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似的月经周期;该雌性个体的月经周期比较明显,且具规律性;月经周期性的性激素指标可以对黄颊长臂猿乃至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不孕不育进行辅助诊断。
    8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肺组织磷脂酰胆碱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进化及其表达差异分析
    王志洁,李永晓,安志芳,陈晓琦,张佳钰,魏登邦
    2024, 59(4):545-561. DOI: 10.13859/j.cjz.202423146
    [摘要](678) [HTML](0) [PDF 8.58 M](14033)
    摘要:
    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维持肺泡结构,促进呼吸作用和对氧的吸收及利用,磷脂酰胆碱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磷脂主要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高原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以青藏高原特有物种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编码磷脂酰胆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胆碱激酶基因Chok-αChok-β、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基因Pcyt-αPcyt-β以及胆碱磷酸转移酶基因Cpt的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并以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为对照,测定了这些基因在肺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 Chok-α、Chok-β、Pcyt-α、Pcyt-βCpt基因序列高原鼢鼠与以色列鼹鼠(Nannospalax galili)的同源性最高,高原鼠兔与北美鼠兔(O. princeps)的同源性最高,均高达90%以上;高原鼢鼠Cpt与以色列鼹鼠,高原鼠兔Chok-β、Pcyt-β和Cpt与北美鼠兔有平行进化位点。选择压力分析表明,高原鼢鼠Chok-α亚基第4位的赖氨酸、第5位点的苯丙氨酸和第10位的谷氨酸,高原鼠兔Chok-β亚基第4位蛋氨酸,高原鼢鼠Cpt第163位谷氨酸,这些位点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SIFT评估结果发现,高原鼠兔的Chok-β亚基中第212位氨基酸变异位点和Pcyt-β亚基第18位氨基酸变异位点对其功能有显著影响(P < 0.05)。mRNA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鼢鼠Chok-αChok-β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高原鼠兔与SD大鼠(P < 0.01),高原鼠兔Chok-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D大鼠(P < 0.05);SD大鼠Pcyt-αPcyt-β Cp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P < 0.01),而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间无差异(P > 0.05)。以上结果表明,与SD大鼠相比,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磷脂酰胆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氨基酸变异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两种高原动物的生理适应,更利于它们在高寒低氧的独特环境中获取氧并利用氧,从而促进呼吸作用,以加强能量代谢并适应低氧环境。
    9  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调查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马天 冯仲科 郑君 王智超
    2013, 48(6):852-858.
    [摘要](3038) [HTML](0) [PDF 12.78 M](12825)
    摘要:
    文章以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管理技术,构建了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调查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和ArcGIS Engine嵌入式组件技术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并构建东北虎调查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野生东北虎调查数据的图形可视化操作管理。同时,结合研究区域内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调查资源进行动态的空间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出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和空间变化规律,并制作出相应的分类专题图及野外分布信息统计图表等。该管理信息系统将有助于野生东北虎种群及栖息地调查数据与资料的科学管理,对于推动我国野生东北虎就地保护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0  欧亚大陆狗獾食性的研究概述
    叶晓堤,马勇,王润海,董安渝
    2000, 35(2).
    [摘要](2232) [HTML](0) [PDF 318.71 K](11580)
    摘要:
    11  北京地区红隼的迁徙路线和活动区域
    张微,田颖,张亚琼,李杰,胡严
    2024, 59(3):349-357. DOI: 10.13859/j.cjz.202423142
    [摘要](954) [HTML](0) [PDF 5.11 M](9627)
    摘要:
    红隼(Falco tinnunculus)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能同时适应农村和城市环境的小型猛禽,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4月至7月,为在北京救助的7只红隼佩戴了卫星追踪器,追踪其活动轨迹,依据追踪的动物活动位点数据,采用净平方位移-时间曲线依次对各红隼的迁徙模式进行了判别,深入分析了迁徙红隼的迁徙时间、距离和路线等,并采用核心密度法分别计算了迁徙及留居型红隼95%及50%活动区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红隼的迁徙模式为部分迁徙,追踪的7只红隼个体(N01 ~ N07)中,4只为留鸟,1只为迁徙鸟,2只居留类型无法准确判断。N01为迁徙红隼,其度夏地和越冬地分别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河北廊坊,此红隼秋季迁徙速度明显高于春季,其春季迁徙距离551 km,历时25 d,平均迁徙速度为22 km/d,而秋季迁徙距离412 km,历时2 d,平均迁徙速度为203 km/d,河北承德滦平县是其春季迁徙的重要中途停歇地。不同红隼个体间95%及50%活动区面积均存在较大差异,迁徙红隼N01 95%、50%活动区面积在度夏区分别为93.10 km2、17.50 km2,在越冬区分别为7.03 km2、0.99 km2;留居型红隼95%、50%活动区面积均值分别为1 165.34 km2、178.71 km2(n = 4),其中最大95%、50%活动区面积分别为4 320.26 km2(N02)、648.22 km2(N02),最小95%、50%活动区面积分别为2.80 km2(N03)、0.29 km2(N03)。本研究揭示了北京地区红隼的迁徙模式、迁徙路线、重要停歇地及活动区状况,为红隼的针对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12  鸟类形态特征的同质性比较
    郑雪星,Per G. P. Ericson,屈延华
    2024, 59(3):321-336. DOI: 10.13859/j.cjz.202423108
    [摘要](1086) [HTML](0) [PDF 6.55 M](9594)
    摘要:
    鸟类作为脊椎动物中的主要类群之一,其内部演化关系一直是动物学研究的重点。形态特征及分子特征在推断鸟类内部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时被广泛应用,但长久以来受制于同质性的影响,不同形态特征难以得到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基于大量DNA序列数据所建的物种树成为领域内普遍认可的鸟类系统发育关系。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挖掘形态特征的研究价值成为可能。本研究基于Prum发表于2015年的鸟类科级水平系统发育树,比较了不同形态特征同质性水平的差异,讨论了形态特征对于提高分子特征系统发育信号及分子树支持率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形态特征的同质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一致性指数为标准,杂项特征(包括神经、肌腱及肠道的特征)的得分显著高于骨学特征和肌学特征(P < 0.01),颅骨特征的得分显著高于非颅骨、躯干及腿部特征的得分(P < 0.05);加入形态特征能够显著提高分子特征的系统发育信号(P < 0.05),也提高了分子树的支持率。综上所述,不同的形态特征在同质性水平的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在分子特征上加入形态特征既能够提高分子特征的系统发育信号,也能够提高分子树的支持率。
    13  人为干扰对武汉市城市绿地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尼玛卓玛,李映灿,赵华斌
    2024, 59(3):337-348. DOI: 10.13859/j.cjz.202423120
    [摘要](916) [HTML](0) [PDF 5.34 M](9482)
    摘要: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文化价值。鸟类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类群,研究人类活动对鸟类资源的影响能够为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与维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采用样线法对武汉市不同干扰强度的城市绿地内林鸟群落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目34科100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在物种组成上以雀形目为主(76种,占调查到总鸟种数的76%),在居留型上以留鸟为主(42种,42%),在区系上主要属于东洋界(45种,45%)。繁殖季鸟类物种数高于非繁殖季,主要是由于夏候鸟和旅鸟的增加导致。在不同干扰强度中,重度干扰斑块的平均鸟类个体数最多,轻度干扰斑块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而中度干扰斑块的鸟类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且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群落结构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中的格局未发生变化。综上所述,武汉市城市绿地的鸟类多样性较为丰富,随着干扰强度增加,鸟类多样性出现非线性差异,揭示了人为干扰与自然干扰对生态影响的差异;在面积狭小、破碎化严重的斑块中,人为干扰可能有利于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的维持。
    14  中国东、南部的3个腔蚓属蚯蚓新物种
    董彦,蒋际宝,张金源,申智锋,孙静
    2024, 59(3):397-407. DOI: 10.13859/j.cjz.202423079
    [摘要](864) [HTML](0) [PDF 7.11 M](9336)
    摘要:
    本文报道了寡毛纲(Oligochaeta)巨蚓科(Megascolecidae)腔蚓属(Metaphire)3个新发现物种,分别是象头山腔蚓(M. xiangtoumontis Dong & Jiang sp. nov.),韩摆渡腔蚓(M. hanbaiduensis Dong & Sun sp. nov.)和长白山腔蚓(M. changbaimontis Dong & Shen sp. nov.)。象头山腔蚓受精囊孔2对,位于7/8 ~ 8/9节间,属于M. insulana物种群。韩摆渡腔蚓受精囊孔3对,位于6/7 ~ 8/9节间,属于M. houlleti物种群。长白山腔蚓受精囊孔2对,位于6/7 ~ 7/8节间,属于M. glandularis物种群。所有新物种均附有形态学描述、图片、与相似物种的形态学比较及与GenBank上亲缘关系相近物种的遗传距离计算分析。以上结果丰富了我国腔蚓属蚯蚓的物种多样性,并首次记录了采集于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巨蚓科蚯蚓新物种。
    15  浙江庆元发现半叶趾虎属蜥蜴
    朱滨清,高朔,郭伟波,吴延庆,吴军
    2024, 59(3):418-428. DOI: 10.13859/j.cjz.202423083
    [摘要](879) [HTML](0) [PDF 9.46 M](9307)
    摘要:
    2022年11月在浙江省庆元县贤良镇采集到10只半叶趾虎属(Hemiphyllodactylus)蜥蜴,经形态比对和分子系统分析鉴定为香港半叶趾虎(H. hongkongensis),为浙江省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标本体型较小,头体长大于尾长,颏鳞5或6枚,背鳞13 ~ 15行,腹鳞9或10行,第II-V指、趾扩展部攀瓣式分别为3(4)-4-4-4、3(4)-4(5)-4(5)-4(5),雄性具连续的肛前孔和股孔24或25个。浙江庆元的标本在形态特征上与香港半叶趾虎地模标本基本一致。基于线粒体ND2基因进行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浙江庆元的标本与香港半叶趾虎地模标本的序列聚成单系支,支持率达0.99,并且两者间的未校正遗传距离仅为1.6% ~ 1.7%,确定浙江庆元的标本为香港半叶趾虎。这是半叶趾虎属在浙江省的首次记录,说明该属物种可能有更大的分布范围。
    16  基于非损伤取样法的林麝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喆,闫利平,鲁冠杰,高云云,何伦,李明哲,胡德夫,张东
    2024, 59(3):408-417. DOI: 10.13859/j.cjz.202423095
    [摘要](865) [HTML](0) [PDF 4.46 M](9304)
    摘要: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野生林麝种群、满足中医药等行业对天然麝香的需求,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饲养林麝。维持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实现饲养林麝种群可持续增长并放归野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筛选可用于粪便DNA扩增的林麝四碱基微卫星位点,并评估陕西凤县2个饲养林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搜集文献,共获得25个林麝四碱基微卫星位点,其中19个可从粪便DNA中稳定扩增,且基因分型峰型较好,能用于后续分析,与前人研究相比增加了13个粪便DNA微卫星位点。利用19个微卫星位点,对陕西凤县富民和海兴2个饲养林麝种群共计95只林麝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7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超过0.5,为高多态性位点,10个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 > 0.05)。本研究中的95只林麝共存在99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43.880 5,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930 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8 3,表明陕西饲养林麝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49 4,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67 5,观测杂合度低于期望杂合度,种群存在近交的趋势。富民麝场饲养林麝遗传多样性高于海兴麝场,2个种群的遗传分化较小,有较大的基因流,所有林麝个体共来源于4个基因簇,富民麝场的林麝主要来自于1和2基因簇,海兴麝场的林麝主要来自于3和4基因簇。
    17  大菊头蝠和中菊头蝠分娩声波的特征
    郭东革,徐言言,王芳,王莹,刘森
    2024, 59(3):358-368. DOI: 10.13859/j.cjz.2024023131
    [摘要](839) [HTML](0) [PDF 6.04 M](9291)
    摘要:
    动物的声学信号在信息传递和维持社群稳定等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占据夜空生态位并集群生活的蝙蝠,它们日间栖息于几乎没有光照的洞穴中。这些夜行性蝙蝠主要借助声信号介导重要生活史事件,包括生殖、觅食、通讯和空间导航等。分娩是动物生殖活动中的关键一环,决定了后代甚至母体的生死。一直以来野生动物的分娩行为,特别是分娩叫声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和中菊头蝠(R. affinis)为研究对象,捕捉并录制其在分娩过程中的声信号,进而开展声谱分析和统计分类。研究发现,大菊头蝠和中菊头蝠在分娩过程中分别发出了6种和4种类型的交流声波。基于子集验证的判别式分析表明,大多数的音节类型都被正确划分。纳入多种声学参数的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不同音节类型在三维图像中差异显著。此外,欧几里得距离分析发现,种间的叫声差异远大于种内的叫声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揭示夜行哺乳动物的叫声功能和发声机制提供参考。
    18  小腺蛙的生物学特性和濒危等级再评估
    江航东,董国泰,秦民晗,黄黎晗,罗忠红,孙霞菁,于力,黄晓春,周晖
    2024, 59(3):369-378. DOI: 10.13859/j.cjz.202423092
    [摘要](855) [HTML](0) [PDF 10.44 M](9272)
    摘要:
    小腺蛙(Glandirana minima)是福建特有两栖动物,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级(CR),IUCN评估为濒危级(EN),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腺蛙种群极小,但是其目前在福建省的分布区没有被任何自然保护区覆盖,面临极大的灭绝风险。自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连续2年在小腺蛙历史分布点及福州周边地区调查了小腺蛙分布及数量,初期采用目击计数法,掌握鸣声特征后则采用目击及鸣声计数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在发现小腺蛙的地点使用测量工具调查其生境及微生境;在福州一条溪流中采用样线法结合摄影设备观察记录其生活史各阶段信息。基于调查数据及《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评估标准,对小腺蛙的濒危等级进行了再评估。结果显示,目前发现的小腺蛙与模式标本形态一致。在小腺蛙的4个历史分布点中,仅模式标本产地福建福清市灵石寺仍有小腺蛙分布。新发现村级分布点22个,涉及9个县级行政区。分布点的连线面积是历史分布区的6倍。各分布点小腺蛙数量累计459只,主要分布于海拔740 m以下丘陵山地的撂荒水稻田、溪流和水塘及水坑。繁殖期5到7月,蝌蚪可当年变态或第二年变态。再评估结果显示,小腺蛙的受胁状态处于濒危级(EN)与易危级(VU)之间。水环境的人为改变是小腺蛙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19  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的性别组成与精子形态特征
    王旭,皮杰,刘林崴,唐杨欣,刘新华,向建国,李德亮
    2024, 59(3):387-396. DOI: 10.13859/j.cjz.202423137
    [摘要](802) [HTML](0) [PDF 5.62 M](9264)
    摘要:
    本研究以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研究对象,在进一步验证该群体性别组成的基础上,分析壳长组成与性别比例之间关系,探讨该群体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之间关系;同时以单鞭毛精子为参照,分析比较双鞭毛精子的形态特征,以期为我国河蚬的性别发生及生殖适应策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沅江鼎城段河蚬(n = 770)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最小性成熟壳长分别为2.92 mm、5.66 mm和5.30 mm。697只性成熟河蚬中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的比例近似1︰1︰6。雌雄同体的平均壳长[(22.55 ± 0.33)mm,n = 517]显著大于雄性[(20.44 ± 1.03)mm,n = 95]和雌性[(19.79 ± 0.99)mm,n = 85](P < 0.05),但雄性与雌性的平均壳长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河蚬可以产生单鞭毛和双鞭毛两种类型的精子,单鞭毛精子头长范围4.93 ~ 21.79 μm,平均值(14.27 ± 0.82)μm(n = 30),双鞭毛精子头长范围10.29 ~ 22.04 μm,平均值(15.62 ± 0.62)μm(n = 26)。单、双鞭毛精子头长差异不显著(P > 0.05)。双鞭毛精子(n = 26)长尾的平均长度[(38.07 ± 1.44)μm]显著大于其短尾[(31.08 ± 1.60)μm]和单鞭毛精子(n = 30)尾部长度[(30.15 ± 1.75)μm](P < 0.01),但其短尾与单鞭毛精子的尾部平均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表明: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为雄性先熟,且可能存在雄性和(或)雌性向雌雄同体转换现象。河蚬具有单鞭毛型和双鞭毛型2种类型的精子,且双鞭毛精子的2个尾部不等长。同域共存河蚬的单鞭毛与双鞭毛精子在运动及受精能力方面的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20  人工取香操作对圈养马麝的行为生理效应
    黄维,吴佳忆,申立泉,周鑫,吕青昕,覃雨虹,袁乃秀,曾凡刚,孟秀祥
    2024, 59(3):379-386. DOI: 10.13859/j.cjz.202423072
    [摘要](819) [HTML](0) [PDF 3.51 M](9229)
    摘要:
    驯养是濒危麝类动物(Moschus spp.)迁地保育和可持续供给药用麝香的有效方式,具相关资格的麝养殖单位对圈养麝进行人工取香是每年进行的麝类驯养和麝香生产管理活动之一。本研究对甘肃省兴隆山马麝(M. chrysogaster)繁育中心的46头参与取香的雄性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同期粪样采集及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的检测,确定人工取香操作对不同年龄的圈养马麝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及行为活动水平的效应。结果显示,成体马麝取香操作后的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为(85.28 ± 5.00)ng/g,显著高于操作前的(56.08 ± 8.64)ng/g(P < 0.05),而且其水平在操作后的3 d内持续升高,第4天才恢复至取香前水平;老年马麝在取香前后其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无显著差异(P > 0.05)。老年马麝与成体马麝的活动水平均在取香操作后下降,并于取香操作后第2天达到最低值(老年马麝59.04% ± 4.54%,成体马麝73.03% ± 7.71%),随后逐步恢复,但仅老年马麝活动水平显著低于操作前(74.09% ± 3.97%)(P < 0.05)。本研究表明,急性人工操作可导致圈养马麝产生行为生理应激反应,应激强度存在年龄差异,相比老年马麝,成体马麝对人工操作的生理应激响应更加强烈。在驯养实践中,可监测取香前后马麝的活动水平来即时评估马麝的应激强度,并通过取香后单独圈养马麝、降低取香操作强度及利用慢性应激提升马麝驯化度。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