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59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鸟类形态特征的同质性比较

      2024, 59(3):321-336. DOI: 10.13859/j.cjz.202423108 CSTR:

      摘要 (1166) HTML (0) PDF 6.55 M (9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鸟类作为脊椎动物中的主要类群之一,其内部演化关系一直是动物学研究的重点。形态特征及分子特征在推断鸟类内部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时被广泛应用,但长久以来受制于同质性的影响,不同形态特征难以得到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基于大量DNA序列数据所建的物种树成为领域内普遍认可的鸟类系统发育关系。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挖掘形态特征的研究价值成为可能。本研究基于Prum发表于2015年的鸟类科级水平系统发育树,比较了不同形态特征同质性水平的差异,讨论了形态特征对于提高分子特征系统发育信号及分子树支持率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形态特征的同质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一致性指数为标准,杂项特征(包括神经、肌腱及肠道的特征)的得分显著高于骨学特征和肌学特征(P < 0.01),颅骨特征的得分显著高于非颅骨、躯干及腿部特征的得分(P < 0.05);加入形态特征能够显著提高分子特征的系统发育信号(P < 0.05),也提高了分子树的支持率。综上所述,不同的形态特征在同质性水平的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在分子特征上加入形态特征既能够提高分子特征的系统发育信号,也能够提高分子树的支持率。

    • 人为干扰对武汉市城市绿地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2024, 59(3):337-348. DOI: 10.13859/j.cjz.202423120 CSTR:

      摘要 (991) HTML (0) PDF 5.34 M (9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文化价值。鸟类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类群,研究人类活动对鸟类资源的影响能够为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与维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采用样线法对武汉市不同干扰强度的城市绿地内林鸟群落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目34科100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在物种组成上以雀形目为主(76种,占调查到总鸟种数的76%),在居留型上以留鸟为主(42种,42%),在区系上主要属于东洋界(45种,45%)。繁殖季鸟类物种数高于非繁殖季,主要是由于夏候鸟和旅鸟的增加导致。在不同干扰强度中,重度干扰斑块的平均鸟类个体数最多,轻度干扰斑块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而中度干扰斑块的鸟类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且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群落结构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中的格局未发生变化。综上所述,武汉市城市绿地的鸟类多样性较为丰富,随着干扰强度增加,鸟类多样性出现非线性差异,揭示了人为干扰与自然干扰对生态影响的差异;在面积狭小、破碎化严重的斑块中,人为干扰可能有利于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的维持。

    • 北京地区红隼的迁徙路线和活动区域

      2024, 59(3):349-357. DOI: 10.13859/j.cjz.202423142 CSTR:

      摘要 (1038) HTML (0) PDF 5.11 M (9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隼(Falco tinnunculus)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能同时适应农村和城市环境的小型猛禽,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4月至7月,为在北京救助的7只红隼佩戴了卫星追踪器,追踪其活动轨迹,依据追踪的动物活动位点数据,采用净平方位移-时间曲线依次对各红隼的迁徙模式进行了判别,深入分析了迁徙红隼的迁徙时间、距离和路线等,并采用核心密度法分别计算了迁徙及留居型红隼95%及50%活动区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红隼的迁徙模式为部分迁徙,追踪的7只红隼个体(N01 ~ N07)中,4只为留鸟,1只为迁徙鸟,2只居留类型无法准确判断。N01为迁徙红隼,其度夏地和越冬地分别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河北廊坊,此红隼秋季迁徙速度明显高于春季,其春季迁徙距离551 km,历时25 d,平均迁徙速度为22 km/d,而秋季迁徙距离412 km,历时2 d,平均迁徙速度为203 km/d,河北承德滦平县是其春季迁徙的重要中途停歇地。不同红隼个体间95%及50%活动区面积均存在较大差异,迁徙红隼N01 95%、50%活动区面积在度夏区分别为93.10 km2、17.50 km2,在越冬区分别为7.03 km2、0.99 km2;留居型红隼95%、50%活动区面积均值分别为1 165.34 km2、178.71 km2(n = 4),其中最大95%、50%活动区面积分别为4 320.26 km2(N02)、648.22 km2(N02),最小95%、50%活动区面积分别为2.80 km2(N03)、0.29 km2(N03)。本研究揭示了北京地区红隼的迁徙模式、迁徙路线、重要停歇地及活动区状况,为红隼的针对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大菊头蝠和中菊头蝠分娩声波的特征

      2024, 59(3):358-368. DOI: 10.13859/j.cjz.2024023131 CSTR:

      摘要 (903) HTML (0) PDF 6.04 M (93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动物的声学信号在信息传递和维持社群稳定等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占据夜空生态位并集群生活的蝙蝠,它们日间栖息于几乎没有光照的洞穴中。这些夜行性蝙蝠主要借助声信号介导重要生活史事件,包括生殖、觅食、通讯和空间导航等。分娩是动物生殖活动中的关键一环,决定了后代甚至母体的生死。一直以来野生动物的分娩行为,特别是分娩叫声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和中菊头蝠(R. affinis)为研究对象,捕捉并录制其在分娩过程中的声信号,进而开展声谱分析和统计分类。研究发现,大菊头蝠和中菊头蝠在分娩过程中分别发出了6种和4种类型的交流声波。基于子集验证的判别式分析表明,大多数的音节类型都被正确划分。纳入多种声学参数的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不同音节类型在三维图像中差异显著。此外,欧几里得距离分析发现,种间的叫声差异远大于种内的叫声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揭示夜行哺乳动物的叫声功能和发声机制提供参考。

    • 小腺蛙的生物学特性和濒危等级再评估

      2024, 59(3):369-378. DOI: 10.13859/j.cjz.202423092 CSTR:

      摘要 (935) HTML (0) PDF 10.44 M (9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腺蛙(Glandirana minima)是福建特有两栖动物,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级(CR),IUCN评估为濒危级(EN),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腺蛙种群极小,但是其目前在福建省的分布区没有被任何自然保护区覆盖,面临极大的灭绝风险。自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连续2年在小腺蛙历史分布点及福州周边地区调查了小腺蛙分布及数量,初期采用目击计数法,掌握鸣声特征后则采用目击及鸣声计数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在发现小腺蛙的地点使用测量工具调查其生境及微生境;在福州一条溪流中采用样线法结合摄影设备观察记录其生活史各阶段信息。基于调查数据及《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评估标准,对小腺蛙的濒危等级进行了再评估。结果显示,目前发现的小腺蛙与模式标本形态一致。在小腺蛙的4个历史分布点中,仅模式标本产地福建福清市灵石寺仍有小腺蛙分布。新发现村级分布点22个,涉及9个县级行政区。分布点的连线面积是历史分布区的6倍。各分布点小腺蛙数量累计459只,主要分布于海拔740 m以下丘陵山地的撂荒水稻田、溪流和水塘及水坑。繁殖期5到7月,蝌蚪可当年变态或第二年变态。再评估结果显示,小腺蛙的受胁状态处于濒危级(EN)与易危级(VU)之间。水环境的人为改变是小腺蛙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 人工取香操作对圈养马麝的行为生理效应

      2024, 59(3):379-386. DOI: 10.13859/j.cjz.202423072 CSTR:

      摘要 (885) HTML (0) PDF 3.51 M (9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驯养是濒危麝类动物(Moschus spp.)迁地保育和可持续供给药用麝香的有效方式,具相关资格的麝养殖单位对圈养麝进行人工取香是每年进行的麝类驯养和麝香生产管理活动之一。本研究对甘肃省兴隆山马麝(M. chrysogaster)繁育中心的46头参与取香的雄性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同期粪样采集及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的检测,确定人工取香操作对不同年龄的圈养马麝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及行为活动水平的效应。结果显示,成体马麝取香操作后的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为(85.28 ± 5.00)ng/g,显著高于操作前的(56.08 ± 8.64)ng/g(P < 0.05),而且其水平在操作后的3 d内持续升高,第4天才恢复至取香前水平;老年马麝在取香前后其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无显著差异(P > 0.05)。老年马麝与成体马麝的活动水平均在取香操作后下降,并于取香操作后第2天达到最低值(老年马麝59.04% ± 4.54%,成体马麝73.03% ± 7.71%),随后逐步恢复,但仅老年马麝活动水平显著低于操作前(74.09% ± 3.97%)(P < 0.05)。本研究表明,急性人工操作可导致圈养马麝产生行为生理应激反应,应激强度存在年龄差异,相比老年马麝,成体马麝对人工操作的生理应激响应更加强烈。在驯养实践中,可监测取香前后马麝的活动水平来即时评估马麝的应激强度,并通过取香后单独圈养马麝、降低取香操作强度及利用慢性应激提升马麝驯化度。

    • 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的性别组成与精子形态特征

      2024, 59(3):387-396. DOI: 10.13859/j.cjz.202423137 CSTR:

      摘要 (880) HTML (0) PDF 5.62 M (9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以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研究对象,在进一步验证该群体性别组成的基础上,分析壳长组成与性别比例之间关系,探讨该群体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之间关系;同时以单鞭毛精子为参照,分析比较双鞭毛精子的形态特征,以期为我国河蚬的性别发生及生殖适应策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沅江鼎城段河蚬(n = 770)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最小性成熟壳长分别为2.92 mm、5.66 mm和5.30 mm。697只性成熟河蚬中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的比例近似1︰1︰6。雌雄同体的平均壳长[(22.55 ± 0.33)mm,n = 517]显著大于雄性[(20.44 ± 1.03)mm,n = 95]和雌性[(19.79 ± 0.99)mm,n = 85](P < 0.05),但雄性与雌性的平均壳长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河蚬可以产生单鞭毛和双鞭毛两种类型的精子,单鞭毛精子头长范围4.93 ~ 21.79 μm,平均值(14.27 ± 0.82)μm(n = 30),双鞭毛精子头长范围10.29 ~ 22.04 μm,平均值(15.62 ± 0.62)μm(n = 26)。单、双鞭毛精子头长差异不显著(P > 0.05)。双鞭毛精子(n = 26)长尾的平均长度[(38.07 ± 1.44)μm]显著大于其短尾[(31.08 ± 1.60)μm]和单鞭毛精子(n = 30)尾部长度[(30.15 ± 1.75)μm](P < 0.01),但其短尾与单鞭毛精子的尾部平均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表明: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为雄性先熟,且可能存在雄性和(或)雌性向雌雄同体转换现象。河蚬具有单鞭毛型和双鞭毛型2种类型的精子,且双鞭毛精子的2个尾部不等长。同域共存河蚬的单鞭毛与双鞭毛精子在运动及受精能力方面的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 中国东、南部的3个腔蚓属蚯蚓新物种

      2024, 59(3):397-407. DOI: 10.13859/j.cjz.202423079 CSTR:

      摘要 (938) HTML (0) PDF 7.11 M (9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寡毛纲(Oligochaeta)巨蚓科(Megascolecidae)腔蚓属(Metaphire)3个新发现物种,分别是象头山腔蚓(M. xiangtoumontis Dong & Jiang sp. nov.),韩摆渡腔蚓(M. hanbaiduensis Dong & Sun sp. nov.)和长白山腔蚓(M. changbaimontis Dong & Shen sp. nov.)。象头山腔蚓受精囊孔2对,位于7/8 ~ 8/9节间,属于M. insulana物种群。韩摆渡腔蚓受精囊孔3对,位于6/7 ~ 8/9节间,属于M. houlleti物种群。长白山腔蚓受精囊孔2对,位于6/7 ~ 7/8节间,属于M. glandularis物种群。所有新物种均附有形态学描述、图片、与相似物种的形态学比较及与GenBank上亲缘关系相近物种的遗传距离计算分析。以上结果丰富了我国腔蚓属蚯蚓的物种多样性,并首次记录了采集于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巨蚓科蚯蚓新物种。

    • 基于非损伤取样法的林麝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 59(3):408-417. DOI: 10.13859/j.cjz.202423095 CSTR:

      摘要 (935) HTML (0) PDF 4.46 M (9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野生林麝种群、满足中医药等行业对天然麝香的需求,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饲养林麝。维持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实现饲养林麝种群可持续增长并放归野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筛选可用于粪便DNA扩增的林麝四碱基微卫星位点,并评估陕西凤县2个饲养林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搜集文献,共获得25个林麝四碱基微卫星位点,其中19个可从粪便DNA中稳定扩增,且基因分型峰型较好,能用于后续分析,与前人研究相比增加了13个粪便DNA微卫星位点。利用19个微卫星位点,对陕西凤县富民和海兴2个饲养林麝种群共计95只林麝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7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超过0.5,为高多态性位点,10个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 > 0.05)。本研究中的95只林麝共存在99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43.880 5,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930 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8 3,表明陕西饲养林麝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49 4,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67 5,观测杂合度低于期望杂合度,种群存在近交的趋势。富民麝场饲养林麝遗传多样性高于海兴麝场,2个种群的遗传分化较小,有较大的基因流,所有林麝个体共来源于4个基因簇,富民麝场的林麝主要来自于1和2基因簇,海兴麝场的林麝主要来自于3和4基因簇。

    • >研究简报
    • 浙江庆元发现半叶趾虎属蜥蜴

      2024, 59(3):418-428. DOI: 10.13859/j.cjz.202423083 CSTR:

      摘要 (949) HTML (0) PDF 9.46 M (94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2年11月在浙江省庆元县贤良镇采集到10只半叶趾虎属(Hemiphyllodactylus)蜥蜴,经形态比对和分子系统分析鉴定为香港半叶趾虎(H. hongkongensis),为浙江省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标本体型较小,头体长大于尾长,颏鳞5或6枚,背鳞13 ~ 15行,腹鳞9或10行,第II-V指、趾扩展部攀瓣式分别为3(4)-4-4-4、3(4)-4(5)-4(5)-4(5),雄性具连续的肛前孔和股孔24或25个。浙江庆元的标本在形态特征上与香港半叶趾虎地模标本基本一致。基于线粒体ND2基因进行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浙江庆元的标本与香港半叶趾虎地模标本的序列聚成单系支,支持率达0.99,并且两者间的未校正遗传距离仅为1.6% ~ 1.7%,确定浙江庆元的标本为香港半叶趾虎。这是半叶趾虎属在浙江省的首次记录,说明该属物种可能有更大的分布范围。

    • 河北滦河口连续二年发现松江鲈

      2024, 59(3):429-437. DOI: 10.13859/j.cjz.202423148 CSTR:

      摘要 (949) HTML (0) PDF 6.82 M (10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是一种降海洄游的浅海繁殖肉食性鱼类,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松江鲈的历史分布区主要在黄海、渤海、东海沿岸及通海河流,但近年文献观点认为松江鲈已在渤海区域消失。2022年7月、2023年7月和10月分别在河北滦河口记录到1尾、19尾和1尾松江鲈。通过对标本进行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测序,与NCBI数据库已有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该物种为松江鲈。本文梳理了我国沿海松江鲈的历史和现状分布记录以及增殖放流情况。根据河北省渤海海区松江鲈以及滦河口鱼类的文献记录,松江鲈历史分布区主要在北戴河和秦皇岛海域,滦河口仅有1次早期文字记录和1次2010年的调查记录。尚未发现渤海沿岸有松江鲈增殖放流活动的报导。此次在滦河口连续两年调查到松江鲈,说明在该水域存在繁殖性洄游群体。滦河口存在松江鲈,可能与洄游通道畅通、入海断面水质多年维持地表水水质Ⅱ类且近海水质清洁(海水水质一类或二类)以及捕捞压力较轻有关。建议进一步跟踪监测滦河口松江鲈的洄游范围、繁殖地和种群动态并严格实施保护。

    • 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暗褐彩蝠

      2024, 59(3):438-449. DOI: 10.13859/j.cjz.202423197 CSTR:

      摘要 (947) HTML (0) PDF 5.77 M (1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1年8月,本项目组在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只彩蝠属(Kerivoula)雄性成体蝙蝠,其前臂长29.95 mm,全身被覆密而柔软的暗褐色长毛,耳廓圆,呈漏斗状。采用Pettersson D1000X超声波探测仪录制该蝙蝠的声波,并通过BatSound 3.3软件分析声波特征。其回声定位声波为调频型(FM),飞行时声脉冲频率从(231.4 ± 8.5)kHz下调至(88.8 ± 1.9)kHz,主频率集中在(118.7 ± 2.3)kHz。同时基于COI、Cyt bRag2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综合外形特征、形态测量数据、声波特征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此蝙蝠鉴定为暗褐彩蝠(K. furva)。此发现证实了四川省内有暗褐彩蝠这一稀有物种的分布。

    • >技术与方法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无人机遥感影像水鸟自动识别

      2024, 59(3):450-459. DOI: 10.13859/j.cjz.202423115 CSTR:

      摘要 (922) HTML (0) PDF 12.05 M (1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鸟监测是了解水鸟种群和分布动态、开展水鸟和湿地保护的基础,但该活动耗时耗力。近年来,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使用小型无人机获得高分辨率的水鸟遥感影像已经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卷积神经网络提供了一种快速识别无人机遥感图像中的鸟类的方法。我们尝试结合两种技术,使用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与YOLOv3识别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遥感影像中的大型水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模型检测拍摄到的鸭属鸟类,包括绿翅鸭(Anas crecca)和罗纹鸭(A. falcata)的结果平均精度达到0.93,精度达到90.83%,召回率达到93%;检测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的结果平均精度达到0.91,精度达到84.38%,召回率达到84.00%。结果表明,将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可以快速统计水鸟数量,在种群监测工作中具有应用潜力。

    • >综述
    • 晚清及民国时期白鲟的研究

      2024, 59(3):460-478. DOI: 10.13859/j.cjz.202423141 CSTR:

      摘要 (1051) HTML (0) PDF 9.85 M (1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回顾了晚清及民国时期白鲟(Psephurus gladius)的研究史,同时也简单回顾了我国早期的鱼类学史。晚清及民国时期我国的鱼类学研究经历了由西方到中方的转变,白鲟的研究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在晚清及民国时期,白鲟还是长江中一种常见鱼类,因其独特的外观和巨大的体形而闻名于西方。由于晚清时期我国的鱼类学研究尚未起步,最早由西方学者开展了对白鲟的形态学、分类学及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同时,一批来华的西方人在其著作和游记中记述了他们所见的白鲟,为我们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献资料。民国时期我国建立了自己的生物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和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启了对本国鱼类的研究,其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提升国家地位上亦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最早对白鲟的研究也始于这两个机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二者迁至重庆北碚进行大后方的鱼类学调查研究,其中也有一些关于白鲟的报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鱼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白鲟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 >动态与其他
    • 湖北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山烙铁头

      2024, 59(3):357-357, 386. DOI: 10.13859/j.cjz.202321269 CSTR:

      摘要 (956) HTML (0) PDF 1013.48 K (10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湖南长沙发现棕尾褐鹟

      2024, 59(3):396-396, 407. DOI: 10.13859/j.cjz.202320245 CSTR:

      摘要 (223) HTML (0) PDF 1.74 M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江苏南通通州湾是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后期的迁徙停歇地

      2024, 59(3):479-479. DOI: 10.13859/j.cjz.202423226 CSTR:

      摘要 (227) HTML (0) PDF 2.91 M (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湖北神农架发现红交嘴雀

      2024, 59(3):480-480. DOI: 10.13859/j.cjz.202320309 CSTR:

      摘要 (207) HTML (0) PDF 520.65 K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