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59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2024, 59(1). CSTR:

      摘要 (111) HTML (0) PDF 469.35 K (7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报告
    • 越冬青头潜鸭的栖息地利用和行为时间分配

      2024, 59(1):1-10. DOI: 10.13859/j.cjz.202421119 CSTR:

      摘要 (430) HTML (0) PDF 7.34 M (1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头潜鸭(Aythya baeri)是世界极危级(CR)物种,2018年至今在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均调查到稳定的青头潜鸭越冬种群。研究青头潜鸭对不同栖息地的利用方式及所受干扰有利于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本研究分析了越冬期不同栖息地及不同性别青头潜鸭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以及人为干扰对青头潜鸭活动的影响。2020年12月采用焦点取样法对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内青头潜鸭进行行为观察,按照青头潜鸭对栖息地的利用率,将其栖息地类型分为池塘、大水面荷塘和开阔水域。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t检验比较不同栖息地及性别间差异的显著性。青头潜鸭的主要行为是休息(44.4%)和觅食(34.2%),且在不同栖息地存在显著差异。池塘中的觅食行为占比(50.1%)显著高于大水面荷塘和开阔水域;大水面荷塘中的休息行为占比(63.1%)显著高于池塘和开阔水域。雌雄之间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雌性觅食时间高于雄性,整理行为时间低于雄性,这种差异受栖息地的影响。三种类型栖息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池塘中所受干扰程度最高,主要干扰源为钓鱼、行人和施工,荷塘和开阔水域主要干扰为打渔船。本研究表明,对于越冬期的青头潜鸭,池塘是重要觅食地,荷塘可作为躲避干扰的休息场所,开阔水域可作为稳定的觅食栖息场所。对青头潜鸭的保护应考虑到不同栖息地的生态作用,以及青头潜鸭对不同干扰的容忍度,采取相应措施开展保护行动。

    • 河南董寨再引入朱鹮种群的巢址分布特征

      2024, 59(1):11-18. DOI: 10.13859/j.cjz.202422251 CSTR:

      摘要 (199) HTML (0) PDF 6.04 M (9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再引入朱鹮(Nipponia nippon)种群的分布与扩张情况,本研究对董寨再引入朱鹮野外种群的繁殖巢址进行了调查研究。在2014到2022年间,共调查统计了84个野化放飞朱鹮及其后代的繁殖巢址,使用圆形分布法分析了巢址与放飞点的相对方位和集中程度,并根据全部巢址的空间分布,使用固定核空间方法计算得到巢区(95%巢址所在区域)与核心巢区(50%巢址所在区域)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将巢址图层、土地覆盖图层以及数字高程模型叠加,观察朱鹮巢址选择的生境偏好,并使用单样本t检验判断了巢址平均海拔与巢区海拔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繁殖巢址与放飞点平均距离(平均值 ± 标准差)(12.82 ± 14.11)km(n = 84),平均方位角(平均值 ± 标准差)为(138.99 ± 82.44)°(瑞利检验:Z = 10.60,P < 0.01)。核心巢区与巢区面积分别为74.43 km2和549.66 km2。巢址平均海拔(平均值 ± 标准差)(103 ± 43)m,显著低于巢区内平均海拔(t =﹣5.48,df = 83,P < 0.01)。巢址的分布主要位于水稻田和森林的交界区域。逐年繁殖区域分布图显示,繁殖区域基本朝向西北-东南方向扩张,与圆形分布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描述了董寨再引入朱鹮种群繁殖巢址的分布特征与扩张趋势,可以为野外朱鹮潜在繁殖地和栖息地的保护提供参考,优化保护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资源配置。

    •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分析安徽麝活动节律

      2024, 59(1):19-28. DOI: 10.13859/j.cjz.202423006 CSTR:

      摘要 (429) HTML (0) PDF 5.72 M (1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是我国特有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狭窄地分布于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交接的大别山区域。为明确安徽麝的活动节律及其与其他动物的相互关系,2021年1月至12月,在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县区域内布设43台红外相机,对安徽麝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究。根据红外相机拍摄的时间,统计安徽麝及其他物种的活动规律,并进行节律重叠分析。结果表明:(1)监测的43台红外相机,共10 142个工作日,拍摄野生动物照片1 042张,其中10台红外相机拍摄到安徽麝,共有效监测到安徽麝40次。安徽麝的相对多度(IRA)为3.84;(2)安徽麝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落叶阔叶林是安徽麝优先选择的生境(χ2 = 98.99,df = 2,P < 0.001);日活动高峰为9:00 ~ 11:00时和21:00 ~ 23:00时,4月和12月是安徽麝的年活动高峰期,6至10月安徽麝的活动强度很低;昼夜节律分析发现,安徽麝具有较强的夜行性活动能力(INRA = 0.64);(3)安徽麝的活动节律与保护区内同属鲸偶蹄目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及野猪(Sus scrofa)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特异性。

    • 若尔盖人-狼冲突现状与管理研究

      2024, 59(1):29-36. DOI: 10.13859/j.cjz.202323023 CSTR:

      摘要 (258) HTML (0) PDF 3.95 M (9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中型食肉动物肇事事件导致人类与野生动物关系恶化,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湿地、草原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畜牧业发达,但近年来狼(Canis lupus)捕杀牲畜的肇事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解若尔盖野生狼肇事件的空间分布以及牧民对人-狼冲突管理的看法,本研究于2022年对若尔盖县13个乡镇83个行政村进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1)多数受访者(66.0%)认为在过去5年内,若尔盖县野生狼数量有所增加;(2)狼肇事事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最严重的是包座乡。包座乡临近山区,该区域牧场面积广阔、牧民饲养牲畜数量多等原因导致该镇发生狼肇事事件较多;(3)对于狼肇事,绝大多数牧民(85.0%)更希望采取经济补偿或者驱赶措施,只有少数牧民(9.4%)希望采取捕杀的措施;(4)影响牧民对狼肇事管理措施的偏好因子中,受教育程度、年龄、民族以及被杀牲畜数量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狼种群监测管理,采取措施减少狼捕杀牲畜,优化补偿机制,缓解当地牧民与狼之间的矛盾。本研究为当前若尔盖县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其他地区大型食肉动物与当地居民冲突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 洋山港海域码头人工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变化

      2024, 59(1):37-48. DOI: 10.13859/j.cjz.202423099 CSTR:

      摘要 (152) HTML (0) PDF 8.29 M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洋山港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自2002年开始至2017年共完成四期工程建设,期间港口建设中形成了8 000余米的码头人工岸线,受港区一至四期工程的顺序建设、岛礁连接、围海造地和港口运营的远洋船舶停靠等影响,港口海域生态环境也逐步出现相应变化,导致包括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内的海洋生物群落均受到相应影响。本研究于2021和2022年(第四期工程建设后)在洋山港港区二号码头与港区海域大洋山码头人工潮间带采集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并对其群落结构与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与2009和2010年(第四期工程建设初)的历史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第四期工程建设以来洋山港海域码头人工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变化。结果显示,洋山港海域码头人工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数量由第四期工程建设前的17种增加至第四期工程建设后的28种,其中软体动物由8种增加至15种,节肢动物由7种增加至9种,腔肠动物增加至3种,环节动物增加至1种;跨海区入侵种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消失,而纹藤壶(Amphibalanus amphitrite)重新出现并成为优势种;洋山港人工码头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密度最高值由第四期工程建设初的(6 333.30 ± 1 495.49)ind/m2增加至(6 517.33 ± 119.67)ind/m2,生物量最高值由第四期工程建设初的(1 977.04 ± 281.87)g/m2增加至(3 724.69 ± 940.94)g/m2;洋山港人工码头潮间带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有所上升而大洋山人工码头下降显著。与洋山港第四期工程建设初相比,洋山港海域码头人工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已经发生变化,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与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结果均表明,目前洋山港海域生态环境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受港区运营影响,码头人工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仍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群落结构不稳定。

    • 栗背短脚鹎的种群分化与遗传多样性

      2024, 59(1):49-66. DOI: 10.13859/j.cjz.202422319 CSTR:

      摘要 (214) HTML (0) PDF 8.44 M (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是我国南方山区常见的杂食性鸟类。为探明其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现状,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和7个核基因非编码区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对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和江西五省(自治区)的栗背短脚鹎11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基于所获得的Cyt b基因866 bp和7个核基因内含子序列6 808 bp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Cyt b基因中,共检测到37个单倍型,共享单倍型占单倍型总数的35.6%,推测这些共享单倍型可能属于祖先单倍型。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部(79.77%)。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分析结果均支持栗背短脚鹎种群可能曾经历过种群扩张现象。基于7个核基因内含子联合序列的贝叶斯天际线(BSP)分析,推断其种群在大约5.3 ~ 3.7百万年前(Mya)和约0.7 ~ 0.3百万年前(Mya)发生过扩张。基于Cyt b基因的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11个地理种群共分为两支,一支为海南猴猕岭地理种群,属指名亚种(H. c. castanonotus),其他10个地理种群聚为另一支,属H. c. canipennis亚种,并且后者尚未形成显著的地理结构,单倍型网络图分析也获得相似的结果。本研究所用分子数据基本支持两个亚种的分化,对于存在争议的广西南部分布的指名亚种,其分子数据与形态学亚种归属不一致,有待更深入研究。

    • 圈养母幼林麝粪便免疫球蛋白和皮质醇的变化特征

      2024, 59(1):67-80. DOI: 10.13859/j.cjz.202323009 CSTR:

      摘要 (196) HTML (0) PDF 5.95 M (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了解母体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产后及幼体林麝断奶前后的免疫力和应激水平变化特征,可为特殊时期母体及幼体林麝的有效保护与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于2010年4至9月,采集哺乳期母体和幼体林麝的粪便样品,通过酶联免疫法对粪便提取液中免疫球蛋白(IgG、IgM和sIgA)以及皮质醇含量进行测定。利用SPSS 22.0对不同阶段母体和幼体林麝粪便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和皮质醇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ANOVA)及多重比较。母体林麝粪便中IgG、IgM和sIgA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粪便中IgG与IgM含量在分娩后的初期阶段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时间推移含量逐渐减少并保持基本稳定,且IgG与IgM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sIgA含量在分娩后持续上升,一直持续到第14周后基本保持稳定。幼体林麝粪便中IgG、IgM和sIg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免疫球蛋白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IgG和IgM含量在断奶(第11周龄左右)后明显下降,sIgA含量在断奶后有所下降,但变化不显著;在第16周龄左右,IgG和IgM含量再次升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sIgA则无显著变化。母体林麝皮质醇的数据结果表明,其产后的6周内,皮质醇处于较高水平,在第11周左右(断奶期)皮质醇水平有小幅度的升高。幼体林麝皮质醇的数据显示,其在出生后的第11周龄左右(断奶期)皮质醇含量同样呈现出与母体林麝类似的升高趋势,表明断奶这一行为对母体以及幼体林麝均造成一定的生理压力。综上,母体林麝产后的6周内是管护工作的敏感期,幼体林麝成长的第9 ~ 15周龄是其存活关键期。

    • 云南省白链蛇和细白环蛇分布记录

      2024, 59(1):81-94. DOI: 10.13859/j.cjz.202423018 CSTR:

      摘要 (407) HTML (0) PDF 35.18 M (9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2年6和7月,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境内分别采集到蛇类2条和1条。经分子与形态学鉴定,德宏州2条蛇为白链蛇[Lycodon septentrionalis (Günther, 1875)];而西双版纳的1条蛇与国内原鉴定为细白环蛇(L. subcinctus Boie, 1827)的标本为同种,但与细白环蛇地模标本的分子遗传距离大,系统关系未解决,由于形态高度相似,暂定为细白环蛇(L. cf. subcinctus)。其中,白链蛇的发现恢复了该种在云南省近期才被移除的分布记录,而细白环蛇的发现则佐证了早期文献中长期被忽视的存疑记录。本文讨论了白链蛇在云南的分布历史和细白环蛇的分类问题,并指出未来应加强云南省边境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尽快摸清云南省两栖爬行动物本底资料。

    • 免疫荧光法显示贝居腹盾吸虫肌肉神经组织的实验研究

      2024, 59(1):95-102. DOI: 10.13859/j.cjz.202423065 CSTR:

      摘要 (193) HTML (0) PDF 9.32 M (8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围心腔内检获自然感染的贝居腹盾吸虫(Aspidogaster conchicola),根据虫体内睾丸、卵巢、子宫及卵黄腺4种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将所获虫体分为幼虫组和成虫组,所有虫体用4%甲醛固定后,分别采用鬼笔环肽染色法和乙酰化微管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贝居腹盾吸虫成虫和幼虫的肌肉纤维和神经纤维,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鬼笔环肽荧光染色的贝居腹盾吸虫成虫较幼虫肌肉组织更为发达,口周围、盾盘附着器、子宫末段及阴茎囊肌肉纤维分布较为密集。乙酰化微管蛋白荧光染色的贝居腹盾吸虫成虫较幼虫神经网络更为复杂,在部分生殖器官如子宫末段、阴茎囊和睾丸部位存在神经纤维。双重染色结果显示,该吸虫不同器官上的肌肉纤维分布与神经纤维的分布相互吻合。该结果提示,贝居腹盾吸虫可能通过神经系统对其肌肉活动进行调控。

    • >研究简报
    • 陕西宝鸡发现喜山鼠耳蝠

      2024, 59(1):103-114. DOI: 10.13859/j.cjz.202423039 CSTR:

      摘要 (265) HTML (0) PDF 6.21 M (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1年4和8月及2014年4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分别采集到2只、1只和1只共4只蝙蝠个体,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馆(标本编号为TB0001、TB0002、TB0017和TB0042)。其主要形态特征为:体型小,头体长34.59 ~ 43.86 mm(n = 4);耳较小,黑色;耳前缘近凸圆,耳后缘在基部有一浅的缺刻;耳屏细长,约为耳长的一半;后足不及胫长的一半;背部毛基黑色,毛尖为赤褐色;腹部毛基为黑色,毛尖为灰褐色;翼膜起始于后足外趾的基部。以上特征均与喜山鼠耳蝠moupinensis亚种(Myotis muricola moupinensis)相符。结合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构建其系统发生关系,与基因库中宽吻蝠属未定种(Submyotodon sp.)序列聚为较高支持度的一支。综合形态与系统发育证据,参考目前最新的中国兽类物种分类和分布信息,将采集到的标本初步鉴定为喜山鼠耳蝠moupinensis亚种,此次发现是陕西省境内该物种的首次记录,拓展了对其在我国分布范围的认识。

    • 贵州六盘水发现东阳江麝鼩

      2024, 59(1):115-120. DOI: 10.13859/j.cjz.202423059 CSTR:

      摘要 (264) HTML (0) PDF 2.74 M (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杨梅乡慕尼克村,利用陷阱法捕捉到3号麝鼩属(Crocidura)标本。本次采集标本的体形较小,头体长(49.0 ± 0.8)mm,尾长[(41.8 ± 4.2)mm]略短于头体长(尾长/头体长为85%)。背毛呈浅灰褐色,腹毛颜色浅于背毛,呈灰色。尾部双色,背侧黑褐色,腹侧淡于背侧。前足背部白色,后足则为淡灰色。尾近乎裸露,尾基约1/3着生稀疏白色长毛。颅全长(15.92 ± 0.55)mm,脑颅高(4.75 ± 0.18)mm。上门齿1枚,有一长而大的前尖和一小而矮的后尖。上单尖齿3枚,第1单尖齿最大,第2单尖齿略大于第3单尖齿,1枚第四前臼齿(P4),3枚臼齿。上述特征与东阳江麝鼩(C. dongyangjiangensis)模式标本的描述和鉴定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将3号采集标本鉴定为东阳江麝鼩。基于Cyt b基因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采集标本与麝鼩属物种中的东阳江麝鼩遗传距离最近,在0.004 ~ 0.027之间。系统发生树显示,3号标本与东阳江麝鼩构成一个单系进化分支,进一步证实本次采集的3号标本是东阳江麝鼩,为贵州省分布新记录种。

    • 江西南昌及浙江衢州发现东亚水鼠耳蝠

      2024, 59(1):121-128. DOI: 10.13859/j.cjz.202423106 CSTR:

      摘要 (164) HTML (0) PDF 6.95 M (8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0年5至9月,在江西省南昌市向塘机场七里港火车桥底、高访立交桥底、横岗铁路桥底和浙江省衢州市衢州机场西山村涵洞分别捕获到1号(雌性)、4号(2雄性、2雌性)、2号(2雄性)和1号(雌性)鼠耳蝠。上述鼠耳蝠体型较小,头体长42.89 ~ 51.41 mm,前臂长40.18 ~ 42.22 mm;头骨较小,脑颅略低,顶部平缓,矢状脊不明显,吻长较短,吻宽较长,超过眶间宽,颧弓纤细且发达,宽度明显超过后头宽,明显区别于该地区已报道的鼠耳蝠物种。通过外部形态鉴定以及Cyt bCOI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鉴定上述标本为东亚水鼠耳蝠(Myotis petax),且该种是在江西省和浙江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上述标本保存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封面动物
    • 龙蜥属 Diploderma 研究简况与展望

      2024, 59(1):129-131. DOI: 10.13859/j.cjz.202424012 CSTR:

      摘要 (250) HTML (0) PDF 2.04 M (1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述
    • 全球啄木鸟濒危格局及研究现状

      2024, 59(1):132-146. DOI: 10.13859/j.cjz.202422153 CSTR:

      摘要 (292) HTML (0) PDF 7.05 M (1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啄木鸟科物种作为初级洞巢者与蛀干害虫控制者,对森林高度依赖,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伞护种和环境指示物种。自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范围的栖息地丧失和片段化,啄木鸟科物种的森林生境急剧萎缩,威胁着该类群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为探究啄木鸟科动物濒危情况和研究现状,本研究利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和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在线数据库,检索并整理出1988年到2023年以下内容:(1)全球啄木鸟的物种数、濒危等级及其变化情况;(2)各大洲的啄木鸟物种数及其受威胁物种的比例;(3)啄木鸟的主要威胁因素;(4)通过Google学术搜索等方式检索并统计啄木鸟相关文章的研究内容。结果显示:(1)目前现存254种啄木鸟,33年间全球受威胁啄木鸟由7种增加至18种,受威胁物种数占当年已命名啄木鸟物种数的比例由3.4%上升至7.0%。(2)亚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分布了83种、93种和56种啄木鸟,受威胁物种占比分别为12.0%、6.4%、5.3%。非洲和欧洲分别分布了36种和11种啄木鸟,当前没有受威胁物种。(3)农业和生物资源利用以及放牧是啄木鸟的主要威胁因素。(4)共检索到研究啄木鸟的有关文章1 024篇,研究覆盖了140种啄木鸟,其中,文章数最多的物种是红顶啄木鸟(Leuconotopicus borealis)(162篇)。研究主要集中在巢相关特征(129篇)、生境选择特征(122篇)、取食行为(112篇)、繁殖行为(99篇)和种群状况(66篇)等基础生态学内容。这些研究为啄木鸟生物学、生态学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物种覆盖程度还远远不够。在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的大背景下,亟需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对全球啄木鸟的濒危格局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后续啄木鸟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 鸣禽与人类发声器官及发声行为神经控制通路的比较

      2024, 59(1):147-157. DOI: 10.13859/j.cjz.202423097 CSTR:

      摘要 (198) HTML (0) PDF 4.52 M (1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与人类语言学习或形成一样,鸣禽鸣唱也是一种发声学习行为,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发声学习过程均需听觉反馈的参与,幼年期具有更强的发声学习能力,可对复杂的声学结构和音节序列进行控制等。尽管鸣禽和人类的发声器官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异,但二者发声的物理机制仍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虽然相比于其他哺乳动物,鸣禽和人类的亲缘关系很远,但通过对比发声行为产生的基础通路——脑干先天发声控制通路,以及与发声学习相关的更高神经水平的发声运动和学习通路脑区位置、相互联系、功能及基因表达谱,提示鸣禽鸣唱和人类语言的神经控制具有一定的进化相似性。这些共同特征使得鸣禽成为了研究发声学习的理想模型。本文对鸣禽与人类的发声器官及发声行为的神经控制通路进行了比较,并对鸣禽模型在人类失语症治疗研究中潜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人类语言学习的神经机制及语言障碍的治疗带来理论参考和借鉴。

    • >动态与其他
    • 辽宁沈阳、锦州发现水雉繁殖

      2024, 59(1):36-36, 48. DOI: 10.13859/j.cjz.202421243 CSTR:

      摘要 (174) HTML (0) PDF 2.62 M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黄腹花蜜鸟利用缝叶型鸟巢的繁殖记述

      2024, 59(1):80-80, 102. DOI: 10.13859/j.cjz.202321266 CSTR:

      摘要 (187) HTML (0) PDF 1.32 M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种——印度八色鸫

      2024, 59(1):158-159. DOI: 10.13859/j.cjz.202323134 CSTR:

      摘要 (192) HTML (0) PDF 943.40 K (1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四川邛崃发现原指树蛙属

      2024, 59(1):160-160. DOI: 10.13859/j.cjz.202421187 CSTR:

      摘要 (216) HTML (0) PDF 608.97 K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