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58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厚唇裸重唇鱼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

      2023, 58(6):817-826. DOI: 10.13859/j.cjz.202322297

      摘要 (227) HTML (0) PDF 5.87 M (1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对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基因组进行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共获得85 905条序列,包含567 200个微卫星位点,从中筛选出15个微卫星位点,采用雅砻江新龙种群和黄河渭河种群对其多态性进行了验证。新龙种群中,15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9(3 ~ 13),观测杂合度(Ho)为0.712 4,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30 3,有8个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1对位点表现出连锁。渭河种群中,15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4(4 ~ 16),观测杂合度(Ho)为0.719 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80 7,有7个位点显著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4对位点表现出连锁。筛选获得的15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较高,适合用于厚唇裸重唇鱼种群遗传学研究。

    • 人为干扰对白冠长尾雉的活动区面积和栖息地利用的影响

      2023, 58(6):827-839. DOI: 10.13859/j.cjz.202323101

      摘要 (173) HTML (0) PDF 5.96 M (9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类活动会改变地区原始的生态环境,对当地动物种群的空间利用产生影响。因此,了解人为干扰条件下濒危物种对空间的利用情况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保护。活动区和栖息地利用是对动物空间需求最好的度量,掌握这些信息对有效保护鸟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0和2021年对湖北省广水市平靖关村周边的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进行追踪,获得了47组白冠长尾雉的活动区面积和栖息地利用信息。将实际栖息地利用率的置信区间与理论利用率相比得到白冠长尾雉对栖息地的偏好,并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栖息地利用率和活动区面积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剔除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白冠长尾雉主要利用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灌木林,但按照干扰强度划分后,低干扰区的白冠长尾雉只倾向于利用针阔混交林。雄性个体对落叶阔叶林的利用率与居民点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低干扰区雌性个体对落叶阔叶林的利用率与居民点距离呈反比,而对针阔混交林利用率与居民点距离呈正相关,雌性个体在高干扰区对针阔混交林的利用率随居民点和农田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活动区面积方面,雌性的面积显著大于雄性,并且在高干扰区活动区面积与居民点距离呈负相关。以上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关地栖性森林鸟类在人类主导的环境中的活动区及栖息地利用的响应,为地栖性森林鸟类的保护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海南原指树蛙皮肤腺体的组织学结构观察

      2023, 58(6):840-852. DOI: 10.13859/j.cjz.202322304

      摘要 (147) HTML (0) PDF 7.74 M (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两栖动物皮肤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外分泌腺体遍布全身,这些腺体释放的分泌物在繁殖、交流和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组织学技术,对海南原指树蛙(Kurixalus hainanus)头部、背部、体侧、颏部以及腹部的皮肤样本进行了显微结构(包括H.E、AB-PAS和Masson三色染色方法)和超微结构的观察,并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皮肤厚度、腺体分布和大小进行了统计分析。显微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原指树蛙的皮肤中仅有黏液腺(Ⅰ型黏液腺和Ⅱ型黏液腺)和颗粒腺,未发现特化腺体。皮肤腺体的种类未发现性别差异,但同性别个体的皮肤厚度、腺体的分布和大小存在部位差异,且这些指标在特定部位存在性别差异。皮肤厚度的差异可能与海南原指树蛙的运动方式和繁殖方式相适应,腺体分布和大小的差异可能与防御功能和性别二态性有关。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黏液腺含有中、高电子密度的黏液颗粒;颗粒腺的分泌颗粒有接触相融的现象,可能是一种物质成熟的阶段性反应。本研究为蛙类皮肤结构、腺体种类和分布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后续开展海南原指树蛙挥发性分泌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 我国巢鼠属分类和分子系统学分析

      2023, 58(6):853-866. DOI: 10.13859/j.cjz.202322306

      摘要 (165) HTML (0) PDF 7.55 M (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对2018至2021年采集的9号巢鼠(Micromys minutus)标本、22号红耳巢鼠(M. erythrotis)标本和19号待厘定的巢鼠属标本,进行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学分析,进一步揭示我国巢鼠属的分类和系统分化问题。待厘定的巢鼠属标本形态特征为:标本体背毛黑棕,体腹毛基灰色,毛尖灰白,体侧毛色具明显区分,尾背部毛色黑棕,尾腹部毛色灰棕色;尾长长于头体长的120%;头骨背面观可见颧弓明显弯曲;颅全长[(18.59 ± 0.48)mm]和颅基长[(17.43 ± 0.48 mm)]较长,腭长[(9.35 ± 0.11)mm]较长,脑颅高[(7.43 ± 0.06)mm]较高。待厘定的巢鼠属标本形态特征与巢鼠和红耳巢鼠均存在差异。待厘定巢鼠属标本与巢鼠和红耳巢鼠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15和0.136,接近于巢鼠与红耳巢鼠之间的遗传距离(0.126)。利用Cyt b基因全序列和核基因IRBP1、RAG1和RAG2序列分别构建的巢鼠属系统发生树均以较高的置信度分化成3个进化支,即巢鼠、红耳巢鼠和待厘定的巢鼠属样本的进化支。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均支持待厘定的巢鼠属标本为独立物种分类单元,对应于文献记载的巢鼠川西亚种(M. m. pygmaeus)。根据产地、遗传距离和形态分化,建议将巢鼠川西亚种提升为种,命名为川西巢鼠(M. pygmaeus comb. nov.)。利用Cyt b基因全序列构建的巢鼠系统发生树分化成6个进化谱系:日韩谱系、欧洲谱系、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谱系、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谱系、中国安徽谱系和中国台湾谱系。

    • 开垦对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023, 58(6):867-880. DOI: 10.13859/j.cjz.202323040

      摘要 (120) HTML (0) PDF 10.57 M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开垦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剧,并对动物群落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功能多样性恰恰能体现环境或干扰胁迫导致的群落结构差异。但有关啮齿动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在2018至2020年的4月、7月和10月利用铗日法对开垦区和未开垦区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选择并量化了与其营养、生活史、生理、形态及活动节律等相关的5个功能性状,以探讨开垦对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及性状组成和功能多样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开垦区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未开垦区,开垦改变了啮齿动物群落性状组成;(2)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组成与蛰眠、繁殖周期和食性等功能性状显著相关;(3)开垦区春、秋季群落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均匀度高于未开垦区,各季节群落功能离散度显著高于未开垦区;而未开垦区夏季群落功能丰富度高于开垦区,秋季群落功能均匀度高于开垦区;(4)开垦区和未开垦区群落功能丰富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二者在不同季节间差异较大;开垦区群落功能均匀度最高值出现在春季、功能离散度最高值出现在秋季,二者在季节间差异均较小;未开垦群落功能均匀度最高值出现在秋季、功能离散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二者在季节间差异均较大。上述结果说明,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与土地开垦和季节相关联,开垦会从啮齿动物群落的生态空间利用程度、资源利用、种间竞争及生态位等方面影响群落功能多样性。

    • 黑龙江林蛙ferritin H基因克隆及其在细菌侵染下的表达变化分析

      2023, 58(6):881-890. DOI: 10.13859/j.cjz.202322299

      摘要 (179) HTML (0) PDF 5.59 M (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铁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能够使细胞内的铁元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且能参与机体免疫反应。近年来因细菌侵染,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种群数量出现下降趋势,本研究探究铁蛋白基因在细菌感染的林蛙中的表达模式,期望可以为黑龙江林蛙抗细菌感染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采用PCR技术扩增黑龙江林蛙铁蛋白H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黑龙江林蛙被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侵染后,铁蛋白H亚基基因在其肝、脾、肾、皮肤以及肌肉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变化情况;最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分析嗜水气单胞菌侵染后,黑龙江林蛙铁蛋白H亚基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度534 bp,编码177个氨基酸;对该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其与欧洲林蛙(R. temporaria)相应基因同源性最高,达到98.37%;RT-qPCR结果显示,铁蛋白H亚基基因在黑龙江林蛙组织中广泛存在,在嗜水气单胞菌侵染后,铁蛋白H亚基mRNA在黑龙江林蛙肝、脾、肾、皮肤以及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 < 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发现,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铁蛋白H亚基蛋白在黑龙江林蛙肝和肌肉组织的胞质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综上结果表明,黑龙江林蛙铁蛋白H亚基基因会通过上调表达来响应细菌性感染,由此推测该基因参与了黑龙江林蛙的细菌性免疫应答。

    • 脑红蛋白在赛加羚羊主要内脏器官中的表达与定位

      2023, 58(6):891-897. DOI: 10.13859/j.cjz.202322261

      摘要 (109) HTML (0) PDF 14.14 M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属于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原产地主要为高寒低氧地区,现存种群则主要栖息于中亚地区的荒漠及半荒漠草原上。脑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具有运输和储存血氧能力的球蛋白,在动物适应低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为了初步探究赛加羚羊对低氧环境的耐受性机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脑红蛋白及脑红蛋白基因(NGB)在赛加羚羊的心、肝、脾、肺、肾等5种主要内脏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与表达情况进行了探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脑红蛋白在赛加羚羊的心、肝、脾、肺、肾中均有分布,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其心肌细胞、肝细胞、脾白髓区中的淋巴细胞、肺泡细胞以及肾小球内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脑红蛋白基因在赛加羚羊心、肝、脾、肺、肾中的表达量不同,脾的表达量最高,心的表达量次之,两者均显著高于肝、肺和肾(P < 0.05);其后依次为肝、肾、肺,其中,肝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肾和肺(P < 0.05),肾和肺之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 > 0.05),肺的表达量最低。上述研究表明,脑红蛋白在赛加羚羊的主要内脏器官中均有阳性表达,不同内脏器官中的表达量不同,这表明脑红蛋白可能参与了这些内脏器官的氧利用过程,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乌珠穆沁白马成纤维细胞建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2023, 58(6):898-907. DOI: 10.13859/j.cjz.202322323

      摘要 (156) HTML (0) PDF 15.35 M (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以内蒙古乌珠穆沁白马(Equus caballus)雄性和雌性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耳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建系,研究耳组织来源的细胞贴壁率、冷冻前及复苏后存活率、生长曲线,进一步绘制乌珠穆沁白马成纤维细胞核型图。实验结果显示,雌、雄乌珠穆沁白马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经组织贴壁法建系培养,生长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并呈现“S”型生长曲线特征;细胞冷冻前后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但仍具有较好的耐受冷冻性;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雌、雄乌珠穆沁白马耳组织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条数为2n = 64,其中31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雌、雄乌珠穆沁白马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并且得到可稳定培养、具有良好遗传学特性的细胞系,为后续的相关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牛蛙冬眠期及其前后的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

      2023, 58(6):908-915. DOI: 10.13859/j.cjz.202322208

      摘要 (123) HTML (0) PDF 4.24 M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两栖类在冬眠期及其前后消化道嗜银细胞是否参与冬眠期的消化调节,本文以牛蛙(Rana catesbeiana)为实验对象,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冬眠期前(n = 10)、冬眠期(n = 10)和冬眠期后(n = 10)牛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及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牛蛙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分布;牛蛙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在冬眠期、冬眠期前及冬眠期后无差异,均为锥体型、梭型和椭圆型;牛蛙消化道各部位具有外分泌功能的锥体型和梭形嗜银细胞密度在3个时期均显著高于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椭圆型嗜银细胞密度(P < 0.01);3个时期牛蛙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高峰均位于空肠处,但低谷有所不同,冬眠期前和冬眠期后牛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低谷位于食管,而冬眠期其分布密度低谷位于贲门;3个时期相比,冬眠期前和冬眠期幽门处分布密度差异不显著(P > 0.05),其余部位均有差异,且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中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在冬眠期显著高于冬眠期前和冬眠期后(P < 0.05);冬眠期前和冬眠期后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呈倒“U”型趋势,冬眠期分布密度呈现“~”型趋势。结合相关研究,推测牛蛙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改变可能与机体适应不同生理状态及消化功能的调节有关。

    • 绿背山雀人工巢箱真菌多样性差异分析

      2023, 58(6):916-925. DOI: 10.13859/j.cjz.202322211

      摘要 (129) HTML (0) PDF 4.76 M (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真菌是巢穴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鸟类的生存、繁殖和环境适应息息相关。本研究通过悬挂人工巢箱招引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入住,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技术,对绿背山雀繁殖成功巢箱与筑巢未产卵巢箱真菌群落的组成差异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98.81%)是繁殖成功巢箱内微生物的主要菌门;子囊菌门(85.59%)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8.33%)是筑巢未产卵巢箱内微生物的主要菌门。在属水平上,繁殖成功巢箱的优势属为拟单宽皿菌属(Phialemoniopsis,83.04%)、曲霉属(Aspergillus,4.75%)、子囊菌属(Arthroderma,4.29%)和柄帚霉属(Scopulariopsis,1.78%);筑巢未产卵巢箱的优势属为拟单宽皿菌属(36.06%)、曲霉属(14.53%)、青霉属(Penicilliu,6.22%)、单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5.80%)、德巴利酵母菌属(Debaryomyces,1.67%)和蝶孔耳属(Papiliotrema,1.09%)。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筑巢未产卵巢箱中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繁殖成功巢箱(P < 0.05);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繁殖成功巢和筑巢未产卵巢箱之间的真菌群落存在显著差异;LEfSe分析共检测到19个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生物标记物,繁殖成功巢箱和筑巢未产卵巢箱的显著生物标志物分布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中,两种巢箱的标记物种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说,与繁殖成功巢相比,筑巢未产卵巢内分布有更多的潜在病原菌。

    • 葛氏鲈塘鳢与七彩神仙鱼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的温度响应特征

      2023, 58(6):926-936. DOI: 10.13859/j.cjz.202322239

      摘要 (155) HTML (0) PDF 6.50 M (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温度适应对于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而目前对于鱼类这样的外温动物的温度适应相关研究仍然缺乏。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可以在结冰的环境中生存数天,而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是被广泛饲养的热带观赏鱼类,本研究将这2种鱼类作为冷水鱼与热带鱼的代表,探究其温度耐受性。为此,测定了它们的临界温度以及不同温度下(0 ~ 38 ℃)的心率,并利用原代细胞急性分离,结合膜片钳电生理技术与控温技术,测定了上述2种鱼类心肌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不同温度下的电生理特征。结果显示,葛氏鲈塘鳢和七彩神仙鱼的温度耐受范围具有较大差异,分别为﹣2.0 ~ 27.4 ℃以及13.1 ~ 39.3 ℃。葛氏鲈塘鳢的心率在0 ~ 19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稳定升高,在19 ℃时达到最高,其后逐渐降低,这与葛氏鲈塘鳢心肌细胞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20 ℃时电流峰值最大且通道的开放概率最大这一电生理特征具有一致性。而七彩神仙鱼的心率则在14 ~ 31 ℃之间稳定升高,这与其心肌细胞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电流峰值和开放概率在15 ~ 30 ℃的实验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电生理特性也一致。以上结果说明,这2种鱼类的心率、心肌细胞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复合电流对于温度的响应与其自身的温度耐受范围以及原产栖息地温度紧密相关。因此,鱼类心肌细胞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可能存在对温度的适应机制,保证鱼类循环系统在不同温度下正常运行。

    • 基于转录组探讨中国圆田螺在干旱胁迫下休眠特征

      2023, 58(6):937-949. DOI: 10.13859/j.cjz.202323007

      摘要 (138) HTML (0) PDF 8.12 M (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属于淡水大型螺类,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在极端环境下能够迅速进入休眠状态,以抵御不良环境对自身造成的影响。为研究其在干旱胁迫下的休眠特征,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国圆田螺在干旱胁迫下肝与肾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圆田螺在干旱休眠时与正常有水养殖相比,其肾组织中110个基因上调,389个基因下调;在肝组织中有84个基因上调,86个基因下调。肝组织差异基因主要与细胞黏附的调节、细胞外基质组织生长、神经元投射和轴突再生等功能相关;肾组织差异基因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去磷酸化、上皮细胞增殖调节、羟酸有机酸跨膜转移、组织重塑等功能相关;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定位在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聚糖、乳糖、鞘脂的合成代谢通路等与干旱胁迫相关的主要代谢通路上。研究表明,热激蛋白基因Hsp70、SRCRFASNAPMAPMSTNPoc1bS1P、Na+-K+-ATP酶β1亚基及SLC28A3基因在中国圆田螺干旱休眠时开启自身调节,田螺通过调控不同基因,启动阻隔自身对外界光线的感知,停止脂肪积累、抑制肌肉生长、吞噬自身凋亡细胞获取营养、调节细胞渗透压保水等使自身快速适应干旱休眠状态。

    • >研究简报
    • 褐冠鹃隼在广东近期的记录概述

      2023, 58(6):950-953. DOI: 10.13859/j.cjz.202322187

      摘要 (131) HTML (0) PDF 2.33 M (6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4年5月,在广东省阳江市鹅凰嶂调查期间发现一只褐冠鹃隼(Aviceda jerdoni),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认该物种为广东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在此后年份,该物种于广东省茂名市、湛江市和韶关市被陆续记录到。根据记录的季节和地区,我们推测褐冠鹃隼应是广东西部和北部山区的罕见留鸟。

    • 贵州荔波发现锦白环蛇

      2023, 58(6):954-960. DOI: 10.13859/j.cjz.202322333

      摘要 (213) HTML (0) PDF 4.24 M (9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1年9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采集到一雌一雄2号白环蛇属(Lycodon)物种个体,两个体具有以下形态学特征:背鳞17-17-15行,光滑;上唇鳞8枚,下唇鳞10枚;颊鳞1枚,入眶;眶前鳞1枚,眶后鳞2枚;颞鳞8枚,2 + 3 + 3排列;腹鳞209 ~ 213枚(+ 1或2枚前腹鳞),雄性尾下鳞90对,雌性标本尾末端缺损,肛鳞完整。活体背面棕黑色,雄性体背部具29条浅色环,尾背部具12条浅色环,雌性体背部具30条浅色环,尾背部具10条浅色环。2号标本与锦白环蛇(L. pictus)原始描述中提供的形态学鉴定依据相符。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本次采集的标本与已知锦白环蛇样本的遗传距离在0.3% ~ 0.8%之间。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鉴定此次采集的白环蛇属标本为锦白环蛇,为贵州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 重庆武隆发现绥阳掌突蟾

      2023, 58(6):961-968. DOI: 10.13859/j.cjz.202323078

      摘要 (115) HTML (0) PDF 9.47 M (7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2年8月在重庆市武隆区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调查采集到2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绥阳掌突蟾(Leptobrachella suiyangensi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构建掌突蟾属部分物种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此次采集的掌突蟾标本与绥阳掌突蟾聚为一支,具有较高的支持率(贝叶斯法/最大似然超快速引导支持分析值0.98/99);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本次采集的掌突蟾标本与贵州绥阳的绥阳掌突蟾模式产地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1.2%,小于掌突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1.5% ~ 29.1%)。综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比较,确定此次采集到的掌突蟾标本为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掌突蟾属的绥阳掌突蟾,且系重庆市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 安徽黄山发现孟闻琴蛙

      2023, 58(6):969-976. DOI: 10.13859/j.cjz.202323091

      摘要 (183) HTML (0) PDF 4.08 M (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琴蛙属(Nidirana)是广泛分布于东洋界的两栖动物,目前安徽省琴蛙属仅记录了弹琴蛙 (N. adenopleura)1种。2022年7月在安徽省黄山地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和马金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9号两栖动物标本,其形态特征与孟闻琴蛙(N. mangveni)相似;此外,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此次采集到的琴蛙标本与孟闻琴蛙聚为一支,且具有高的支持率(贝叶斯后验概率/最大似然支持率为1.00/98%),而且和孟闻琴蛙遗传距离最近,与模式产地的孟闻琴蛙遗传距离仅有0.04%。因此,结合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鉴定此次采集的琴蛙属标本为孟闻琴蛙,为安徽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这一发现将孟闻琴蛙的分布范围扩展至皖南地区,为琴蛙属和皖南地区的生物地理学和地史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 >综述
    • 基于贮食行为的鸟类社会认知研究进展

      2023, 58(6):977-985. DOI: 10.13859/j.cjz.202322189

      摘要 (170) HTML (0) PDF 3.84 M (10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贮食是动物应对环境变化和不可预测性而进化出的有效生存对策,认知则是当前鸟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鸟类贮食行为中的认知研究多集中在空间认知,而社会认知研究相对滞后。对于贮食物种而言,储藏食物被盗现象非常普遍,为了避免被盗食,贮食者不仅要有发达的空间认知能力去记忆贮食地点,同时还需要极强的社会认知能力处理与盗食者的关系,可见社会认知在鸟类的贮食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从鸟类贮食的社会关系认知以及社会地位认知两个方面,对鸟类贮食行为中的社会认知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鸟类社会认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动态与其他
    • 中国鸟类新记录种——草原石䳭

      2023, 58(6):986-987. DOI: 10.13859/j.cjz.202323107

      摘要 (134) HTML (0) PDF 1.21 M (7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安徽潜山发现鹮嘴鹬

      2023, 58(6):987-987. DOI: 10.13859/j.cjz.202321011

      摘要 (116) HTML (0) PDF 476.58 K (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疆乌鲁木齐发现罗纹鸭

      2023, 58(6):988-988. DOI: 10.13859/j.cjz.202322105

      摘要 (129) HTML (0) PDF 610.40 K (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蓝额红尾鸲在中国分布变化浅析

      2023, 58(6):989-991. DOI: 10.13859/j.cjz.202321050

      摘要 (107) HTML (0) PDF 1.69 M (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重庆市发现无颞鳞腹链蛇

      2023, 58(6):992-994. DOI: 10.13859/j.cjz.202321091

      摘要 (179) HTML (0) PDF 1.55 M (8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疆塔什库尔干发现黑冠椋鸟

      2023, 58(6):995-995. DOI: 10.13859/j.cjz.202322215

      摘要 (149) HTML (0) PDF 528.93 K (7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黑线乌梢蛇产卵及孵化报道

      2023, 58(6):996-997. DOI: 10.13859/j.cjz.202319275

      摘要 (137) HTML (0) PDF 1.18 M (9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