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58(1):1-29. DOI: 10.13859/j.cjz.202301001
摘要:猫科动物的演化关系传统上一直是富有争议的,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猫科在属一级的分类众说纷纭。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我们理解猫科动物的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回顾了近些年来的猫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以Johnson等(2006)和李钢等(2016)的研究结果为核心,同时结合确切的化石记录进行佐证,推断了猫科的演化历史。我们发现,分子系统学提出的现代猫科动物于晚中新世开始适应辐射、先后分化出了8个支系等观点,与化石证据基本吻合;但是分子系统学对部分支系起源的推断与化石证据存在差异。结合化石记录的分析,我们认为现代猫科8个支系中除狞猫支系和虎猫支系以外,其余均最有可能起源于亚洲,现代猫科动物在演化过程中至少经历了30次洲际迁徙。结合演化历史和形态学研究,我们遵循邱占祥等(2004)的观点,将现存的猫科动物全部归于猫亚科(Felinae),并将现代猫亚科动物划分为15个属40个物种。
2023, 58(1):30-42. DOI: 10.13859/j.cjz.202301002
摘要:研究物种间生态位的差异以及其如何实现共存的机制在生态学研究和制定物种科学保护决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小型食肉动物的紫貂(Martes zibellina)、黄喉貂(M. flavigula)和黄鼬(Mustela sibirica),在东北地区常同域分布。为探明三者共存机制,本研究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吉林省舒兰市青松林区布设41台红外相机,对这三种动物开展活动节律和空间分布的监测,并设置10条样线对三者的分布进行辅助调查。研究期内,红外相机共监测29 971个相机日,共获得紫貂99次独立有效记录,黄喉貂81次独立有效记录,黄鼬163次独立有效记录;样线调查共收集到7个紫貂活动位点,17个黄喉貂活动位点,29个黄鼬活动位点。结果显示,紫貂偏向于夜行性,夜间活动指数DRAI为70.7%。紫貂与黄鼬的日活动节律相似,二者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Δ为0.864,而与黄喉貂的活动时间错开,二者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Δ为0.330。紫貂主要栖息于靠近水源的高海拔地区的针叶林下,与黄喉貂的栖息地有部分重叠,二者的地理分布重叠度Schoener’s D(D)和Hellinger’s-based I(I)值分别为0.531和0.809,而紫貂与黄鼬相互回避,二者的地理分布重叠度Schoener’s D(D)和Hellinger’s- based I(I)值分别为0.307和0.590。黄喉貂偏向白天活动,昼间活动指数DRAI为90.1%,与黄鼬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最低,二者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Δ为0.282。黄喉貂在中高海拔的针叶林下分布较为广泛,与黄鼬在靠近人为干扰的区域存在较少的栖息地重叠,二者的地理分布重叠度Schoener’s D(D)和Hellinger’s-based I(I)值分别为0.456和0.752。黄鼬表现为夜行性,夜间活动指数DRAI为72.4%,主要分布在靠近居民区和耕地且坡度平缓的区域,偏向于落叶阔叶林中栖息,回避常绿针叶林。研究表明,紫貂、黄喉貂和黄鼬通过选择不同的日活动节律及不同的栖息地产生了时空生态位的分化,从而实现在舒兰青松林区同域内的共存。
2023, 58(1):43-49. DOI: 10.13859/j.cjz.202301003
摘要:2017和2018年每年6至10月,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繁殖期16只黑顶麻雀(Passer ammodendri)(9♀,7♂)和繁殖期后1个月内雌雄各1只的活动区进行了监测。使用95%固定核空间法(FK)计算活动区面积,60%固定核空间法求得的活动区面积作为核心区面积。结果显示,在繁殖期雌雄黑顶麻雀个体间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分别为(23.88 ± 4.50)hm2(n = 9)和(32.36 ± 7.24)hm2(n = 7),核心区面积分别为(3.92 ± 0.70)hm2和(5.55 ± 1.55)hm2,繁殖期雌雄个体间的活动区和核心区面积均无显著差异。繁殖结束后一个月内雌雄活动区面积分别为123.86 hm2和272.40 hm2,核心区面积分别为23.68 hm2和64.88 hm2。雌、雄性个体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和核心区面积均显著小于繁殖期后。个性表现为羞怯的个体活动区面积显著小于个性表现为勇敢个体的活动区面积(t =﹣3.54,df = 7,P < 0.05)。黑顶麻雀活动区面积的大小与体况数据均无显著相关性。黑顶麻雀活动区特征与雌雄个体在繁殖期间行为特征,以及荒漠区鸟类生境斑块状分布有关。
2023, 58(1):50-59. DOI: 10.13859/j.cjz.202301004
摘要: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是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其繁殖季的夜栖地选择,能丰富该物种的基础资料,理解其生存策略,为该物种的保护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和2022年的3 ~ 7月,采用跟踪观察和系统搜索法,对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殖期红喉雉鹑的夜栖行为和夜栖地选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夜栖地样方34个。采用卡方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红喉雉鹑主要夜栖于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等针叶树,常见1只单独夜栖或2只共同夜栖,未见有集群夜栖;夜栖树通常位于上坡位,距离林缘和最近乔木较近,具有较大的胸径和郁闭度,栖枝距离地面高度6.6 m左右,栖枝长度约1.66 m;夜栖地具有较大的坡度和落叶盖度,而灌木盖度较小。安全因素(夜栖树胸径、坡度)和食物因素(落叶盖度)是红喉雉鹑选择夜栖地的最关键因素。
纪薇 , 黄玉婷 , 连之瑶 , 陈素任 , 胡婉仪 , 姬翔 , 杜钦
2023, 58(1):60-68. DOI: 10.13859/j.cjz.202301005
摘要:白脸鸻(Charadrius dealbatus),曾为环颈鸻(C. alexandrinus)亚种,2016年作为独立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至今,鲜有研究关注白脸鸻的繁殖行为。本研究通过对白脸鸻的巢址选择及繁殖行为进行观察描述,并与环颈鸻现有研究进行对比,以期充实白脸鸻的繁殖基础资料。研究于2019和2020年两年的3至7月在广西防城港市企沙镇山心沙岛进行,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及所有事件取样法对繁殖期的白脸鸻进行观察及行为记录。观察发现,白脸鸻多于高潮位不被淹没的光滩或开阔的沙砾地筑巢,对植物依赖较低,巢距离水源较近;其巢多为石子或贝壳装饰的浅坑,长度为(10.4 ± 0.6)cm(9.8 ~ 11 cm),宽度为(7.7 ± 0.1)cm(7.6 ~ 7.9 cm),深度为(3.6 ± 0.1)cm(3.6 ~ 3.7 cm)(n = 6)。每日产卵1 枚,一窝通常3或4枚卵(n = 6);卵呈淡黄色基底,密布褐色斑块。卵长径(33 ± 0.3)mm(32.4 ~ 33.4 mm),卵短径(24.5 ± 0.1)mm(24.4 ~ 24.5 mm)(n = 21)。日间孵卵过程以雌鸟为主,雄鸟多在夜间坐巢;其多为双亲育雏。经对比发现,白脸鸻与环颈鸻繁殖期差异主要集中于巢址选择、孵卵行为时间分配及育雏。环颈鸻喜爱在有一定遮蔽物的地点筑巢,白脸鸻则常位于光滩筑巢;雄性环颈鸻在繁殖季后半程会更多地参与日间孵卵行为,而白脸鸻未发现此规律;环颈鸻多为雄性育雏,白脸鸻则多为双亲育雏;其他方面差异不大。本研究结果能补充对白脸鸻繁殖行为的理解,而且为全面了解和掌握白脸鸻的生态习性提供第一手资料。
李菁,闫拯,刘晓燕,周凯迪,冯妍,李静,张璐,吴秀山,姜淼,张增帅,夏雪宜,刘定震,刘学锋
2023, 58(1):69-76. DOI: 10.13859/j.cjz.202301006
摘要:笼养鸟类取食高度对其自然行为表达和动物福利至关重要。然而,相关研究却少见报道。本文以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为研究对象,观察笼养状态下其对不同高度取食槽内放置的种子或蔬菜的取食次序,并使用回归分析建立取食高度与偏好值的数学模型。结果发现,笼养蓝马鸡取食种子类食物(玉米粒)最佳取食高度为0 cm,并且采食偏好随采食槽高度升高而下降(y =﹣0.564x + 43.146,R2 = 0.946,y为采食偏好值,x为采食槽高度);油麦菜(Lactuca sativa)的最适取食高度范围为15 ~ 25 cm,随着取食槽高度的升高,偏好值先上升,至25 cm处后下降(y =﹣0.014x2 + 0.543x + 26.487,R2 = 0.952,y为采食偏好值,x为采食槽高度)。当取食槽高度在65 cm及以上时,蓝马鸡拒食率上升(拒食率 ≥ 38.9%)。成年蓝马鸡体高对取食高度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笼养蓝马鸡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2023, 58(1):77-83. DOI: 10.13859/j.cjz.202301007
摘要:为研究繁殖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弃卵原因,对其弃卵与正常卵壳超微结构及化学元素含量进行比较。以2014至2020年在扎龙保护区收集到丹顶鹤弃卵和正常孵化的卵各6枚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其超微结构,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量其化学元素含量,并对其卵壳厚度和密度进行测量和比较。弃卵壳厚度、密度分别为正常卵壳厚度、密度的68.0%(P < 0.01)和71.5%(P < 0.01);弃卵卵壳表面晶体层厚度不均,与栅栏层之间界限不明显,外表皮层有龟裂和条形两种裂纹,栅栏锥体层晶体中有微小球状中空结构和类似溶洞的腔室结构,壳膜层纤维表面的片状突起较少,这些结构均与正常卵壳不同。检测卵壳23种化学元素中,弃卵卵壳Ca、Na、P、Mg和K元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孵卵卵壳(P < 0.05)。从卵壳结构和元素分析,卵壳元素含量异常、结构和功能缺陷有可能是导致其亲鸟弃卵的原因之一,这与亲鸟占据生境资源情况、与其他鸟类间繁殖压力、食物可获得性和生存对策等交互作用的影响有关。
2023, 58(1):84-93. DOI: 10.13859/j.cjz.202301008
摘要:为深入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长青管理分局辖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促进动物多样性管理,于2021年5月、7月和10月开展了调查工作。将调查区划分为5 km × 5 km调查样区,每个样区设置调查样线1 ~ 3条,样线长500 m ~ 2 km。主要沿溪沟、河流、林地、草地、公路等生境设置,涵盖所有生境类型。调查获得两栖爬行动物标本437号,经形态特征和DNA条形码鉴定37种,并结合文献资料记载14种,共记录两栖爬行动物51种。其中,两栖动物15种,隶属2目8科13属;爬行动物36种,隶属2目6科22属,分别占陕西省两栖爬行动总数的53.6%和63.2%。与合并前的长青、皇冠山、桑园三个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结果相比,新增两栖动物5种、爬行动物5种。保护区内东洋界物种具明显优势,占63%,广布种占25%,古北界物种占12%;我国特有种26种,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受威胁等级的有14种。结果显示,长青管理分局辖区的两栖爬行动物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本次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长青管理分局辖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概况,为科学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2023, 58(1):94-107. DOI: 10.13859/j.cjz.202301009
摘要:为了掌握近年来广州市场龟鳖贸易状况及变化趋势,本研究对中国龟鳖贸易需求大、非法贸易严重的广州地区进行了10年的市场调研,结合2010至2019 年广州地区查处龟鳖非法贸易案件的物证鉴定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的专项调查记录到市场出售的龟鳖74种,其中,野生龟鳖41种,野生龟鳖个体市场占比2.01%,养殖龟鳖33种,个体市场占比97.99%,非法贸易龟鳖40种,个体市场占比3.74%;专项调查之后的8年内的不定期抽查记录到市场出售的龟鳖45种,其中,野生龟鳖18种,野生龟鳖个体市场占比1.13%,养殖龟鳖27种,个体市场占比98.87%,非法贸易龟鳖21种,个体市场占比2.29%;10年的物证鉴定案件信息统计显示,广州市场非法贸易龟鳖19种,共638只个体,其中17种龟鳖在市场调查有记录,包括养殖龟鳖7种,野生龟鳖12种,野生个体339只,占个体总数53.13%。自2010年以来,广州市场龟鳖贸易的种类及规模均呈下降趋势,龟鳖种类减少明显;宠物市场记录数据分析,养殖来源的龟鳖种类及数量市场占比上升,非法贸易龟鳖种类及数量市场占比下降,野生龟鳖种类及数量市场占比下降,但市场仍见野生龟鳖出售。相比以往广州市场调查,龟鳖非法贸易得到有效遏制。建议各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消除市场龟鳖及其他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
2023, 58(1):108-116. DOI: 10.13859/j.cjz.202301010
摘要:警戒行为是动物对外界风险的一种行为反应,可以提前探测或避开风险以提高生存率,发生警戒行为时动物距外界干扰源的距离则定义为警戒距离。快速城市化发展引起的栖息地改变和人为干扰会对动物的警戒距离产生影响。本研究以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为研究对象,于2020和2021年的5至7月沿上海市城市化梯度,即市区-近郊-郊区,设置22个研究样点,其中,市区3个、近郊10个、郊区9个,共测量100只饰纹姬蛙的警戒距离,包含市区15只、近郊51只及郊区34只,并基于2 km半径景观中不透水表面(包括建筑和道路)占比定义各研究样点的城市化指数,同时获取各研究样点所在区域的人口密度以定义人类活动强度,探究城市化梯度上两栖动物警戒距离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引起的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强度改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饰纹姬蛙的警戒距离与城市化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人口密度也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本研究认为,两栖动物会通过改变警戒距离适应栖息地城市化过程,研究结果有利于理解两栖类行为对城市化的响应机制。
伍亮 , 李龙萱 , 高歌 , 史爽 , 王月研 , 冯文红 , 鲍传和 , 张志强
2023, 58(1):117-125. DOI: 10.13859/j.cjz.202301011
摘要:为探究水位变化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蝌蚪形态表型、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能力的影响,实验室内测定了水位恒定组以及水位快速、中速和慢速下降组37期蝌蚪发育至变态完成期的变态时长、身体大小和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以及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水位快速下降显著缩短了蝌蚪的变态时长(P < 0.05),体长下降明显(P < 0.05),体重和体宽有所降低,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 > 0.05)。嗜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快速下降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单核细胞的百分比水位恒定组显著高于中速下降组(P < 0.05),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 > 0.05);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快速下降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 0.05)。水位加速下降导致登陆后幼蛙的个体变小,由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所代表的天然免疫能力变化趋势不同,应激反应能力增强,可能不利于幼蛙的存活。
2023, 58(1):126-134. DOI: 10.13859/j.cjz.202301012
摘要:潘氏闭壳龟(Cuora pani)是中国特有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非法贸易加之栖息地破坏等,其野外种群数量十分稀少。本研究旨在利用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标记揭示潘氏闭壳龟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以期为中国潘氏闭壳龟的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次共研究14只潘氏闭壳龟个体,其中,6只原产地为四川广元,8只产地未知。结果表明,在14只潘氏闭壳龟样本中鉴定出Cyt b单倍型、ND4单倍型和R35单倍型各2个,且均有1个新单倍型;Cyt b、ND4和R35基因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440、0.143和0.154,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0 41、0.000 19和0.000 63;各单倍型的平均遗传距离(p)均小于0.01。基于三个基因联合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潘氏闭壳龟与金头闭壳龟(C. aurocapitata)互为单系进化支,且中性检测和核苷酸错配分析显示,潘氏闭壳龟群体近期历史上可能未经历群体扩张事件。潘氏闭壳龟群体遗传多样性低,种内变异小,群体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低,建议应加强对中国潘氏闭壳龟野外种群的基础研究和保护力度,同时规范人工繁殖,以避免近亲繁殖和种群衰退。
孙勇,邱国强,范忠勇,李玮,金伟,陈奕宁,杨佳,黄云峰,陆祎玮
2023, 58(1):135-141. DOI: 10.13859/j.cjz.202301013
摘要:2021年9月13日在浙江德清莫干山(30°36′27″ N,119°51′39″ E,海拔601 m)采集到1只刺猬标本。该标本耳较短,不超过周围棘刺长。体背棘刺短细,几无全白色棘刺,大部分棘刺从基部至刺尖分为4段:第1段白色,长度占棘刺长2/3以上;第2段黑色或深褐色,约3 ~ 5 mm;第3段白色,约1 ~ 3 mm;第4段,即棘刺尖端,黑色或深褐色。头骨吻部较短,鼻骨狭长;整个额部较为平直;矢状脊不发达,但明显可见;人字脊发达。这些特征与侯氏猬(Mesechinus hughi)的鉴别特征基本一致。基于Cyt b 全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该标本与安徽的侯氏猬聚为一支(支持率100%),该支又与陕西的侯氏猬聚为一支(支持率97%),并构成单系群。该标本Cyt b全序列与安徽的侯氏猬遗传距离为0.35%,与陕西的侯氏猬遗传距离为4.92% ~ 5.27%。基于以上结果,确定该标本为侯氏猬。这是林猬属侯氏猬在浙江省的首次记录,也是继安徽发现侯氏猬以来,再次在长江以南发现侯氏猬的新分布点。根据已获取的信息,浙江的侯氏猬在浙西丘陵山区分布较广,主要栖息在林地生境,与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同域分布,已知分布海拔最低约30 m,最高约700 m。推测在安徽南部与浙西丘陵山区一带应连续分布,但这一推测需要通过野外调查进行验证。
胡珂,舒兆恩,罗堯,尚袁凌博,康祖杰,贺春容,杨存存,唐甲,郑烨,刘阳,杨道德,肖荣波
2023, 58(1):142-147. DOI: 10.13859/j.cjz.202301014
摘要: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和常德市石门县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观察并拍摄到:苍头燕雀(Fringilla coelebs)、日本鹰鸮(Ninox japonica)和短趾雕(Circaetus gallicus),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认这3种鸟类均为湖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刘京 , 程彦林 , 周铝 , 姜世兴 , 周军健 , 李仕泽
2023, 58(1):148-156. DOI: 10.13859/j.cjz.202301015
摘要:2020年8月6日在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27°04′09″ N,104°04′44″ E,海拔2 218 m)采集到6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景东臭蛙(Odorrana jingdongensi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构建臭蛙属(Odorrana)部分物种系统发育树,此次采集的臭蛙标本与景东臭蛙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0.97/92,贝叶斯法/最大似然法);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本次采集的臭蛙标本与景东模式产地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0%,远小于臭蛙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1.3% ~ 9.5%)。综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比较,确定此次采集到的臭蛙标本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臭蛙属的景东臭蛙,系贵州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2023, 58(1):157-157. DOI: 10.13859/j.cjz.202301017
摘要:
2023, 58(1):158-158. DOI: 10.13859/j.cjz.202301018
摘要:
2023, 58(1):159-160. DOI: 10.13859/j.cjz.202301019
摘要:
2023, 58(1):134,160. DOI: 10.13859/j.cjz.202301016
摘要:
版权所有 ©《动物学杂志》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64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