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57(5):641-652. DOI: 10.13859/j.cjz.202205001
摘要:基于DNA分子的研究方法在物种分类及系统学、生态遗传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但针对动物DNA取样方法的比较研究整体上较为缺乏。动物DNA取样要在对实验对象造成最小化影响和获得满足研究需要的DNA之间保持平衡,这需要不断探索取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本研究以人工繁育的水生有尾两栖动物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研究对象,比较口腔拭子、皮肤拭子、皮肤脱落物和尾静脉采血4种取样方式对DNA质量的影响。另外,基于其中皮肤拭子样品,进一步比较试剂盒法、高盐法、苯酚氯仿法和磁珠法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非损害性取样方法均能获取目标物种的DNA,且均未对取样对象的行为或适合度产生明显影响,但在DNA质量和浓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相对最好的为尾静脉采血,其次是口腔拭子和皮肤拭子,最差的为皮肤脱落物样品。而基于皮肤拭子样品采用4种不同DNA提取方法所获得的DNA效果整体差异不大。本研究通过以中国大鲵作为水生和非皮毛类动物的代表类群,研究并总结了不同DNA取样方法和提取方式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可为未来中国大鲵或其他珍稀濒危动物的非损害性取样方法及相关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借鉴。
郭晓楠,李云霞,郝晓丽,王茂俊,乌云毕力格,吴图雅,格根卓拉,张健,宋永利,赵高平,曹贵方,包斯琴,李喜和
2022, 57(5):653-667. DOI: 10.13859/j.cjz.202205002
摘要:本研究以内蒙古大青山获得野生雄性和雌性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建系,研究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贴壁率、冷冻前及复苏后存活率、生长曲线,进一步绘制狍成纤维细胞核型图并分析其G带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平台期三个阶段,细胞形态为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是典型成纤维细胞形态;成纤维细胞呈漩涡状生长,其中气管、耳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最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较弱,气管和耳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呈典型“S”型细胞生长特征。染色体核型及G带分析结果显示,雄性狍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条数为2n = 70,其中,有34对常染色体,形态类型为12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22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1对性染色体,X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Y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5条超数染色体(B);雌性狍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条数为2n = 70,其中,有34对常染色体,其形态类型为29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5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1对为性染色体,X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8条超数染色体(B)。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雄性和雌性西伯利亚狍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系,在体外培养时生长状态良好且维持了细胞的遗传信息稳定性,绘制了西伯利亚狍雄性和雌性染色体核型及G带图谱,为将来更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与基本技术支撑。
2022, 57(5):668-677. DOI: 10.13859/j.cjz.202205003
摘要:为保护伊犁河水系特克斯河特有鱼类斑重唇鱼(Distychus maculates)种质资源,探究斑重唇鱼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规律。2021年5月,对斑重唇鱼开展人工繁殖,观察其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过程,记录各发育阶段形态特征。水温15.0 ~ 16.0 ℃条件下,斑重唇鱼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出膜7个阶段,经过2 969.830 ℃?h破膜而出。斑重唇鱼成熟卵子淡黄色,卵径(2.75 ± 0.24)mm(n = 20),卵受精35 min后卵周隙最大,为(3.46 ± 0.16)mm(n = 20),其中卵黄约占体积的3/5。胚后发育过程中,仔鱼全长(LT,mm)和出膜天数(D)关系式:LT = 0.50D + 9.15(R2 = 0.90);卵黄囊全长(LY)和出膜天数(D)关系式:LY =﹣0.11D2 + 7.61(R2 = 0.76);仔鱼全长(LT)和卵黄囊体积(LP)关系式:LT =﹣2.35LP + 19.96(R2 = 0.88);卵黄囊全长(LY)和卵黄囊体积(LP)关系式:LY = 0.49LP + 5.34(R2 = 0.68);卵黄囊体积(LP)和出膜天数(D)关系式:LP = 0.002D2﹣0.24D + 4.67(R2 = 0.98)。本研究通过特克斯河斑重唇鱼人工繁殖实验,观察其胚胎和胚后发育特征,丰富斑重唇鱼早期生活史资料,为特有鱼类苗种培育提供理论数据,进一步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奠定基础。
2022, 57(5):678-688. DOI: 10.13859/j.cjz.202205004
摘要: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格局一直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分布模式为中峰格局。为了解太白山北坡小型兽类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本研究于2020和2021年两年的6至9月采用样线法、铗日法和陷阱法对太白山北坡小型兽类物种进行调查。在海拔780 ~ 3 767.2 m之间,以200 m为梯度,设置采集样点15个,累计布置4 150铗次,陷阱105个,样线8条。共记录小型兽类4目7科12属21种148只,阔叶林中的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普遍高于针叶林,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地区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锐齿槲栎(Q. aliena)林最高,高海拔地区秦岭冷杉(Abies fargesii)林最低。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为左偏倚中峰格局,物种多样性在1 500 ~ 2 300 m海拔段内出现峰值。这种分布格局和林型中小型兽类东洋界与古北界、特有种与非特有种在太白山地区交汇有关,太白山北坡南北纵列的山脉-沟谷地貌为南北物种扩散和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沟谷内气候和地理特征相似,形成了规律的林型垂直带谱,这使得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也具有相似的特点。
黄文吉,洪立国,曼丽,焦玉斌,高利军,新巴图,哈斯其木格,宛新荣
2022, 57(5):689-695.
摘要: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主要鼠种之一。该鼠种在秋季将食物储存在储草仓内,以此来度过植被贫瘠的冬季。为探究储草期增加食物对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的影响,2004年10月,于内蒙古阿巴嘎旗白音图噶苏木的布氏田鼠鼠害草场随机选取两块100 m × 200 m的样地,分别设为增食样地和对照样地。增食样地内给每个布氏田鼠洞群补充食物,每天补充500 g小麦,连续补充2 d共计1 000 g。对照样地内则不做任何处理。2004年10月,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块样地内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调查显示,增食样地和对照样地内,布氏田鼠数量分别为310只和318只,以该结果作为计算其越冬存活率的基数。2005年5月,返回样地再次进行标志重捕,分别计算两样地布氏田鼠的越冬存活率。卡方检验显示,储草期增加食物能显著提高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增食样地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为41.3%,显著高于对照样地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24.2%,P < 0.01)。增食样地雌性和雄性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分别为45.4%和37.3%,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雌性和雄性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25.8%和22.6%,P < 0.01)。但样地内雌性和雄性越冬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 > 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补充食物可大幅度提升布氏田鼠冬季存活率,增加布氏田鼠越冬存活基数,对来年种群增长起重要作用。
李显达,郭玉民,布?彼得森,吴伟,董传龙,解喜春,王小平,张海龙,付宇霞,唐景文,张守领,谷彦昌,杨金光,侯林祥,李想
2022, 57(5):696-706. DOI: 10.13859/j.cjz.202205006
摘要:许多长距离迁徙的雀形目鸟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持续下降,田鹀(Emberiza rustica)种群数量下降趋势更为突出。通过对田鹀种群数量长期监测和迁徙动态分析,可为此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从2001年开始,陆续在黑龙江省高峰、青峰、帽儿山、新青和大沾河,吉林省珲春和吉林市,辽宁省的辽宁鸟类研究中心(大连)和旅顺老铁山,以及内蒙古乌尔其汗鸟类栖息的临水林缘处布网环志。截至2018年,累计环志田鹀184 181只,其中春季88 571只,秋季95 610只;各年度环志数量波动较大,总体呈现急速下降趋势。幼鸟的越冬损失率高达41.3%。田鹀106只次的回收信息表明,自然条件下田鹀寿命可达11年以上;日迁飞距离最快可达到300 km,飞行速度可达30 km/h。中国东北地区是田鹀等鸟类的重要迁徙途经地;田鹀的迁徙路线相对稳定,在瑞典北部繁殖的种群经中国东北地区迁徙到天津以南越冬。通过环志发现,近些年田鹀种群数量急速下降。通过比对,发现中国东北地区田鹀的环志数量变化趋势与瑞典的田鹀环志数量变化趋势相似;相对于环志数量最多的年份,环志数量下降95%以上,值得关注。栖息地破碎化、非法猎捕等是影响田鹀生存的主要受威胁因素。建议依据田鹀等鸟类生物学习性,加强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坚持长期标准化的鸟类环志监测,进一步探索鸟类迁徙规律,以助于鸟类种群的恢复。
2022, 57(5):707-721. DOI: 10.13859/j.cjz.202205007
摘要: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102°19′ ~ 102°55′ E,29°28′ ~ 29°56′ N)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动植物资源丰富。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情况,于2021年5月、7月和9月在区内设置6个研究点,在其中布设33条有效样线,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和海拔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并通过访问调查与文献查阅方法对实地调查结果进行补充。结果表明,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现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8科67种,其中两栖动物2目9科31种,爬行动物2目9科36种。东洋界物种占绝对优势,其中,两栖动物除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以外全为东洋界物种,爬行动物中东洋界物种有26种,广布种仅有9种。6个研究点的Shanoon-Win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高到低排序为,新庙、泡草湾、泥巴山、云雾山、大石坝、安靖。对区域内两栖动物的栖息地类型进行比较发现,陆栖-山区高原型生境中生活的两栖动物种类最多。两栖动物的丰富度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爬行动物由于所发现的数量有限,并未发现明显的海拔分布特征。
于中斌,侯绍兵,陈天恩,安东,赵海鹏,柳青,熊云,朱林,吴云鹤,车静
2022, 57(5):722-731. DOI: 10.13859/j.cjz.202205008
摘要:2021年4和5月及7和8月在云南省高黎贡山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过程中,采集到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湍蛙属(Amolops)标本8号,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鉴定为僜湍蛙(A. deng)和察隅湍蛙(A. chayuensis),为云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僜湍蛙雌性体长63.1 ~ 68.5 mm(n = 3),雄性体长49.3 ~ 52.9 mm(n = 3),头长大于头宽,鼓膜明显且纵径大于横径,掌突三个,颞褶不显,背侧褶直达胯部,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吻端,形态特征与模式标本基本一致;察隅湍蛙雄性体长44.7 mm和44.8 mm(n = 2),具咽侧下外声囊,颞褶及背侧褶明显,前后肢均具褐色条纹,形态特征与模式标本基本一致。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COI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僜湍蛙和察隅湍蛙均和其模式产地西藏的序列聚成单系支。此外,基于16S rRNA计算本次采集的标本与模式产地西藏的序列间遗传距离均较小,僜湍蛙是0.8% ~ 1.2%,察隅湍蛙是0.2%。综上,确定云南高黎贡山采集到的两种湍蛙分别是僜湍蛙和察隅湍蛙。此前记录僜湍蛙仅分布于西藏察隅县和墨脱县,察隅湍蛙仅分布于西藏察隅县和八宿县,僜湍蛙在云南省福贡县和贡山县及察隅湍蛙在云南省贡山县的分布为首次记录;本研究进一步更新了察隅湍蛙分布的海拔范围,较此前记录(2 000 ~ 2 400 m),海拔低点扩展至1 385 m,高点扩展至2 884 m,这提示其有更广阔的生态位。
2022, 57(5):732-741. DOI: 10.13859/j.cjz.202205009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2010至2018年珠江下游肇庆江段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的生物资料调查,探究了其体长-体重关系以及肥满度及年龄结构年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0至2018年珠江下游肇庆段广东鲂种群的体长及5+ 龄以上个体占比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0至2018年珠江下游广东鲂种群体长-体重幂函数相关的条件因子a为0.011 ~ 0.004,异速生长因子b为2.816 ~ 3.261。广东鲂种群在2010、2011和2014年呈现负异速生长,而在2013及2015至2018年份表现出正异速生长。2010至2018年珠江下游广东鲂种群肥满度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此外,2010至2018年珠江下游肇庆段日平均水温20 ℃以上天数占比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洪峰数量减少且相对集中。本研究发现广东鲂异速生长因子与日平均水温和径流量呈现一定线性正相关关系,揭示栖息地环境与广东鲂生长潜在的关联性。持续的高捕捞压力加快了广东鲂种群生长速度,并导致了该种群负异速生长。珠江禁渔期制度实施及其栖息地水温变化,可能是珠江下游广东鲂种群肥满度逐渐升高的原因。
2022, 57(5):742-750. DOI: 10.13859/j.cjz.202205010
摘要:2021年8月,在浙江省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文昌鱼。对采集到的2尾成体文昌鱼(编号:ZJ 01♂,ZJ 02♀)进行了形态测量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子系统关系重建,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测定结果,确定为文昌鱼科(Branchiostomatidae)文昌鱼属(Branchiostoma)的日本文昌鱼(B. japonicum)。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其为浙江省首次记录种,这将对文昌鱼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资料。
2022, 57(5):751-758. DOI: 10.13859/j.cjz.202205011
摘要:于2013年和2018年在河南信阳新县与浉河共采集到3号鼩鼱成年个体标本,基于齿色特征初步鉴定为劳亚食虫目鼩鼱科麝鼩属(Crocidura)物种。对所采3号标本的Cyt 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并通过构建系统发育关系树进一步明确所采3只标本的分类地位。根据标本形态、头骨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确定该物种为台湾灰麝鼩(C. tanakae),为河南哺乳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标本现存于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编号分别为IBE20131005、IBE2018100501和IBE2018100502)。
于思玉,张沼,贺伟,杨永昕,张正一,王娜,王晓丹,李英爽,鲍伟东
2022, 57(5):759-765. DOI: 10.13859/j.cjz.202205012
摘要:我国东北地区的马鹿(Cervus elaphus)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栖息地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等因素严重影响了马鹿种群的生存状态。本文于2019至2020年采用样线法和粪堆计数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野生马鹿种群恢复现状开展调查,估算其种群密度及数量。结果显示,与10年前相比,黄岗梁、白音敖包、大冷山、赛罕乌拉、乌兰坝和高格斯台的马鹿种群密度均有显著增长(P < 0.05),研究区域现有马鹿总数量约为(9 644.2 ± 1 378.6)头,种群密度(2.5 ± 0.9)头/km2。本次调查从种群密度、数量及增长率等方面探讨了进一步促进马鹿种群恢复的措施,为改进大兴安岭南麓马鹿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2022, 57(5):766-774. DOI: 10.13859/j.cjz.202205013
摘要: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西藏墨脱县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期间记录到6种鸟类种和亚种的新分布,分别是大蓝仙鹟(Cyornis magnirostris)、黄嘴角鸮(Otus spilocephalus)、金胸雀鹛指名亚种(Lioparus chrysotis chrysotis)、细嘴钩嘴鹛intextus亚种(Pomatorhinus superciliaris intextus)、白喉姬鹟指名亚种(Anthipes monileger monileger)、棕胸雅鹛garoense亚种(Pellorneum tickelli garoense)。
2022, 57(5):775-781. DOI: 10.13859/j.cjz.202205014
摘要:本文首次报道了光合软体动物Elysia tomentosa K. R. Jensen, 1997在我国海南省的分布情况。2021年9月,本课题组在海南省文昌市云龙湾采集到该物种,通过线粒体基因组核糖体16S rRNA以及组蛋白H3基因(H3)位点部分DNA序列比对,确定该物种为Elysia tomentosa。参考该物种学名并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建议该物种中文学名为“绒毛海天牛”。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其生活环境中的藻类,确定了该物种共生叶绿体的来源为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a);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检测了绒毛海天牛的光合荧光特征。这是本课题组在海南省沿海地区发现分布的又一种光合软体动物,进一步丰富了对海南岛沿岸海天牛分布的认知,也为研究光合作用的进化与内共生机理提供新的研究材料。
吕美,罗树毅,郭怡德,陈耀还,罗文贤,李林妙,陈金平,秦旭东,江海英
2022, 57(5):782-786. DOI: 10.13859/j.cjz.202205015
摘要: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为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我国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娄繁育基地救护的鳄蜥一直存在疾病困扰,但原因不明。为了探讨这些疾病的发生是否与其食物中的重金属及农药污染相关,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色谱质谱分析技术来检测其主要食物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结果显示,与其食物(蚯蚓)相比,鳄蜥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更低,同时,农药残留含量在鳄蜥及其食物中均未检测出,说明重金属和农药通过食物的生物放大作用而在鳄蜥体内累积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重金属与农药这两类环境污染物对鳄蜥疾病发生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为鳄蜥的人工救护繁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鳄蜥的保护工作。
2022, 57(5):787-798. DOI: 10.13859/j.cjz.202205016
摘要:多刺鱼属(Pungitius)隶属于刺鱼科(Gasterosteidae),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水体中。由于趋同进化和种间频繁的杂交,使得该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有效性仍然存在争议。本文简要梳理了多刺鱼属物种的分类沿革及分布情况,并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的多刺鱼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生物地理分布进行了验证。本文进一步证实了Wang等(2021)的研究结果:在中国可能存在4个多刺鱼物种,包括中华多刺鱼(P. sinensis)、短多刺鱼(P. kaibarae)、巴氏多刺鱼(P. bussei)和黑龙江多刺鱼(P. stenurus);其中,中华多刺鱼存在2个不同的谱系。本文也建议保护和管理部门在计划人工放流时应同时依据物种的分子鉴定结果,以便更科学和高效地进行多刺鱼属鱼类的人工放流和物种保护。
2022, 57(5):799-800. DOI: 10.13859/j.cjz.202205017
摘要:
2022, 57(5):695,706. DOI: 10.13859/j.cjz.202205019
摘要:
2022, 57(5):667,677,688. DOI: 10.13859/j.cjz.202205018
摘要:
版权所有 ©《动物学杂志》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64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