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57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广西华珊瑚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

      2022, 57(4):481-492. DOI: 10.13859/j.cjz.202204001

      摘要 (207) HTML (0) PDF 853.69 K (1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对眼镜蛇科广西华珊瑚蛇(Sinomicrurus peinani)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并探究其与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广西华珊瑚蛇线粒体基因组是一条全长19 477 bp的环状DNA,基因组碱基构成为A(33.4%)、T(28.1%)、C(26.6%)和G(11.9%)。共编码38个基因,包含2个核糖体RNA(rRNA)基因、22个转移RNA(t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及1个线粒体基因控制区(D-loop)。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均采用AUG作为起始密码子,UAA和UGA作为终止密码子;蛋白质编码基因编码频率较高的氨基酸分别为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苏氨酸(Thr)和丝氨酸(Ser);相对密码子使用度(RSCU)频率最高的4个密码子依次是CGA、UGA、CUA和CCA。22个tRNA,除tRNASer(一臂两环)外其他均可形成典型三叶草结构。基于眼镜蛇科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与广西华珊瑚蛇关系最密切的是中华珊瑚蛇(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其次是孟加拉眼镜蛇(Naja kaouthia)与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

    • 人工饲养鳄蜥的潜水行为及影响因素

      2022, 57(4):493-502. DOI: 10.13859/j.cjz.202204002

      摘要 (147) HTML (0) PDF 333.49 K (7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性能是有机体完成某些生态相关任务的定量指标,自愿潜水的最长潜水持续时长是量化潜水性能的重要指标。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作为一种濒危的半水生蜥蜴,常将潜水行为作为避敌策略。2021年7至8月,人为干扰(不直接触碰)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鳄蜥,摄像记录其相应的潜水行为,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一般线性模型、一元线性回归及逐步回归5种方法分析了25只亚成体、19只成体雌性、17只成体雄性共61只人工饲养鳄蜥的潜水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工饲养鳄蜥的潜水行为具有可重复性。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工饲养鳄蜥的最长潜水持续时长没有差异,人工饲养鳄蜥潜水时的行为不影响其最长潜水持续时长,温度也不影响人工饲养鳄蜥的最长潜水持续时长。人工饲养鳄蜥的最长潜水持续时长与尾长、尾部体积呈负相关,与尾部损失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鳄蜥的潜水性能受到尾部特征的影响,潜水性能和游泳性能之间可能发生了权衡。

    • 梵净山黔金丝猴与藏酋猴冬春季生态位分化初探

      2022, 57(4):503-513. DOI: 10.13859/j.cjz.202204003

      摘要 (181) HTML (0) PDF 464.15 K (9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同域物种的共存往往是通过生态位分化实现的,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为梵净山同域分布物种。为了理解二者的生态位分化关系,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通过在梵净山保护区安放的24台红外相机进行冬春季的野外监测,发现有18台相机捕获到藏酋猴,4台相机捕获到黔金丝猴,有3台相机对二者均有捕获。总共获得了黔金丝猴的照片23张,事件发生8次;藏酋猴的照片373张,事件发生95次;未捕获到黔金丝猴和藏酋猴同一时间段出现。通过海拔高度、采食行为、出现时间这些数据对二者生态位分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同域分布的这两种灵长类动物生态位分化模式。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梵净山冬春季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分布区域存在部分重叠,但黔金丝猴活动高峰早于藏酋猴约2 h;黔金丝猴更倾向于树上取食,藏酋猴更倾向于地上取食,避免了直接在食物资源上的竞争。二者通过活动节律和觅食策略差异实现生态位分化,从而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以实现同域共存状态。

    • 国内涉及非圈养猕猴的旅游区现状调查

      2022, 57(4):514-520. DOI: 10.13859/j.cjz.202204004

      摘要 (155) HTML (0) PDF 313.81 K (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猕猴(Macaca mulatta)是自然分布最广泛的非人灵长类,因其行为多样且表情丰富,不仅是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等处常见的观赏动物,亦是诸多旅游区的重要观赏资源。近年来,国内不时有引入猕猴开展旅游活动的相关新闻报道,但猕猴相关旅游现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猕猴”和“旅游”“景区”“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等为关键词,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设为2000年1月至2021年10月,提取包括猕猴观赏地的行政区域、类别、猕猴来源和状态、引入猕猴年份和数量等信息,旨在了解国内猕猴观赏旅游现状,为猕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共检索到164处猕猴观赏区,分布于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冠以“景区”“森林公园”“保护区”和“旅游区”的地区分别有97、36、20和11处;2)猕猴自然分布的观赏区有105处,明确为引入猕猴的有53处,而来源不详的有6处,其中,北京、山东、江苏及河北的23处观赏区内猕猴均为人为引入;3)20世纪80和90年代便有地区开始引入猕猴,2005年至2010年引入猕猴的观赏区最多,达16处;4)在已知的引入猕猴观赏区中,仅13处有明确的猴源输出地,其中包括3处引自猕猴来源较复杂的河南新野猕猴繁殖场。本研究提示,国内猕猴观赏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猕猴的自然分布格局。建议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对涉及猕猴观赏项目建立分级审批制度,尤其是针对引入猕猴开展旅游活动的项目应先开展生态安全评估。

    • 入宅蝙蝠的驱赶策略研究

      2022, 57(4):521-527. DOI: 10.13859/j.cjz.202204005

      摘要 (145) HTML (0) PDF 423.09 K (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除两极外,蝙蝠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与其接触的风险随之加大,例如蝙蝠飞入人类住宅现象时有发生,但目前缺少对此冲突解决方案的研究。本研究于2021年5至7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四家乡采集东方蝙蝠(Vespertilio sinensis)样本,随后将样本放入废弃住宅,将人为驱赶、灯光、噪音3种干扰因素自由组合,设置8种干扰模式,分别为无干扰、仅灯光干扰、灯光加人为驱赶、仅人为驱赶、仅噪音干扰、人为驱赶加噪音干扰、灯光加噪音干扰、人为驱赶加灯光加噪音干扰,每种模式进行7次实验,每次实验放入1只蝙蝠个体并记录其飞出废弃住宅所用时间。结果显示,仅灯光干扰实验中蝙蝠未飞出住宅,其中,使用50 W灯源时2.00 h无飞行行为,使用20 W灯源时超过30.00 min未飞出;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无干扰模式中飞出用时最短,平均(5.14 ± 2.41)min;灯光加人为驱赶干扰模式中飞出用时最长,平均(22.71 ± 2.06)min;仅人为驱赶、仅噪音干扰、人为驱赶加噪音干扰、灯光加噪音干扰、人为驱赶加灯光加噪音干扰模式飞出用时无显著差异(P > 0.05),平均(12.60 ± 6.15)min。上述结果表明,不设置任何干扰是使蝙蝠飞出住宅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此结论为人类与蝙蝠相处方式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 云南高黎贡山南段高山生境的鸟兽多样性

      2022, 57(4):528-543. DOI: 10.13859/j.cjz.202204006

      摘要 (192) HTML (0) PDF 4.08 M (1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山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分布着一些特有动植物类群。由于高山地区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因此该区域物种的分布及其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南北走向的高黎贡山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但以往的调查多集中在中段,对南段的高山地区仍缺乏研究。因此,为了解该区域的鸟兽多样性本底、现状,以及大中型兽类和地栖鸟类的季节变化动态,本调查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沿高黎贡山山脊海拔3 100 ~ 3 700 m区域布设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分别选择南斋公房、北斋公房和大脑子3个监测区域,有效相机工作日9 359台日,共调查记录到24种鸟类(3目11科)和19种兽类(5目14科)。其中,鸟兽物种相对多度较高的前3种依次为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鸟兽物种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物种数少、秋季和夏季多,全年以8月最高;动物活动强度同样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种间差异。鸟类和兽类的物种丰富度季节变化与活动强度变化,可能与动物沿海拔梯度的垂直迁移和高海拔食物资源的波动有关。将本次调查结果与中段调查数据比较,鸟类Beta多样性的周转大于嵌套,而兽类是嵌套大于周转,说明两地物种组成差异以鸟类为主。综合考虑,我们建议将动物垂直迁移和活动强度的季节变化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保护中,并实施高黎贡山高山生态系统的全境保护。

    • 生境因子对海南五指山白鹇和红原鸡分布的影响

      2022, 57(4):544-553. DOI: 10.13859/j.cjz.202204007

      摘要 (156) HTML (0) PDF 1.50 M (8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白鹇(Lophura nycthemera)whiteheadi亚种与红原鸡(Gallus gallus)jabouillei亚种的生境选择。利用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东北部获得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生境因子对同域分布的白鹇和红原鸡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白鹇偏好低地雨林和山地雨林,红原鸡偏好次生林和低地雨林;白鹇分布的海拔、坡向较均匀;红原鸡分布海拔呈单峰,旱季分布海拔峰值575.8 m,雨季分布海拔峰值497.7 m,偏好阳坡;白鹇坡度选择呈双峰型,旱季其选择坡度峰值为19.7°和34.5°,雨季峰值为20.1°和34.3°;红原鸡旱季选择坡度呈单峰,峰值35.7°,雨季呈双峰,峰值12.5°和35.1°;白鹇和红原鸡二者温度选择均呈单峰型,旱季二者峰值均为20.3 ℃,雨季白鹇峰值为22.2 ℃,红原鸡峰值为26.1 ℃。两物种海拔的生态位重叠度最低,旱季和雨季,二者海拔因子上的生态位重叠度分别为0.375 1和0.353 2,温度和坡向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白鹇的环境适应性优于红原鸡,二者主要通过对海拔的选择来实现生态位分化,其他环境因子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特征。

    • 云南纳帕海湿地越冬斑头雁活动区

      2022, 57(4):554-563. DOI: 10.13859/j.cjz.202204008

      摘要 (152) HTML (0) PDF 638.06 K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活动区范围反映了动物在个体水平上的空间需求,开展相关研究对物种保护以及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于2017、2018和2019年共3个越冬季,在云南纳帕海湿地对7只斑头雁(Anser indicus)进行了卫星遥测,运用动态布朗桥模型构建了斑头雁越冬期活动区,并结合遥感技术分析了水域面积变化对斑头雁活动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跟踪斑头雁的总活动区域中有54.7%位于保护区范围内,其余活动区域则分布于保护区外围的草地或沼泽中;斑头雁越冬期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和核心活动区面积分别为(5.98 ± 0.63)km2和(0.55 ± 0.12)km2(n = 8,2017年越冬季1只个体数据、2018年越冬季6只个体数据和2019年越冬季1只个体数据),核心活动区面积仅占活动区面积的9.2%;最大活动区面积为8.22 km2,最小仅为3.38 km2,最大核心活动区面积为1.21 km2,最小为0.12 km2;斑头雁活动区面积受纳帕海湿地水域面积变化影响较大,随着水域由南向北退缩,沼泽及草甸增多,斑头雁的活动范围变大,且会向着水域退减的方向移动;2639号斑头雁在2018年和2019年两年越冬季相同时间段的活动区面积和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2018年越冬季活动区的面积(5.98 km2)小于2019年(8.22 km2),核心活动区的面积(0.61 km2)同样也小于2019年(1.21 km2),并且其两年越冬季活动区面积的重叠度指数IO仅为0.31。鉴于斑头雁是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要携带者和传播者,建议保护区增加保护区管理范围,对与斑头雁活动区重合较大的村庄,包括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的开松、纳公和打日觉等重点管理,避免家猪与斑头雁混群觅食,倡导在冬季时对家猪进行圈养,防止可能引起的禽流感交叉传播。

    • 基于卫星跟踪的救护猛禽失联案例分析

      2022, 57(4):564-570. DOI: 10.13859/j.cjz.202204009

      摘要 (142) HTML (0) PDF 969.90 K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救护猛禽进行卫星跟踪,有助于了解猛禽放飞后的生存状况,评估救护成效。2019至2021年间,先后为6只救护猛禽安装卫星跟踪器。根据获得的卫星跟踪数据分析了个体失联前的活动轨迹以及中途停歇情况等。借助最后的位置信息对失联个体展开实地搜寻,分析其死亡原因。研究结果显示,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红隼(Falco tinnunculus)、苍鹰1(Accipiter gentilis)和苍鹰2的迁飞距离依次为159.5 km、150.5 km、292.5 km和832.7 km;越冬时期红隼和2只苍鹰都更倾向于选择人类活动比较密集的区域,如农田、村庄、城市居民区以及城市湿地公园;放飞猛禽的活动量通常在100 ~ 500次/h之间;个体最终状态显示,猎隼(F. cherrug)因受困和饥饿死亡,白尾海雕因二次中毒死亡,日本松雀鹰(A. gularis)、红隼和2只苍鹰失联,原因不详。救护放飞的技术环节存在失误、放飞后遭到非法猎捕、跟踪器对个体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设备脱落或故障都可能导致救护猛禽放飞后失联或死亡,建议规范猛禽救护放飞过程,慎重选择放飞时间和地点,提高救护猛禽放飞后的野外生存率。

    • 虎皮鹦鹉的认知表现及关联

      2022, 57(4):571-578. DOI: 10.13859/j.cjz.202204010

      摘要 (147) HTML (0) PDF 855.40 K (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许多研究认为,不同个体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同一个体的多种认知表现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然而,目前对动物认知表现关联的研究结果存在诸多矛盾和争议。本研究以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我控制、联想学习和反转学习三项认知实验,探究三项表现的联系。实验结果发现,在虎皮鹦鹉中,联想学习表现越好,反转学习亦表现越好。个体对实验装置的新异恐惧(对新环境或新事物的恐惧)越弱,自我控制表现越好。雌、雄个体在三项认知实验中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虎皮鹦鹉的一些认知能力存在关联,这暗示了虎皮鹦鹉中可能存在一般认知能力(“g”)。新异恐惧与自我控制表现的强烈相关,说明了勇敢程度可能会影响认知表现。

    • 不同气味对虎皮鹦鹉取食行为影响

      2022, 57(4):579-584. DOI: 10.13859/j.cjz.202204011

      摘要 (149) HTML (0) PDF 406.94 K (1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发现许多鸟类具有发育良好的嗅觉系统,但气味是否影响鸟类取食行为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开展了长尾林鸮(Strix uralensis)、金雕(Aquila chrysaetos)、家犬和家猫的粪便气味以及香水和香烟的气味对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es)取食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虎皮鹦鹉在香水气味下的取食意图显著低于长尾林鸮粪便气味和无气味对照;在金雕粪便、猫粪便、香水及香烟气味下的取食频次显著低于无气味对照,同时香水及香烟气味下的取食频次显著低于长尾林鸮粪便气味,说明虎皮鹦鹉可能通过气味识别潜在的风险,进而调整取食行为。

    • 赣江和抚河南方鳅鮀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2022, 57(4):585-594. DOI: 10.13859/j.cjz.202204012

      摘要 (156) HTML (0) PDF 653.73 K (1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南方鳅鮀(Gobiobotia meridional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底栖鱼类。本研究利用线粒体Cyt b基因对赣江巴邱镇江段55尾、万安县江段7尾和抚河抚州市江段48尾共计110尾南方鳅鮀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水系110尾南方鳅鮀的Cyt b基因序列共检测出4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67 ± 0.006和0.007 1 ± 0.000 2,其中,抚州种群分别为0.911 ± 0.022和0.004 3 ± 0.000 2,巴邱种群分别为0.950 ± 0.015和0.003 7 ± 0.000 2,万安种群分别为0.810 ± 0.130和0.002 6 ± 0.000 5。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表明,抚州种群与巴邱种群之间存在高度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赣江和抚河南方鳅鮀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68.42%)。南方鳅鮀群体整体遗传多样性较高,且赣江巴邱种群和抚河抚州种群之间存在高度分化,建议以局部种群为管理单元,加强赣江和抚河流域南方鳅鮀的遗传多样性及资源保护。

    • 中国蛭态轮虫亚纲6种新记录种记述

      2022, 57(4):595-606. DOI: 10.13859/j.cjz.202204013

      摘要 (144) HTML (0) PDF 9.56 M (9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轮虫是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蛭态轮虫作为轮虫动物门的重要类群,因其孤雌生殖、低湿休眠和水平基因转移的特性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蛭态轮虫物种的形态学鉴定是进行其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白云山和火炉山为调查区域,共发现蛭态轮虫中国新记录科1科,即原轮科(Philodinavidae Harring,1913),新记录属2属,即原盘轮属(Henoceros Milne,1916)和双趾轮属(Didymodactylos Milne,1916),以及新记录种6种,包括有尾原盘轮虫[H. caudatus(Hauer,1937)]、巨趾原盘轮虫[H. falcatus(Milne,1916)]、多肉双趾轮虫[D. carnosus(Milne,1916)]、皇家敖突轮虫[Otostephanos regalis(Milne,1916)]、圆腹粗颈轮虫[Macrotrachela kallosoma(Schulte,1954)]以及长肌宿轮虫[Habrotrocha longiceps(Murray,1906)]。通过显微照片和模式图详细记述了新记录种的形态结构特征。本研究丰富了我国蛭态轮虫的物种记录,同时也为后续应用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分类参考。

    • >研究简报
    • 北京房山发现华南水鼠耳蝠

      2022, 57(4):607-611. DOI: 10.13859/j.cjz.202204014

      摘要 (170) HTML (0) PDF 1013.25 K (9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我国基础资源调查中有关翼手目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的项目正在开展,着手建立翼手目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数据库,对翼手目物种在中国的分布情况亟需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我们于2021年9月在北京市开展翼手目物种调查时,在北京房山十渡镇四御洞使用竖琴网捕获8只蝙蝠,经过COI和Cyt b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以及外部形态数据鉴定为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此次发现华南水鼠耳蝠是北京市翼手目物种分布新记录种。

    • 贵州六盘水发现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Episoriculus caudatus umbrinus)

      2022, 57(4):612-619. DOI: 10.13859/j.cjz.202204015

      摘要 (160) HTML (0) PDF 624.37 K (1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杨梅乡慕尼克村,利用陷阱法捕捉到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Episoriculus caudatus umbrinus)雌性2号。本次采集的标本体型较小,头体长分别为57.2 mm和50.4 mm,尾长(53.2 mm和46.7 mm)略短于头体长。尾部背腹色差较小,腹面略呈现褐色。后足长分别为11.9 mm和12.4 mm。颅全长17.28 mm和17.23 mm,上颌骨较宽(5.02 mm和4.96 mm)与腭齿长(7.72 mm和7.56 mm)之比为65.31%。上门齿1枚,上单尖齿4枚,第1单尖齿和第2单尖齿大小近似,明显大于第3单尖齿,第4单尖齿微小,着生于第3单尖齿和前臼齿缝隙内侧。上颌1枚前臼齿,3枚臼齿,第3枚臼齿小。利用已报道的长尾亚洲鼩属检索表进行检索,鉴定上述采集物种为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基于Cyt b基因全序列(1 140 bp),采集标本与长尾亚洲鼩属中的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遗传距离最近,在0.030 ~ 0.062之间。系统发生树也显示,2号标本与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构成一个单系进化分支,进一步证实本次采集2号标本是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

    • 广西发现腹斑掌突蟾

      2022, 57(4):620-628. DOI: 10.13859/j.cjz.202204016

      摘要 (164) HTML (0) PDF 1.64 M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1年5月在广西隆林县者浪乡坡合村(105°13′27″ E,24°44′58″ N)采集到5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腹斑掌突蟾(Leptobrachella ventripunctata)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12S rRNA基因片段构建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此次采集到的掌突蟾属标本与腹斑掌突蟾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后验概率(1.00);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本次采集的标本与腹斑掌突蟾的遗传距离为0.7% ~ 0.9%,远小于掌突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4.4% ~ 23.4%)。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鉴定此次采集的掌突蟾属标本为腹斑掌突蟾,为广西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 中国大陆沿海新记录种——卷眼斑鲆(Pseudorhombus oculocirris)

      2022, 57(4):629-634. DOI: 10.13859/j.cjz.202204017

      摘要 (153) HTML (0) PDF 1.11 M (8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斑鲆属(Pseudorhombus, Bleeker, 1862)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s)牙鲆科(Paralichthyidae),根据Eschmeyer’s Catalog of Fishes记录有效种类有25种;根据李思忠等(1995)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 鲽形目》记载,目前在中国大陆海域有标本记录的有11种。本研究在2007年到2021年在海南的文昌、陵水和三亚分别采集到了9尾有眼侧有5个眼状斑纹的标本,并和该属25种鱼类的原始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比对结果发现,该样品符合Amaoka(1969)定名的卷眼斑鲆(P. oculocirris Amaoka, 1969)形态特征。该种类目前只在日本和越南有报道,本研究是首次在中国大陆海域采集,故为新记录种。本研究结合卷眼斑鲆原始描述、相关文献和采集到的9尾标本的形态特征对该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再描述,并首次提供了线粒体分子条形码(GenBank登录号为OL307681、OL307682和OL307683)。该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为背鳍65–76;臀鳍50–57;有眼侧胸鳍11–13,无眼侧胸鳍10–12;尾鳍条2 + 13 + 2;第一鳃弓鳃耙4–7 + 17–20;侧线鳞71–82;脊椎骨10 + 26 = 36;背鳍前边几个鳍条稍长且基部只有1/5–1/3连有鳍膜,下眼上缘具有指状皮突。本研究的发现进一步扩大了该种的分布范围和提供了种类鉴定的分子依据,本报道将会为牙鲆科鱼类生物多样性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综述
    • 爬行动物胚胎的行为热调节

      2022, 57(4):635-640. DOI: 10.13859/j.cjz.202204018

      摘要 (159) HTML (0) PDF 1.49 M (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行为热调节是外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传统观点认为行为热调节仅存在于胚后阶段,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爬行动物胚胎具备行为热调节能力。本文回顾了爬行动物胚胎行为热调节的发现和研究进展,探讨了胚胎行为热调节的生态适应意义,分析了胚胎如何感知温度以完成行为热调节,指出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 >动态与其他
    • 江西兴国发现家八哥

      2022, 57(4):594-594. DOI: 10.13859/j.cjz.202204020

      摘要 (140) HTML (0) PDF 154.52 K (8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9年11月30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鸟类观察时,拍摄到一组雀形目鸟类照片,经专家鉴定为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属江西省鸟类新纪录。

    • 辽宁发现赤嘴潜鸭和加拿大雁

      2022, 57(4):570,578. DOI: 10.13859/j.cjz.202204019

      摘要 (135) HTML (0) PDF 234.46 K (8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湖北发现小滨鹬和黄腹山鹪莺

      2022, 57(4):628,640. DOI: 10.13859/j.cjz.202204021

      摘要 (133) HTML (0) PDF 206.95 K (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