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57(2):161-169. DOI: 10.13859/j.cjz.202202001
摘要:胚胎心率是鸟类生活史的重要特征,能够反映鸟类胚胎新陈代谢的变化,有助于了解鸟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我国关于热带地区鸟类胚胎心率的研究较为缺乏。2021年4至7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红外线胚胎心率仪对北热带石灰岩地区4种常见鸟类的胚胎心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和黄腹鹟莺(Seicercus superciliaris)的胚胎心率在孵卵后的第4天开始出现,分别为(157.9 ± 20.5)次/min、(115.0 ± 48.5)次/min和(153.0 ± 11.7)次/min。白眉棕啄木鸟(Sasia ochracea)的胚胎心率在孵卵后的第5天出现(152.6次/min)。随着孵卵期增加,4种鸟类的胚胎心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种内水平上,红耳鹎、黄腹山鹪莺和黄腹鹟莺的胚胎日均增长心率、孵卵期80%时的心率和最大心率与其自身的新鲜卵重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种间水平上,卵重与胚胎日均增长心率不存在显著相关,但与孵卵期80%时的胚胎心率和胚胎最大心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表明,北热带石灰岩地区鸟类卵重量与孵卵期80%时的胚胎心率和胚胎最大心率存在种间显著负相关性,但种内相关性不显著。
谢文冬,贾嘉,卜长利,马黎明,郭建刚,宋凯,李欣海,孙悦华,方昀
2022, 57(2):170-184. DOI: 10.13859/j.cjz.202202002
摘要:燕山地区地处太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紧邻人口密集的京津冀城市群,拥有很高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为探讨燕山地区的鸟类生境状况与保护效益,本研究以当地4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为指示物种,利用物种分布模型和Marxan系统保护规划模型进行了保护空缺分析与保护策略优化。研究发现,在燕山地区的鸟类生境中,森林的面积最大(6 537 km2),连贯性最强,而湿地仅有345 km2,占总面积之比为3.3%,且在景观格局中各斑块之间分散程度高。目前燕山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保护的94.6%为森林与草地生境,湿地生境面积极少。物种分布模型预测重点保护鸟类多样性高的地区偏向于湿地生境,与湖泊的距离因子在模拟过程中贡献度最大。通过Marxan模型分析获得需要优先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的面积为2 442 km2,比目前保护区面积提高了6倍。热点区内生境类型更加平均,湿地在受保护区域中的生境面积占比提高至7.9%。新规划的热点区中指示物种平均受保护比例由1.2%上升至33.6%,提高了28倍。本研究显示,燕山地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较大的保护空缺,新规划的热点区可为未来燕山地区的国家公园建设和保护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2022, 57(2):185-195. DOI: 10.13859/j.cjz.202202003
摘要:开展对亚成体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了解一个物种,进而更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成体的重要繁殖地和亚成体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为研究甘肃盐池湾黑颈鹤亚成体生境选择,于2020年7月初至8月中旬在盐池湾党河湿地展开调查,并依据Johnson对生境选择空间尺度的划分,对亚成体活动区内各类型生境和觅食微生境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卫星跟踪分别获得各栖息地类型面积以及黑颈鹤的活动位点,利用核密度分析法估计活动区面积并利用Manly研究中的设计Ⅲ来研究活动区内各类型生境选择;通过选取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使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检验样方数据,进行微生境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活动区内各类型生境中亚成体选择河流,拒绝戈壁和沼泽化草甸,对沼泽既不选择也不拒绝,而成体选择湖泊,没有利用河流,同时拒绝戈壁、山脉、沼泽化草甸和盐化草甸,对沼泽既不选择也不拒绝;觅食微生境选择中,亚成体选择平均植被盖度为57.07% ± 4.53%,基质类型为泥炭,基质硬度为中,主要植被黑褐苔草(Carex atrofusca)的微生境栖息,相比成体,亚成体选择的生境基质更硬,距道路距离更近,距房屋、河流、山脉和湖泊距离更远。亚成体的栖息地选择主要受到生境质量、生境资源有限性以及成体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亚成体与成体产生了生态位分离,并在栖息地选择上出现了分化。这种分化对亚成体的生存和成体的繁殖都有益,可以避免种内无效的冲突和竞争,有利于亚成体和成体的适合度增加。保护黑颈鹤的栖息环境需同时考虑到亚成体的选择和生存。
2022, 57(2):196-204. DOI: 10.13859/j.cjz.202202004
摘要:朱鹮(Nipponia nippon)野生种群目前仅分布在陕西省洋县及邻近的城固、西乡、南郑、汉台、勉县、宁强、留坝、汉阴等9个县区,数量达到2 500余只,但对其野外伤病和收容救治状况报道较少。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16至2019年的巡护和监测过程中,共发现并收容救治野生朱鹮伤病个体362只。本文利用双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了伤病朱鹮的来源、年龄结构、季节性差异、收治时间、伤病情况、救治效果和放归后监测情况。结果发现,野生朱鹮幼鸟收容救助数量显著高于成鸟,夏季主要救助幼鸟,冬季为成鸟;朱鹮救助的主要伤病类型为饥饿、外伤、骨折、疾病、坠巢和残疾。饥饿、坠巢和外伤个体救治后痊愈放归比例较高,而疾病和骨折的死亡率较高。本文探讨了野生朱鹮收容救助数量逐年增多、救助个体主要为幼鸟、存在季节性差异等特点。建议急需增强救助中心收容救助能力,建立朱鹮收容救治网络,完善野外救助工作。
2022, 57(2):205-212. DOI: 10.13859/j.cjz.202202005
摘要:小岛屿效应打破了传统的种-面积关系认知,是当前岛屿生物地理学与生境破碎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的研究缺乏以人类干扰度较高的城市破碎化生境为载体来探究小岛屿效应问题。本研究以贵州花溪大学城30个面积0.25 ~ 290.40 hm2的残存自然林地为研究区,在2017至2021年的鸟类繁殖季对林地中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8种,隶属于11目41科。剔除高空飞行、非森林鸟类及偶然出现的物种后,不同斑块中的鸟类物种数介于12至49种之间,平均每个斑块24种。在R软件中利用“sars”包构建4种关键种-面积回归模型发现,先平后升的两段式回归模型是预测种-面积关系的最佳模型。该模型显示,在面积阈值1.16 hm2之上,物种丰富度随着面积的增加逐渐增多,符合传统岛屿生物地理学提出的面积效应;但是,在面积阈值1.16 hm2之下,物种丰富度不随面积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小岛屿效应的特征。小岛屿效应的形成可能与喀斯特特殊地貌环境、食物资源或“中转站”、“垫脚石”等生态功能相关,其具体发生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尽可能保护自然林地并设计绿色过渡带,在优先保护大林地斑块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小林地斑块的保护。
2022, 57(2):213-218. DOI: 10.13859/j.cjz.202202006
摘要:筑巢是大多数鸟类繁殖成功的必要条件,筑巢花费精力较少的鸟类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后期繁殖中。因此,对于筑巢繁殖的鸟类来说,如何快速有效地建筑一个巢尤为重要。然而,对雀形目鸟类快速和投机筑巢的行为报道较少。2021年6至8月,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录像对繁殖期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和黑眉苇莺(A. bistrigiceps)的筑巢行为进行研究,记录到黑眉苇莺盗取东方大苇莺巢材料的行为。根据视频内容和现场观察,本研究初步描述了黑眉苇莺偷窃行为的全过程。最后,通过文献查阅,对报道过巢材盗窃行为的部分雀形目鸟类进行了统计。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雀形目鸟类的巢材盗窃行为的流行程度提供了基础信息。
2022, 57(2):219-224. DOI: 10.13859/j.cjz.202202007
摘要:水鸟的迁徙停歇是其生活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迁徙停歇地的水文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变化直接影响水鸟对迁徙停歇地的持续利用。本文统计了2015至2020年吉林长岭龙凤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迁徙季节的停歇种群数量和停歇期,并记录东方白鹳停歇地的水位和人为干扰类型,利用相关分析、差异性分析及一般线性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生境因子对东方白鹳迁徙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在春季与秋季停歇期(Z = 17.500,P = 0.937)和停歇种群数量(Z = 0.890,P = 0.580)均无显著性差异;水域面积增加导致东方白鹳减少停歇期(F = 5.119,P = 0.038);旅游干扰对东方白鹳停歇种群数量影响要明显大于车辆(Z =﹣2.783,P = 0.005)及放牧和摄影(Z = 1.679,P = 0.007)干扰。本研究结果提示,水鸟停歇地的管理者,需要合理调节水文变化,减少人类活动干扰,这对加强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水鸟停歇地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2, 57(2):225-235. DOI: 10.13859/j.cjz.202202008
摘要:鼬獾(Melogale moschata)是食肉目鼬科鼬獾属动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种群数量丰富,但有关鼬獾的生态研究报导比较少。为掌握鼬獾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鼬獾进行了监测,每个保护区布设的相机数量均为60台。桃红岭、九岭山和齐云山保护区的累计相机工作日分别为14 902日、24 498日和13 063日,拍摄到鼬獾的相机数分别为30台、32台和53台;鼬獾独立有效照片数分别为252张、196张和598张。拍摄率在齐云山(4.58张/日)最高,桃红岭(1.69张/日)次之,九岭山(0.80张/日)最低。鼬獾活动迹象最多和最少的月份,桃红岭为1月和12月,九岭山为3月、4月和9月,齐云山为3月和11月,鼬獾的出现次数均无显著的月际变化趋势(P > 0.05);鼬獾为明显的夜行性动物,活动高峰时间段出现在0:00 ~ 05:00时和19:00 ~ 23:00时,无显著的季节性变化;鼬獾日活动节律在桃红岭和齐云山不同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九岭山的春季和秋季之间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鼬獾的活动节律模式及其季节性变化,进一步了解鼬獾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习性,为对这一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2022, 57(2):236-246. DOI: 10.13859/j.cjz.202202009
摘要:于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调查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站网芒康生态站所辖3县(八宿、左贡和芒康)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本次调查共计布设155条样线,海拔区间为2 270 ~ 4 610 m。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两栖动物共计有8种,隶于4科5属;爬行动物7种,隶于3科4属。其栖息地共有5种植被类型,Shannon-Weiner 多样指数表征其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由高到低为:灌丛、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草甸。在垂直分布方面,两栖动物分布海拔区间为2 280 ~ 4 350 m,爬行动物分布海拔区间为2 270 ~ 3 470 m,爬行动物分布海拔整体上低于两栖动物。在动物区系组成方面,多数两栖动物为广布种及古北界物种,而爬行动物中多数为东洋界物种。本次调查共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帆背龙蜥(Diploderma vela)、巴塘龙蜥(D. batangense)和滑腹龙蜥(D. laeviventre)。调查结果显示,干热河谷地带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具多个区域特有物种,亟待进行保护地规划和建设。此外,本文记述了西藏自治区爬行动物分布1新记录种——乡城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xiangchengensis)。
2022, 57(2):247-255. DOI: 10.13859/j.cjz.202202010
摘要:光棘球海胆(Mesocentrotus nudus)是维持海藻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种,同时也是北方重要的经济海胆类。目前对黄渤海地区光棘球海胆的种群生态学研究还不足,对影响其种群数量动态的因素尚不明确。为探明光棘球海胆的捕食者种类及其捕食策略,选择平背蜞(Gaetice depressus)、肉球近方蟹(Hemigrapsus sanguine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及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4种常见蟹类为研究对象,验证其是否可作为光棘球海胆的潜在捕食者。选用三种不同壳直径的海胆作为实验材料,即小规格12 ~ 15 mm、中规格19 ~ 22 mm和大规格30 ~ 33 mm。分析四种蟹类的捕食策略时使用中、小规格海胆,分析日本蟳的猎物选择时使用三种规格海胆。结果表明,4种蟹类均能捕食小规格海胆,其中,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蟳捕食强度较高;对于中规格海胆,仅有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蟳能捕食。4种蟹类在捕食大、中规格海胆时均会改变捕食策略,表现出相似的捕食行为。日本蟳的捕食选择模式为被动选择,选择性强弱与螯足大小有关,螯足较小的个体更倾向于捕食小规格海胆,而螯足较大的个体对小、中规格海胆的捕食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平背蜞、肉球近方蟹、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蟳均为光棘球海胆的潜在捕食者,并且会根据猎物的情况调整捕食策略。
2022, 57(2):256-268. DOI: 10.13859/j.cjz.202202011
摘要:为探究帕米尔漠蟾蜍(Bufotes taxkorensis)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特征,观察了其皮肤、肾和肝的组织结构,并对躯干和胫部的皮肤总厚度、表皮层厚度、真皮层厚度和相对腺体数量,肾的肾小球密度、肾相对总滤过面积、远端小管和近端小管的相对管径在SPSS 25.0中做了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1)帕米尔漠蟾蜍皮肤粗糙,布满皱褶,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厚度存在部位和性别差异。雌雄性躯干和胫部的皮肤总厚度及真皮层厚度均背部显著大于腹部。雌雄性躯干的表皮层为背部显著小于腹部。雄性胫背部表皮层厚度显著大于腹部,而雌性胫背腹部表皮层厚度差异不显著。黏液腺分布于体背和体腹的真皮疏松层,颗粒腺主要分布于体背真皮疏松层。色素呈不规则网状分布于疏松层,背部较腹部多,部分黏液腺和颗粒腺被不连续的色素层包绕。真皮层中存在大量毛细血管,并可见部分毛细血管突入表皮。帕米尔漠蟾蜍的皮肤组织结构体现了对干燥、低温、强紫外线辐射和低氧生活环境的适应,与同样生活在高原环境中的多数无尾两栖类相似。(2)肾呈饱满长条状。肾小体主要分布于肾中央,部分肾小体中肾小球较小,鲍曼囊较宽阔。肾远端小管数量多于近端小管。管周毛细血管分布密集。帕米尔漠蟾蜍肾的总相对滤过面积介于陆栖与水栖无尾两栖类之间,且其肾组织结构体现了对干燥和盐碱环境的适应。(3)肝内结缔组织较少,相邻肝小叶之间界限不清。肝细胞中可见明显的空泡或间隙,细胞核大多位于细胞一侧。肝实质中存在大量黑色素团块。帕米尔漠蟾蜍的肝组织结构体现了对低温和低氧环境特征的适应。
2022, 57(2):269-276. DOI: 10.13859/j.cjz.202202012
摘要:依据《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鲽形目》,本研究近年在中国大陆从东海至南海海域采集到14尾样品,前期鉴定为鲆科(Bothidae)鳒鲆属(Psettina)的丝指鳒鲆(P. filimana Li &Wang, 1982),但同时发现这些样品也具有土佐鳒鲆(P. tosana Amaoka, 1963)的主要特征。因此,有必要明确这些样品种名以及丝指鳒鲆和土佐鳒鲆之间的关系。为了准确的鉴定这些样品,本研究采用和模式标本形态特征比较分析以及COI分子条形码K2P遗传距离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首先将采集样品的29个形态特征分别与21或25个丝指鳒鲆或土佐鳒鲆模式标本特征进行了比较,然后比较了两个模式标本的18个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土佐鳒鲆原始描述的可数和可量特征均与丝指鳒鲆模式标本及本研究样品的形态特征为重叠或包含关系,描述性状为一致;同时本研究以胸鳍条长度不同这一李思忠(1987)区别两种类的特征为依据,分别选取了胸鳍条突出成丝状2尾和不显著突出成丝状3尾共5尾代表样品进行COI条形码分析,获得的这些序列的K2P遗传距离为0.000 0 ~ 0.004 7,并将这些序列与GenBank上已有的土佐鳒鲆序列进行了比对,K2P遗传距离为0.002 3 ~ 0.007 0。基于Hebert等(2003)提出的种间遗传距离通常大于0.02的物种鉴定标准,本研究的分子结果显示,前期鉴定为丝指鳒鲆的本研究样品与土佐鳒鲆不存在种间差异。因此,基于形态特征和COI分子条形码结果均支持本研究样品与丝指鳒鲆和土佐鳒鲆为同一物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中的优先权原则,丝指鳒鲆应为土佐鳒鲆的次同物异名。土佐鳒鲆为首次在中国大陆发现,故为新记录种。同时,根据本研究11尾样品的形态特征数据并整合前人研究结果对土佐鳒鲆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再描述。
2022, 57(2):277-288. DOI: 10.13859/j.cjz.202202013
摘要:本研究利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方法对采自西藏日喀则和那曲的3种苔藓栖生纤毛虫,鬃异源棘尾虫(Tetmemena pustulata)、棘毛虫未定种(Sterkiella sp.)和殖口虫未定种(Gonostomum sp.)进行了形态学研究,描述了活体、核器以及纤毛图式等形态学特征。同时,测定了这3种纤毛虫的SSU rDNA基因序列,并基于该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3种纤毛虫首次在西藏苔藓生境发现,该研究丰富了对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分布的认知,为纤毛虫原生动物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获得了这3种西藏苔藓栖生纤毛虫的种质资源,为纤毛虫种质和遗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供基础。
2022, 57(2):289-299. DOI: 10.13859/j.cjz.202202014
摘要:为建立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头骨三维可视化模型,进一步研究赛加羚羊头骨的解剖特征,建立赛加羚羊头骨的“数字化标本”,以提高其疾病诊治的准确率和物种保护的有效性。本研究以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赛加羚羊为研究对象,经锥形束CT扫描获得影像数据,运用MIMICS 20.0软件对赛加羚羊头骨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和三维重建,以建立赛加羚羊的“数字化头骨”用于形态研究。运用MIMICS 20.0软件对数字化头骨的26项形态学指标(n = 8)进行三维测量,且与头骨标本游标卡尺的测量值(n = 8)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经与真实测量值比较后评价数字化模型及其三维测量的准确性。结果显示,26项形态测量指标均与真实头骨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例如颅全长游标卡尺测量值为(227.147 ± 10.646)mm,三维测量值为(227.130 ± 10.638)mm,P = 0.635,表明三维重建后的数字化头骨和真实的头骨标本高度相似,且“数字标本”能够实现任意角度的旋转、剖切和测量。本研究可为赛加羚羊头部疾病如骨折等的治疗及骨骼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可为CT扫描和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野生动物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022, 57(2):300-309. DOI: 10.13859/j.cjz.202202015
摘要:本研究比较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粪便总DNA的5种提取方法,旨在为后续物种性别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提供合适的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TAB法)、十二烷基磺酸钠裂解法(SDS法)、Tiangen试剂盒法、Qiagen试剂盒法和异硫氰酸胍法(GuSCN法)对取自天津动物园的东方白鹳新鲜粪便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比较5种提取方法在不同水浴(破壁)时间条件下提取获得的DNA浓度和DNA纯度(A260/A280值),以及用于PCR扩增的稳定性。5种提取方法均可以从粪便中提取出基因组DNA,但会受到水浴(破壁)时间的影响,所提取的DNA质量是不同的。其中,GuSCN法提取效果最佳,SDS法提取效果较差。利用GuSCN法在水浴(破壁)时间1 h下提取的DNA可以成功地进行PCR扩增和物种鉴定。综上所述,GuSCN法是东方白鹳粪便总DNA提取方法中相对最为简便、高效、可靠且成本较低的提取方法。
2022, 57(2):310-315. DOI: 10.13859/j.cjz.202202016
摘要:爬行动物的体温依赖于外界热环境的变化,本研究以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对象,收集其冬眠前活动期间的体温与地面和离地10 cm的空气温度,研究爬行动物体温节律性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荒漠沙蜥在环境温度高于20 ℃后开始外出活动,其体温随着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的上升而逐步上升,但在中午12:00时后体温会低于环境温度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荒漠沙蜥活动期间的体温与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爬行动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和较低的环境温度下能够迅速将体温调节至较高的水平,对于保障其充足的捕食时间、有效的逃避天敌和高效的消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022, 57(2):316-318. DOI: 10.13859/j.cjz.202202017
摘要:2021年4月在福建宁德蕉城区石墩村采集到3只相同蛙类,通过形态特征鉴定为隶属于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臭蛙属(Odorrana)的凹耳臭蛙(O. tormota)。凹耳臭蛙为中国特有种,之前仅被报道分布于安徽黄山,浙江建德、天台、安吉,江西婺源和江苏宜兴,其纬度分布范围在29° ~ 31° N之间。该物种在宁德的发现为福建省两栖类分布新记录种,且将对凹耳臭蛙分布纬度的认知拓展到26°47′ N。
2022, 57(2):235-235,255. DOI: 10.13859/j.cjz.202202019
摘要:
2022, 57(2):299-299,315. DOI: 10.13859/j.cjz.202202020
摘要:
2022, 57(2):319-320. DOI: 10.13859/j.cjz.202202018
摘要:无
版权所有 ©《动物学杂志》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64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