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5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带状间伐对巴山木竹林复壮更新及大熊猫取食的影响

      2022, 57(1):1-8. DOI: 10.13859/j.cjz.202201001

      摘要 (1203) HTML (0) PDF 1.15 M (1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间伐是竹林复壮更新的有效手段之一。以陕西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冬季栖息地非主要采食区域竹林老龄化严重且密度过大的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林进行为期3年(2017至2019年)的带状间伐样方监测,研究间伐对竹林复壮更新以及大熊猫觅食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巴山木竹林带状间伐后首先表现为发笋数和成竹数的明显增加,间伐样方内竹笋和成竹的基径、高度小于对照样方,差异显著,随着时间推移,间伐第三年其基径和高度与对照样方无显著差异;(2)大熊猫表现出对间伐样方的偏好,喜爱在间伐样方内采食竹笋和1 ~ 3年生的成竹,其在样方内采食竹株数和粪便遗留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样方,大熊猫在间伐样方内的活动时间也多于对照样方。(3)大熊猫在监测样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月份为1月、4月、5月和12月,主要分季节采食竹笋和竹叶。因此,小尺度带状间伐(2 m带宽)可以改变竹林年龄结构,改善竹林老化问题,能达到大熊猫采食栖息地范围扩大的目的,可在竹林老化严重或竹林开花的大熊猫栖息地改造中进行逐步推广,也可在人工圈养大熊猫食物基地的保护和管理中推广应用。

    •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分析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豹猫和黄喉貂活动节律及空间分布

      2022, 57(1):9-18. DOI: 10.13859/j.cjz.202201002

      摘要 (782) HTML (0) PDF 497.89 K (3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同域分布,但是其生态位差异和共存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从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计布设37台触发式红外相机。37台相机均持续工作5年,用于对这两种中小型食肉动物的聚群模式、日活动节律、季节性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系统监测,累计相机工作日72 076 d,共捕获到独立有效事件豹猫290次、黄喉貂84次。结果表明,豹猫是典型的独居型物种,偏好夜行性,其夜间活动指数DRAI为77.4%;而黄喉貂更倾向于聚群活动,是昼行性生物,其昼间活动指数DRAI为94.1%。豹猫的季节相对多度指数SRAI,冷季显著高于暖季(t = 2.82,df = 11,P < 0.05);而黄喉貂的季节相对多度指数暖季显著高于冷季(t =﹣3.09,df = 11,P < 0.05),两种动物的月相对多度指数MRAI都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豹猫和黄喉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相互回避,在距离人类活动的道路较近的区域,即距离道路小于500 m范围内,豹猫的活动比黄喉貂更加频繁,其相机位点多度指数CRAI显著高于黄喉貂(Wilcoxon秩和检验P < 0.001)。本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小型食肉动物可以通过占据不同的时空生态位来减少竞争,从而达到大范围区域共存。

    • 鸟类对新疆农区的危害评估和预防探讨

      2022, 57(1):19-28. DOI: 10.13859/j.cjz.202201003

      摘要 (740) HTML (0) PDF 1.78 M (2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期以来,鸟类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涉及到多个行业,造成经济损失,且难以防控。本文旨在摸清对新疆农业造成损失的鸟类种类及危害程度,阐述鸟类出没规律,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2019至2021年,基于样线法、问卷法、田间观测与取样法、防鸟粘网计数、物种鉴定与胃容物解剖等,在新疆的墨玉、乌什、拜城和昌吉大范围布设观测点,对农田、果园、水库等典型生境进行调查,得出现有害鸟种类以及受害的类型、损失程度、预防措施、经济补偿等,最后完成鸟害评估。共记录到对农业有害鸟类10目19科40属49种(类),已超出了新疆鸟类种数的10%。它们危害作物包括玉米、小麦、水稻、葡萄、红枣、油葵等,其中以冬小麦(52.9%)和酿酒葡萄(14.4%)损失较大。除此以外,也会对收获中的土豆、西瓜、甜瓜、核桃、草莓、枸杞等构成危害。对于整个调查区域而言,鸟类光顾或平均取食的概率约为28.6%,呈由北向南递减的规律(R2 = 0.893,P < 0.05)。抽样分析,估计一些地方收成减产或损失达26.6%。即使如此,当地农民却较少采取预防措施,仅有18.0%的农户采取了防范措施(如大喇叭、粘鸟网、稻草人、驱鸟剂等)。目前,保险理赔与政府补贴微乎其微,低于9.53%或无。最后,笔者探讨了国内外驱鸟与粮食安全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驱鸟和物理恐吓等。一些方法会伤及无辜种类,如一些猛禽和食虫鸟类。未来鸟类与人类的冲突将会愈演愈烈,同时折射出野生动物生存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尴尬处境。其实,有效地防止鸟害,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

    • 华北地区扬子鳄室内控温冬眠的初步研究

      2022, 57(1):29-39. DOI: 10.13859/j.cjz.202201004

      摘要 (606) HTML (0) PDF 612.96 K (1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属于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北地区养殖条件下未见降温冬眠报道。本次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对北京动物园饲养的5尾扬子鳄开展人工降温冬眠实验,观察冬眠各期个体的环境选择和行为变化,建立冬眠期间的行为谱,分析冬眠前后行为指标和形态指标(全长、体重和围度)变化,监测深眠期体温,了解室内冬眠特点与需求,建立适宜的控温冬眠技术,为扬子鳄在华北地区安全越冬及饲养管理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人工饲养条件下平均室温(13.00 ± 3.10)℃(范围9.4 ~ 20.0 ℃),扬子鳄处于初眠期;平均室温(11.35 ± 2.60)℃(范围7.0 ~ 13.0 ℃)、水温(9.60 ± 2.09)℃(范围6.0 ~ 11.0 ℃)时扬子鳄处于深眠期;在室温(12.17 ± 1.95)℃时扬子鳄进入深眠期,在(10.54 ± 3.01)℃时对外界干扰几乎无反应;平均室温(15.50 ± 1.77)℃(范围12.0 ~ 18.4 ℃),扬子鳄进入苏醒期;整个冬眠期近7个月。2)冬眠期间不活动行为主要包括蛰伏、堆积和隐藏;活动性行为包括爬行、潜水、抬头、摆尾、睁眼、抖动头部、警戒呼气和张口嘶吼等。不活动行为类型在初眠期总占比46.5%,在深眠期占比达76.0%,苏醒期仅占不足10%。初眠期、深眠期和苏醒期的各行为频次占比均有显著性变化(P < 0.05);3)冬眠各期生境选择存在个体差异,初眠期多在岸上活动(占比89.4%),深眠期多数个体主要选择在水中(占比75.8%),而在苏醒期则所有个体均主要在水中活动(占比90.4%);岸上主要选择植物周边洼地形成的树洞内,冬眠各期表现一致;水中主要选择干扰少且水池边沿有低位石头处,分布超过95%;4)冬眠前后形态指标无显著变化(P > 0.05),深眠期扬子鳄平均体温(10.9 ± 0.55)℃,个体间无差异(P > 0.05),室温在26.0 ~ 28.0 ℃时恢复进食。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通过人工控温,保持平均室温和水温分别介于7.0 ~ 13.0 ℃和6.0 ~ 11.0 ℃,并丰富冬眠环境的生境类型,可实现扬子鳄的安全冬眠,而环境温湿度因子和环境稳定性是影响冬眠的重要因素。

    • 中华蛸繁殖行为

      2022, 57(1):40-48. DOI: 10.13859/j.cjz.202201005

      摘要 (751) HTML (0) PDF 1.75 M (2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繁殖行为特征,通过肉眼观察及水下摄像对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蛸在繁殖期有运动、捕食、求偶、交配、产卵和护卵行为。中华蛸运动依靠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进行游泳和爬行;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捕食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繁殖后期不再进食;中华蛸具明显的求偶行为,雄性间为争夺交配对象会进行对峙搏斗;中华蛸是“距离式”交配,雄性和雌性亲体均可与不同异性多次交配,存在一只雌性与多只雄性同时交配的现象;雄性性腺成熟早于雌性,交配后雌性亲体并不立即产卵,而是继续发育,甚至交配后超过50 d才产卵;卵径大小(2.5 ± 0.2)mm ×(1.1 ± 0.1)mm,平均产卵量为83 988粒;中华蛸雌性护卵行为明显,22.4 ~ 23.5 ℃水温时,在雌性保护下受精卵经21 ~ 24 d孵出幼体,幼体全部孵出后雌性亲体最长存活34 d。分析认为,中华蛸多次交配行为可以提高生殖成功率,雌性护卵行为有助于提高受精卵孵化率。

    • 贵州高原6种掌突蟾形态特征差异分析

      2022, 57(1):49-68. DOI: 10.13859/j.cjz.202201006

      摘要 (634) HTML (0) PDF 7.43 M (16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形态指标测量,比较了分布于贵州高原的6种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物种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显示,头体长比较,6种掌突蟾的头体长从大到小依次为赤水掌突蟾(L. chishuiensis)、绥阳掌突蟾(L. suiyangensis)、金沙掌突蟾(L. jinshaensis)、毕节掌突蟾(L. bijie)、武陵掌突蟾(L. wulingensis)、紫腹掌突蟾(L. purpuraventra);聚类分析显示,在6个物种中,紫腹掌突蟾与毕节掌突蟾差异最大,与赤水掌突蟾差异最小;6种掌突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吻长/头体长、鼻间距/头体长、上眼睑宽/头体长、胫宽/头体长、后肢长/头体长和第4指长/头体长这6项比值性状上,形态特征判别准确率为75.0% ~ 100.0%,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0.0%。此外,本研究还对6种掌突蟾的质量特征进行了比较。综合形态测量特征,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贵州高原这6种掌突蟾的形态特征差异,为后续掌突蟾属的分类学及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 福建省武夷山和梅花山远盲蚓属蚯蚓四新种及其与近缘物种的遗传关系

      2022, 57(1):69-80. DOI: 10.13859/j.cjz.202201007

      摘要 (569) HTML (0) PDF 419.13 K (20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福建省武夷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气候区,该区域物种多样性丰富,然而土壤动物蚯蚓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形态分类学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本文报道在福建省武夷山和梅花山采集的巨蚓科(Megascolecidae)远盲蚓属(Amynthas)蚯蚓新物种4种:表土远盲蚓(A. epigenus Sun & Qiu, sp. nov.)、梅花山远盲蚓(A. meihuamontis Sun & Qiu, sp. nov.)、苔藓远盲蚓(A. muscosus Sun & Jiang, sp. nov.)和腐土远盲蚓(A. humatalis Sun & Jiang, sp. nov.)。这4个新物种在Sims等(1972)的物种群中属于A. sieboldi-group,其受精囊孔均位于6/7 ~ 8/9节间。所有新种附形态学描述、图片以及与相似物种的形态学比较和提交至GenBank的条形码登记号。此外还通过在GenBank上同源性搜索,筛选出了与新物种亲缘关系较近的蚯蚓物种,并对其进行了遗传距离计算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的梳理。以上结果将福建省武夷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的蚯蚓物种数由4种增加至8种。

    • 17种陆生贝类齿舌的扫描电镜观察及 分类学意义探讨

      2022, 57(1):81-95. DOI: 10.13859/j.cjz.202201008

      摘要 (579) HTML (0) PDF 1.26 M (2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3目10科12属17种陆生贝类的齿舌形态。结果显示,17种陆生贝类齿舌的中央齿均为1列,侧齿12 ~ 218列不等,缘齿0 ~ 204列不等。中央齿依齿片上小齿数目分为单齿型、三齿型和多齿型;侧齿与缘齿的形态多样,侧齿齿片上小齿数1 ~ 6枚不等,缘齿齿片上小齿数1 ~ 10枚不等。结合以往报道的38种陆生贝类齿舌,对3目20科41属共55种齿舌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陆生贝类齿舌的中央齿、侧齿和缘齿的形态以及小齿数目在不同科之间差异较大,相同属则差异较小。同一科中不同种齿舌列数不尽相同且没有规律。齿舌形态特征在不同分类阶元上具有分类学意义。

    • 广西融水县发现雷山琴蛙

      2022, 57(1):96-104. DOI: 10.13859/j.cjz.202201009

      摘要 (584) HTML (0) PDF 3.14 M (1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西境内的琴蛙有多个地理种群,主要分布于桂东北地区的龙胜、灌阳,北部地区的融水,中部地区的金秀和南部地区的上林及武鸣,现已证实在灌阳都庞岭的种群为湘琴蛙(Nidirana xiangica),在大瑶山的种群为瑶琴蛙(N. yaoica),在大明山的种群为广西琴蛙(N. guangxiensis)。雷山琴蛙(N. leishanensis)是近年发现的两栖类新物种,目前已知分布在贵州雷公山和梵净山。针对广西柳州市融水县同练乡的琴蛙种群,通过形态比较、声谱分析和线粒体COI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种群与分布于贵州雷公山和梵净山的雷山琴蛙为同一物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两栖类分布新记录种。这一发现将雷山琴蛙的分布区域由此前已知的贵州东部向南扩展至广西北部,为琴蛙属的多样性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广西复杂的河流和山地系统可能对琴蛙种群的交流起到了重要隔离作用,并促进其种群分化和新物种的形成。

    • 湖南通道发现雷山琴蛙

      2022, 57(1):105-111. DOI: 10.13859/j.cjz.202201010

      摘要 (666) HTML (0) PDF 393.90 K (1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0年5月23日在湖南省通道县万佛山镇(26°11′47″ N,109°56′21″ E,海拔924 m)采集到4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雷山琴蛙(Nidirana leishanensi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构建的琴蛙属(Nidirana)部分物种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此次采集的琴蛙标本与雷山琴蛙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1.00);基于Ka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本次采集的琴蛙标本与雷山模式产地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0.8%,远小于琴蛙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1.4% ~ 6.4%)。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比较,确定此次采集到的琴蛙标本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琴蛙属的雷山琴蛙,系湖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 贵州江口和福建连江分别发现中国棱蜥和变色树蜥

      2022, 57(1):112-116. DOI: 10.13859/j.cjz.202201011

      摘要 (699) HTML (0) PDF 619.76 K (3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9年8月和2019年10月,分别在贵州省江口县和福建省连江县分别采集到蜥蜴标本各1号,经形态鉴定,为中国棱蜥(Tropidophorus sinicus)和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中国棱蜥为贵州省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是目前该种分布最北记录。变色树蜥为福建省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是目前该种分布最东记录。

    • 雄性大熊猫褪黑素与睾酮季节性变化

      2022, 57(1):117-123. DOI: 10.13859/j.cjz.202201012

      摘要 (664) HTML (0) PDF 331.50 K (2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褪黑素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使季节性繁殖动物在适宜的季节进行繁殖活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春季集中繁殖。为探究雄性大熊猫褪黑素和睾酮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本研究选取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3只成年雄性大熊猫作为实验对象,在自然光照下对这3只大熊猫进行每周1次为期1年(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的尿液样品采集。依据当地气候情况,将3至5月作为春季,6和7月为夏季,8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尿样中褪黑素和睾酮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ANOVA)及独立样本T检验对四个季节激素水平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褪黑素水平在冬季分别极显著高于秋季、春季及夏季(P < 0.01),秋季、春季以及夏季三个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 > 0.05)。睾酮水平在冬季分别极显著高于秋季与夏季 (P < 0.01),春季亦分别极显著高于秋季与夏季(P < 0.01),但冬季与春季差异不显著(P > 0.05),秋季与夏季亦差异不显著(P > 0.05)。研究表明,雄性大熊猫褪黑素和睾酮分泌水平呈现出季节性变化,从秋季到冬季,雄性大熊猫褪黑素和睾酮水平同步升高,从冬季到春季繁殖季节,褪黑素水平极显著下降,但睾酮仍处在高位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褪黑素对大熊猫季节性繁殖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 藏绵羊和小尾寒羊雄性生殖器官组织结构比较

      2022, 57(1):124-131. DOI: 10.13859/j.cjz.202201013

      摘要 (864) HTML (0) PDF 2.50 M (1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比较绵羊(Ovis aries)的两个品种,生活于高海拔(4 500 m)地区的藏绵羊与相对低海拔(2 080 m)地区小尾寒羊雄性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特征,以探讨哺乳动物生殖器官适应高原环境的组织结构基础。采集成年藏绵羊与小尾寒羊的睾丸、附睾、输精管,运用大体解剖、石蜡切片及常规H.E染色方法,比较二者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差异。结果显示,藏绵羊附睾头和附睾体管腔内的纤毛较长,而附睾尾管腔内的纤毛较短,呈清晰的刷状缘结构,输精管平滑肌细胞较多,固有膜和黏膜层粘连紧密,且形成较明显的不规则皱襞。与小尾寒羊相比,藏绵羊曲细精管的横切面直径、面积和生精上皮的厚度均显著降低(P < 0.05);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直径及面积显著降低(P < 0.05),且支持细胞数也显著减少(P < 0.05);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的管腔内径和外径及纤毛长度均显著减小(P < 0.05);附睾体的柱状上皮厚度显著增高(P < 0.05),而输精管管腔直径、平滑肌厚度均显著降低(P < 0.05)。研究认为,藏绵羊在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其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发生了一定的适应性改变,可能与其在高原环境下正常繁殖性能的维持有关。

    • 不同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热中性区及静止代谢率的差异

      2022, 57(1):132-142. DOI: 10.13859/j.cjz.202201014

      摘要 (673) HTML (0) PDF 450.77 K (1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原地区动物面临一系列严峻的生存考验,随着海拔的变化,动物栖息地的食物资源等差异大,温度、氧分压等环境因子都将发生变化。环境差异可能会影响动物种群的生活史对策。在生理功能适应中,动物的能量代谢适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探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不同海拔地区的能量代谢适应与热中性区范围,分别选取青海省的玛多县地区(34°88? N,98°23? E,海拔4 193 m)、贵德县地区(36°36? N,101°41? E,海拔3 663 m)和贵南县地区(35°50? N,100°66? E,海拔3 321 m)作为本研究的高、中和低海拔样地,采用8通道FMS便携式呼吸代谢系统和数字式温度计,在环境温度(Ta)15 ~ 35 ℃范围内,测定三个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代谢率和体温(Tb),并计算其热传导率(C),确定三个海拔种群的热中性区(TNZ)。结果表明,高海拔与中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体重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三个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体温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高海拔与中海拔地区高原鼠兔静止代谢率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高海拔与中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热中性区范围均为24 ~ 30 ℃,低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热中性区范围为25 ~ 30 ℃;环境温度(Ta)在15 ~ 29 ℃内,热传导率最低且恒定,平均值分别为,高海拔地区(0.18 ± 0.09)ml/(g·h·℃)、中海拔地区(0.19 ± 0.09)ml/(g·h·℃)、低海拔地区(0.19 ± 0.08)ml/(g·h·℃)。高原鼠兔通过调整代谢率与热传导率等生理参数,以适应不同海拔地区的寒冷环境。

    • 麝鼠肠道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特性分析

      2022, 57(1):143-151. DOI: 10.13859/j.cjz.202201015

      摘要 (583) HTML (0) PDF 1.05 M (1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旨在从麝鼠(Ondatra zibethicus)肠道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为开发纤维素分解菌微生物制剂提供菌种资源。本研究利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从麝鼠盲肠内分离出一株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WJ-3,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子鉴定。对菌株WJ-3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进行酶学特性实验,分析此纤维素酶的最佳反应pH和最佳反应温度,以及此纤维素酶对不同温度和不同酸碱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菌株WJ-3属于空气芽孢杆菌(Bacillus aerius),并将其命名为Bacillus aerius WJ-3。菌株WJ-3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在pH 4.0 ~ 6.0的范围内反应时,酶活性随pH值升高而增加,其最佳反应pH为6.0,且此纤维素酶在pH 4.0 ~ 8.0范围内保存30 min后均能保持80%以上的相对酶活性;菌株WJ-3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在温度30 ~ 50 ℃范围内反应时,随温度上升酶活性逐渐增加,在50 ℃时酶活性最高,之后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下降,且纤维素酶在此温度范围内保存30 min后均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综上所述,菌株Bacillus aerius WJ-3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的酶活性较高,并且此纤维素酶的耐酸碱性及热稳定性良好,是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菌种资源。

    • >综述
    • 林麝泌香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22, 57(1):152-158. DOI: 10.13859/j.cjz.202201016

      摘要 (771) HTML (0) PDF 394.74 K (1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分泌麝香而闻名。麝香是雄性林麝的香腺分泌的特殊物质。由于过度猎杀取香、栖息地破碎等原因,野生林麝的数量急剧下降至濒危。自195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人工养殖林麝,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林麝营养需要、饲料加工与饲养管理、遗传特征与选育、繁殖、泌香机理与取香等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方面研究进展不大,所以,林麝种群扩繁速度低,种群规模不大,麝香产量不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林麝香腺的显微与超微结构、麝香的分泌形成过程、利用分子标记研究麝香的分泌、性激素基因与林麝麝香分泌的关系、林麝泌香相关基因组与转录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林麝泌香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 >动态与其他
    • 西藏墨脱发现栗苇鳽

      2022, 57(1):123-123. DOI: 10.13859/j.cjz.202201017

      摘要 (569) HTML (0) PDF 327.71 K (10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浙江杭州发现黄蹼洋海燕

      2022, 57(1):159-159. DOI: 10.13859/j.cjz.202201018

      摘要 (511) HTML (0) PDF 151.95 K (1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On August 11,2019, a Wilson's Storm Petrel (Oceanites oceanicus) was found in West Lake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his bird is a new record for Zhejiang Provice.

    • 吉林长春发现珠颈斑鸠

      2022, 57(1):160-160. DOI: 10.13859/j.cjz.202201019

      摘要 (553) HTML (0) PDF 234.16 K (1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