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56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工作记忆对雌性锯腿原指树蛙配偶选择的影响

      2021, 56(4):481-490. DOI: 10.13859/j.cjz.202104001

      摘要 (786) HTML (0) PDF 1.29 M (1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多数无尾两栖类的配偶选择依赖声音通讯。为吸引雌性,雄性可通过增加音节数量或鸣声复杂性的方式提升鸣声吸引力。工作记忆是指在进行复杂认知活动时对过去短时间内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储存的一种记忆程序。目前,大多数无尾两栖类鸣声通讯研究侧重于揭示鸣声信号的功能,但关于工作记忆对雌性配偶选择的影响及其在复杂求偶信号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以锯腿原指树蛙(Kurixalus odontotarsus)为实验对象,利用趋声性实验测试雌性对不同复杂程度鸣声信号的工作记忆。雄性锯腿原指树蛙的鸣声主要包含A音节(“呱”音)和B音节(“啾”音),两类音节可以组成不同复杂程度的鸣声,如简单的广告鸣叫5A、复杂的组合鸣叫5A2B和5A5B。实验过程中为雌蛙播放不同复杂程度的鸣声刺激对(5A vs. 5A2B及5A vs. 5A5B),然后进行不同时长安静处理(0 s、5 s、10 s、15 s和30 s)。若安静处理后大部分雌蛙仍选择之前播放复杂鸣声的音箱,则认为此次安静处理时长在雌性对复杂鸣声的工作记忆范围内。实验数据通过广义估计方程(GEE)和精确二项分布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5A,雌性对组合鸣叫5A2B的工作记忆大约有15 s,对5A5B的工作记忆大约有10 s;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雌性对于5A2B和5A5B的工作记忆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复杂鸣声信号会通过工作记忆影响雌性的行为决策,且工作记忆对复杂鸣声信号进化的影响可能具有物种特异性。

    • 北京城市鸟类对食源植物利用规律

      2021, 56(4):491-499. DOI: 10.13859/j.cjz.202104002

      摘要 (944) HTML (0) PDF 1.55 M (1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园林植物为城市生活的鸟类提供重要食物资源,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会影响城市中鸟类的种类、数量和群落结构。研究城市鸟类与食源植物的关系,可明确鸟类对食源植物的取食关系,为提高城市鸟类多样性提供技术支撑。2017至2019年,在北京市范围内,以直接观察法和野外照片识别法记录鸟类取食的食源植物种类和数量。共选取6个研究地点,每个研究地设一条样线,圆明园样线长度为2.52 km、颐和园为3.12 km、北京植物园为3.02 km、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2.76 km、北京林业大学为1.38 km和北京语言大学为1.6 km。共记录取食植物鸟类49种,食源植物56种。吸引鸟类物种最多的植物为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之后依次为圆柏(Sabina chinensis)、柿树(Diospyros kak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榆树(Ulmus pumila)等。取食植物种类最多的鸟类为灰喜鹊(Cyanopica cyana),之后依次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麻雀(Passer montanus)、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喜鹊(Pica pica)等。吸引鸟类多样性最高的园林植物为金银木、柿树、油松、银杏(Ginkgo bilob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等。取食植物多样性最高的鸟类为灰喜鹊、白头鹎、麻雀、燕雀、喜鹊等。鸟类取食食源植物集中在10月至翌年5月,高峰期在11和12月,其中,取食浆果的高峰期在11和12月,取食坚果的高峰期在11月至翌年1月,取食叶芽的高峰期在3和4月以及11和12月,取食花的高峰期在3和4月。北京市鸟类取食食源植物季节性明显,为提高北京城市鸟类的数量,园林建设中可加大圆柏、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等冬季可以长时间为鸟类提供食物的园林植物比例,为鸟类在食物资源最为短缺的冬末春初季节提供充足食物资源。

    • 圈养和迁地坡鹿释放早期的空间行为比较

      2021, 56(4):500-508. DOI: 10.13859/j.cjz.202104003

      摘要 (94593) HTML (0) PDF 785.19 K (1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引入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掌握释放早期动物的运动特征对于提高重引入动物的生存率和种群重建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释放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5只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佩戴GPS项圈,研究分析迁地野生个体(3只)和圈养个体(2只)释放早期对新环境适应的运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圈养坡鹿的运动强度和扩散距离到第四个时期都显著增加,它们的累积利用面积也是持续增加的,说明圈养坡鹿释放后持续进行扩散探索。野生坡鹿的运动强度释放后没有显著变化,扩散距离到第三个时期显著减少,它们的累积利用面积也是减少的,说明野生坡鹿经过最初扩散以后返回到原初释放地。圈养坡鹿释放后每天的活动节律由白昼活动高峰模式转变到晨昏活动高峰模式;野生坡鹿释放后的活动节律一直是晨昏活动高峰模式。研究结果显示,野生个体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比圈养个体更强。

    •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熊活动监测 及其华东地区潜在分布区预测

      2021, 56(4):509-521. DOI: 10.13859/j.cjz.202104004

      摘要 (855) HTML (0) PDF 5.95 M (1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7至2020年,在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网格化布设63台Ltl-6210 MC红外相机,对区内的黑熊(Ursus thibetanus)及其同域物种进行调查。监测期间,5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9张黑熊活动照片和6次黑熊活动视频,提取到7次黑熊有效照片。根据本次监测到的黑熊位点与文献记录,共确定华东地区黑熊出现位点14个。基于黑熊栖息地特征选择土地利用和7个生境因子为预测背景,利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黑熊在华东地区的潜在分布区。为提高预测的精准度,采用了biomod 2软件包中的10种模型算法,并用真实技能统计值(TSS)和曲线下面积值(AUC)来评估这10种算法,只有当TSS值超过0.8且AUC值大于0.9时,才使用该模型算法预测物种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1)推测保护区内现存2或3只黑熊;(2)最冷月份最低温(Bio6)和最湿季节降水量(Bio16)是限制黑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黑熊在华东地区存在3个主要潜在分布区,即浙–赣潜在分布区、浙–赣–皖潜在分布区和浙–皖潜在分布区,适生区面积约为317 km2。综上所述,这些结果可为加强华东地区黑熊的保护提供一定的资料。

    • 惠东幼年绿海龟的洄游规律及觅食地选择

      2021, 56(4):522-534. DOI: 10.13859/j.cjz.202104005

      摘要 (837) HTML (0) PDF 1012.91 K (14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绿海龟(Chelonia mydas)为全球性濒危物种、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是野生绿海龟保护的一种极为重要和有效的保护策略,但我国幼年绿海龟的生活习性及其栖息地分布尚不明确,故开展相关洄游行为及栖息地分布研究意义重大。2011至2015年间,将6只来自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2 ~ 14 a的幼年绿海龟,分为夏季组(n = 3)及冬季组(n = 3),在其背甲上安装追踪器。其中,2只个体分别安装了美国Wildlife Computers公司生产的追踪器SPOT5-AM-S181C和SPOT5-AM-S244A,另外4只个体安装美国Telonics公司生产的TAM-2639追踪器,然后在出生地放归。利用全球ARGOS系统实施全天候的追踪监测,地理坐标数据的筛选及分析在卫星追踪分析工具软件(STAT)上完成。6只个体4年共获得有效位点397个,其中,包括前期研究获得的有效位点62个。相关有效位点输入免费软件Maptool,通过GIS图层叠加、汇总生成洄游路线图。研究结果用以揭示我国幼年绿海龟的洄游规律。使用SPSS软件t-检验统计冬夏两组海龟间的个体大小及洄游速度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冬季组、夏季组绿海龟的背甲曲线长(CCL)分别为(48.9 ± 8.65)cm和(59.07 ± 7.64)cm,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 =1.527,df = 4,P = 0.202)。追踪期平均(66 ± 47)d,追踪路程(1 653 ± 1 585)km(n = 6)。平均最小洄游速度,夏季组为(1.63 ± 0.22)km/h(n = 3),冬季组为(0.67 ± 0.12)km/h(n = 3),夏季组明显较冬季组高(t = 6.726,df = 4,P = 0.003);夏季及冬季分别游往台湾和海南两个方向,主要沿大陆架140 m等深线以内海域洄游,所有个体的洄游路线及方向均与同期海流大致相同,活动范围与近海渔场及开发区域高度重叠,与早期野外调查结果一致。仅冬季组观察到定居及归巢行为,越冬场分布在越南昏果岛及我国海南岛东部;越夏场则分布在福建至浙江一带,主要分布在近岸或近岛20 m等深线以内浅海,为底栖大型海藻、海草床或珊瑚礁的集中分布区。研究结果揭示,惠东人工培育幼年绿海龟放归后可正常洄游、觅食和适应野外环境,在东海、南海之间作季节性定向洄游的趋势十分明显,觅食地沿我国大陆架沿岸及附属海岛分布,进一步印证了我国近海绿海龟洄游廊道的存在。建议把北部湾、琼州海峡、海南东部、广东、福建、浙江及台湾沿岸及附属岛屿的海洋保护地整合优化,制订国家海龟栖息地名录,组建海洋类型国家公园保护网络,同时深入开展国际及地区间的保护合作,加强绿海龟及其觅食地和洄游廊道这些重要栖息地保护,使海龟整个生命周期得到有效和完整的保护。

    • 睾丸切除对麝鼠香腺形态和 麝鼠香成分的影响

      2021, 56(4):528-590. DOI: 10.13859/j.cjz.202104010

      摘要 (583) HTML (0) PDF 19.10 M (1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麝鼠(Ondatra zibethicus)去势,探讨睾丸切除对麝鼠香腺形态和麝鼠香成分的影响。6只成年雄性麝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麝鼠香腺内香液排尽后,施行去势手术。去势30 d后,麻醉处死动物,采集和分离麝鼠的血清备用,然后采集麝鼠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和麝鼠香中的睾酮(T)含量。取香腺,测量其长度,H.E染色观察香腺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测量腺细胞直径。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麝鼠香化学成分。去势组的血清中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t = 5.270,P < 0.01),去势组麝鼠香中睾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 = 3.229,P < 0.05)。形态学上,去势组和对照组的麝鼠香腺长度无显著差异(t = 1.243,P > 0.05)。组织学上,去势组腺细胞直径显著缩小(t = 9.434,P < 0.01)。麝鼠香中,去势组和对照组含量最高的3类成分相同,均为大环类、类固醇和脂肪酸。其中,去势组的大环类物质含量显著升高(t =﹣3.084,P < 0.05),而类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t = 3.407,P < 0.05)。完成建立麝鼠去势模型,切除睾丸后导致麝鼠香腺腺细胞形态和麝鼠香成分发生了变化。

    • 铅色水蛇繁殖生活史特征的年间变异

      2021, 56(4):535-542. DOI: 10.13859/j.cjz.202104006

      摘要 (639) HTML (0) PDF 399.20 K (1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爬行动物繁殖生活史特征是动物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国内有关卵胎生蛇类繁殖生活史特征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卵胎生蛇类——铅色水蛇(Hypsiscopus plumbea)为研究对象,在2013至2015年每年7月于温州地区捕获怀孕中后期水蛇母体,带回实验室,收集所产幼体,测量母体产后形态以及初生幼体形态指标。结果发现,母体产后头体长和体重存在明显年间变异,高温干旱年份(2015年)的母体产后身体状况较差;母体总的繁殖输出(窝仔数、窝仔重)均与母体头体长呈显著正相关,但无显著的年间变异;初生幼体头体长、体重与母体头体长均无相关性,且2015年出生的幼体体型更大;初生幼体大小与窝仔数无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铅色水蛇的母体形态特征、后代特征存在年间变异,可能与不同年份温度、降水等因素有关,而其繁殖能量投入以及后代大小可能在自然选择压力下已得到优化。

    • 甘肃农田四种土壤腹毛类纤毛虫(纤毛门, 旋毛纲,腹毛亚纲)的形态学研究

      2021, 56(4):543-557. DOI: 10.13859/j.cjz.202104007

      摘要 (661) HTML (0) PDF 4.83 M (1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蛋白银染色法,对采自甘肃临夏县和会宁县农田土壤的4种腹毛类纤毛虫,即柠檬管膜虫(Cyrtohymena citrina)、背触毛拟腹柱虫(Gastrostylides dorsicirratus)、沙栖蠕形尖毛虫(Vermioxytricha arenicola )和半残毛虫属一种(Hemisincirra s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管膜虫、背触毛拟腹柱虫和沙栖蠕形尖毛虫为中国纤毛虫分布新记录种。半残毛虫属一种因缺失相关分类学、细胞发生学和分子学信息,此处暂作为未定名种处理。文中对4种纤毛虫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讨论。

    • 笼养雌性短尾猴月经周期及性行为

      2021, 56(4):558-568. DOI: 10.13859/j.cjz.202104008

      摘要 (610) HTML (0) PDF 550.81 K (9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多雄多雌的灵长类社会中,成年雌雄个体的性行为并不局限于雌性受孕期,但仍认为性行为在受孕期最为活跃。对于雌性隐藏发情的灵长类物种,雌雄个体的性行为与雌性月经周期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为研究对象,研究雌性隐藏发情灵长类的性行为与月经周期阶段的关系。在短尾猴繁殖季节,从2019年10月2日至2020年1月14日连续采集了安徽省铜陵市动物园6只成年雌性短尾猴的490份粪便样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粪便中雌二醇激素的浓度,并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采集目标个体(4只雌性、4只雄性)的性行为数据。本研究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雌激素与性行为的相关性;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雌性短尾猴发情的邀配性指标(雌性呈臀行为)、吸引性指标(雄性性检查行为)和交配行为在月经周期三个阶段(受孕期前:受孕期前的5 d;受孕期:最有可能排卵的2 d加上精子能在雌性生殖道中存活的3 d;受孕期后:受孕期后的5 d)的分布差异性。结果表明,雌性短尾猴的雌二醇浓度在繁殖季节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长度为(31.1 ± 1.8)d(n = 7,范围23 ~ 37 d);同时在月经周期内,雌二醇浓度与雌性呈臀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 =﹣0.616,n = 15,P = 0.015),而与交配行为和雄性性检查行为均无显著相关性;雌性呈臀行为的平均频次主要集中在受孕期前(T =﹣1.215,df = 12,P = 0.044);交配行为和雄性性检查行为在月经周期的三个阶段无显著性差异。短尾猴的性行为并没有集中在雌性的受孕期,说明雌激素对短尾猴的性行为无严格控制作用,且雄性短尾猴无法准确识别雌性的受孕期。

    • 横断山不同海拔地区大绒鼠面对高糖 食物变化的生理和行为响应

      2021, 56(4):569-581. DOI: 10.13859/j.cjz.202104009

      摘要 (590) HTML (0) PDF 996.02 K (1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野外小型哺乳动物通常会表现出生理和行为的变化以应对环境条件的季节性变化,如食物、温度、光照等。为了研究横断山不同地区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面对不同含糖量食物时的生理和行为适应策略,选取云南剑川和香格里拉地区大绒鼠各26只,喂高糖食物28 d后重喂标准食物28 d,实验共56 d。测定大绒鼠的体重、摄食量、静止代谢率和活动行为,并在0 d、28 d、56 d测定大绒鼠的血清瘦素水平、下丘脑神经肽表达量和身体组成等指标。采用食物平衡法测定摄食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下丘脑神经肽表达量。数据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或双因素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糖食物能显著增加两地区大绒鼠的体重(F1, 907 = 8.11,P < 0.01)和摄食量(F1, 907 = 1034.94,P < 0.01),但对静止代谢率和活动行为无显著影响。重喂标准食物后,香格里拉大绒鼠体重能恢复至标准食物组水平,剑川大绒鼠体重仍然较高。瘦素和体重呈正相关(r = 0.80,P < 0.01),和神经肽表达量不相关(P > 0.05)。此外,两个地区大绒鼠生理特征也表现出地区差异,香格里拉大绒鼠较剑川地区大绒鼠有较小的体重(F1, 907 = 842.02,P < 0.01),但静止代谢率(F1, 907 = 6779.51,P < 0.01)和活动行为(F1, 907 = 79.89,P < 0.01)均高于后者。香格里拉大绒鼠较高的摄食量(F1, 907 = 49.96,P < 0.01)可能和其较高的神经肽Y表达量有关(F1, 36 = 4.672,P < 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面对高糖食物时两地区的大绒鼠体重均增加,重喂标准食物后两个地区大绒鼠的体重变化差异显著,表现出了较大的地区间差异。瘦素和神经肽Y表达量可能在上述两个地区大绒鼠的体重调节和能量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位置决定的环境因素(食物资源、温度、海拔)可能是决定生物地区间表型差异和其应对极端环境适应性的核心要素。

    • 笼养普通朱雀适应北方冬季气候的 体温调节特征

      2021, 56(4):591-596. DOI: 10.13859/j.cjz.202104011

      摘要 (670) HTML (0) PDF 292.13 K (1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温动物的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表现出普遍的季节性适应,这对于动物的能量分配、存活和繁殖等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中,利用陆生动物呼吸代谢测量系统,测定了在北方适应了3年(2018至2020年)的普通朱雀(Carpodacus erythrinus)冬季代谢产热特征,以期理解该物种对北方冬季气候的响应。结果发现,普通朱雀冬季基础代谢率(以单位时间耗氧量表示)为(6.5 ± 0.3)ml/(g·h);热中性区为20 ~ 35 ℃,环境温度低于下临界温度时,代谢率随环境温度降低显著升高,环境温度高于上临界温度时,代谢率随环境温度升高显著增加。体温在环境温度为10 ~ 25 ℃时,保持相对稳定,为(42.9 ± 0.15)℃;环境温度为5 ℃时体温降低,高于30 ℃时,体温升高。最小热传导(0.25 ± 0.02)ml/(g·h·℃),热传导随环境温度上升显著增加。与已有关于普通朱雀的研究报道相比较,本结果表明,普通朱雀在冬季代谢产热增加,以维持较高体温;热中性区变宽,下临界温度下调,以节省体温调节的能量支出;体温维持较高水平以抵抗寒冷,当气温过低时,适当降低体温,以减少直接能量消耗。

    • 猫儿山小鲵和瑶山肥螈消化道组织结构及 5-羟色胺细胞分布特征

      2021, 56(4):597-607. DOI: 10.13859/j.cjz.202104012

      摘要 (565) HTML (0) PDF 2.30 M (9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和瑶山肥螈(Pachytriton intexpectatus)消化道结构的异同及5-羟色胺(5-HT)细胞的分布特征与食性、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常规组织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其消化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猫儿山小鲵和瑶山肥螈的消化道均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但瑶山肥螈消化道长于猫儿山小鲵。猫儿山小鲵和瑶山肥螈的比肠长(即肠道长与头体长的比值)分别为0.57 ± 0.03(n = 5)和0.84 ± 0.03(n = 5)。两者消化道组织结构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主要差异在消化道黏膜层和肌层厚度。猫儿山小鲵的消化道黏膜层以胃体部最厚,达(712.82 ± 37.67)μm(n = 5),而瑶山肥螈则胃贲门部最厚,为(403.24 ± 55.81)μm(n = 5);二者消化道肌层均以胃幽门部最厚,但瑶山肥螈胃幽门部的肌层厚度比猫儿山小鲵的厚。二者消化道均有开放型和闭合型的5-HT细胞,但5-HT细胞的分布特征不同:猫儿山小鲵分布密度高峰位于直肠,低谷位于食道;瑶山肥螈则在十二指肠部位分布密度最高,直肠最低。综上所述,猫儿山小鲵和瑶山肥螈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相似,二者肠道长占头体长的比值均不超过1,符合肉食性动物消化道短的特征。二者消化道5-HT细胞都具有内、外分泌功能,分布密度具有自身的特点,可能与它们的食物组成和生活环境不同有关。

    • opn1lw2基因在红光诱导斑马鱼皮肤 色素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2021, 56(4):608-616. DOI: 10.13859/j.cjz.202104013

      摘要 (631) HTML (0) PDF 9.70 M (1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感红光视蛋白2基因opn1lw2在红光诱导斑马鱼(Danio rerio)皮肤色素细胞形成中的作用,针对AB品系野生型斑马鱼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感红光视蛋白2基因opn1lw2,构建opn1lw2缺失的纯合opn1lw2-/-品系。使用光强(800 ± 100)lx的红光LED灯(每天光照24 h)对15日龄野生型斑马鱼和opn1lw2-/-品系斑马鱼进行60 d水面照射,发现野生型斑马鱼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显著多于opn1lw2-/-品系斑马鱼。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黑色素细胞标记基因kit在野生型斑马鱼背部皮肤表达量显著高于opn1lw2-/-品系,黄色素细胞标记基因csf1ra和虹彩细胞标记基因pnp4a在opn1lw2-/-品系及野生斑马鱼背部皮肤表达无显著差异。表明红光能通过opn1lw2基因调控斑马鱼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形成,但不影响皮肤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的形成;而且,调控黑色素细胞分化的α-MSH促黑激素的前体基因pomca在红光持续照射60 d的opn1lw2-/-品系斑马鱼背部皮肤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野生型,表明红光通过opn1lw2基因调控pomca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黑色素细胞的形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野生型斑马鱼皮肤中视黄醛脱氢酶基因raldh3表达量显著高于opn1lw2-/-品系,而视黄醛脱氢酶基因raldh2的表达,在两种类型斑马鱼中没有差异,表明opn1lw2基因可介导红光诱导视黄醛脱氢酶基因raldh3表达,进而调控黑色素细胞的形成。这些结果对于深入理解红光诱导鱼类皮肤色素细胞形成有重要帮助。

    • >研究简报
    • 中国德氏瘰螈形态、分子系统分析和生境描述

      2021, 56(4):617-623. DOI: 10.13859/j.cjz.202104014

      摘要 (734) HTML (0) PDF 998.26 K (10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越边境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近年来不断有新种、分布新记录种报道。2017年,学者首次报道了德氏瘰螈(Paramesotriton deloustali Bourret,1934)在中国的分布,但仅描述了其线粒体全序列,缺乏其他生物学信息。本研究于2013年在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境内大围山保护区(22°37′ N,103°52′ E,海拔350 m)采集到6号标本应为德氏瘰螈,包括雄性成体标本4号和雌性成体标本2号,对其形态和生境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此次采集标本与模式标本系列形态吻合。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河口大围山德氏瘰螈种群与模式产地(越南北部永福省三岛“Tam Dao,Vinh Phuc Province”风景区)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小(p-distance为0.6%),与2017年所报道的云南标本聚为一支(p-distance 为0.5%)。德氏瘰螈目前仅记录于中越边境地区,分布地极为狭窄,种群数量未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包括该物种在内的中越边境生物多样性,建议两国学者进行更多的合作研究。

    • 四川省雷波县发现紫沙蛇

      2021, 56(4):624-630. DOI: 10.13859/j.cjz.202104015

      摘要 (1139) HTML (0) PDF 4.67 M (17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0年7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采集到1号蛇类标本,基于形态比较和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重建的分子系统关系,确定该标本为屋蛇科(Lamprophiidae)紫沙蛇属(Psammodynastes)的紫沙蛇(P. pulverulentus),系四川省蛇类分布新记录种。基于Cyt b基因序列计算的遗传距离显示,来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福建、纳米比亚的紫沙蛇个体之间遗传距离为3.6% ~ 9.9%,差异较大,其种下关系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厘定。

    • 海南省海口市发现白边侧足海天牛

      2021, 56(4):631-635. DOI: 10.13859/j.cjz.202104016

      摘要 (812) HTML (0) PDF 1.36 M (1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海天牛(Elysia leucolegnote)在海南岛的新分布情况。E. leucolegnote属于软体动物门囊舌目(Sacoglossa)海天牛超科(Elysioidea)海天牛属。其以某种丝状绿藻(Boodleopsis sp.)为食,从中摄取叶绿体,并具有在动物细胞中保持叶绿体光合活性的独特能力。这种海天牛类群在进化生物学、光合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2020年5月,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旗调村发现这种海天牛,通过形态对比和分子标记分析确认为E. leucolegnote,因其在国内尚无报道,建议根据学名和外观特征命名为白边侧足海天牛。通过线粒体COⅠ基因的序列比对,构建了我国已知海天牛属物种的进化树。并且在2020年5月到11月间,在白边侧足海天牛生长地跟踪观察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变化和行为特征。

    • >动态与其他
    • 翠青蛇产卵及孵化报道

      2021, 56(4):636-637. DOI: 10.13859/j.cjz.202104017

      摘要 (573) HTML (0) PDF 872.82 K (1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河南小秦岭发现红腹角雉和白斑翅拟蜡嘴雀

      2021, 56(4):637-638. DOI: 10.13859/j.cjz.202104018

      摘要 (636) HTML (0) PDF 4.79 M (1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云南高黎贡山发现黑顶蟆口鸱

      2021, 56(4):639-640. DOI: 10.13859/j.cjz.202104019

      摘要 (801) HTML (0) PDF 1.33 M (1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