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爱伍 , 周丕宁 , 蒋德梦 , 何超 , 于明娟 , 曾倩
2017, 52(2):177-193. DOI: 10.13859/j.cjz.201702001
摘要:为了了解鸟类组成和海拔分布状况,利用样线法和固定调查点法于2007 ~ 2015年对广西大明山的鸟类进行了研究。在大明山共记录鸟类337种,隶属于17目56科。繁殖鸟类(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共计234种,占大明山鸟类种数的69.4%,具有明显优势,构成了大明山鸟类区系组成的主体。大明山具有典型的华南区向华中区过渡的鸟类区系特征,67.1%的繁殖鸟类属于东洋型的种类。随着海拔的增加,东洋型的种类逐渐减少。依据海拔梯度和植被的不同,可以将大明山鸟类分成6个类群,鸟类总种数和繁殖鸟类种数均以海拔500 ~ 900 m的范围内最多,海拔200 ~ 500 m范围内鸟类次之。由于大明山地处热带南缘,本研究将为今后监测气候变暖对鸟类的影响提供依据。
刘小斌 , 韦伟 , 郑筱光 , 赵凯辉 , 何少文 , 周文良
2017, 52(2):194-202. DOI: 10.13859/j.cjz.201702002
摘要: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minckii)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作为两种同域分布的物种,其生态位重叠程度及竞争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我们从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9条样线上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这两种雉类的集群现象、日活动节律、季节性活动规律和最适活动温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每年8月下旬开始集群,到第二年的3、4月份集群结束,冬季集群最为频繁,而夏季则分散在其各自活动区单独活动。(2)二者皆为昼行性鸟类,活动高峰均出现在清晨和傍晚,但时间生态位存在明显分化:红腹锦鸡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为7:00时和17:00时;红腹角雉活动高峰为6:00时、9:00时和18:00时。(3)对两种雉类活动频次的季节性差异分析发现,春季活动最频繁,其后依次是秋季、夏季和冬季。(4)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选择在接近当月平均气温的时间段出来活动,红腹锦鸡活动的温度范围在﹣4℃到19℃,红腹角雉的活动温度范围是﹣1℃到22℃;但不同季节间略有差异,两种雉类在秋冬季大多选择在高于当月平均气温的时间段出来活动,而在夏季的活动温度则要略低于当月平均气温。观测数据证实了两种雉雉类有通过错峰活动减少生态位重叠导致的竞争的现象,但并未见到二者间有明显的适应性温区分化。
雷宇 , 韦国顺 , 刘强 , 刘文 , 李振吉 , 王汝斌 , 田昆
2017, 52(2):203-209. DOI: 10.13859/j.cjz.201702003
摘要:新分布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掌握其种群动态对于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为我国新分布种,目前已扩散至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自治区),但对其种群数量及变化规律尚缺乏了解。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夜栖地直接计数法对贵州省草海自然保护区钳嘴鹳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钳嘴鹳主要在夏季出现,冬季数量较少,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P < 0.001)。2)钳嘴鹳种群数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13年的度夏期(5 ~ 10月份)平均数量为200.6只(SD = 94.6,n = 24),最高数量为427只;2014年的度夏期平均数量增长到356.0只(SD = 180.3,n = 25),最高数量为602只。3)钳嘴鹳为树上夜栖物种,调查中共发现5处夜栖地,其中位于保护区东南部的簸箕湾是主要夜栖地,在2013、2014年的统计中,该地钳嘴鹳分别占总数量的56.46%和63.53%。由于钳嘴鹳的游荡性较强,建议在其主要分布区开展同步监测,从而整体掌握其种群变化和分布情况。
温立嘉 , 任永奇 , 邢小军 , 包小峰 , 白兆勇 , 吴俊卿 , 郭培荣 , 郭玉民
2017, 52(2):210-216. DOI: 10.13859/j.cjz.201702004
摘要: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多次发现有一个孤立的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小种群在此地繁殖和度夏。2015年7月,在该地区为5只成年蓑羽鹤(3只繁殖,2只非繁殖)佩戴了中国湖南生产的GPS-GSM发射器。截止到5只蓑羽鹤全部离开鄂尔多斯高原,共获得7 794个GPS位点信息。通过跟踪信息了解到1只个体在9月18日死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中西部,其余个体于9月末至10月初先后迁出鄂尔多斯高原。迁徙过程中的最快瞬时速度为93.1 km/h。4只个体迁出鄂尔多斯高原的时间和路线均略有不同。
2017, 52(2):217-226. DOI: 10.13859/j.cjz.201702005
摘要:2011年1月至11月使用瞬时扫描法及焦点动物取样法对云南省大理市洱源县西湖湿地(26°00′ ~ 26°01′N,100°02′ ~ 100°03′E,平均海拔1 970 m)的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行为进行了观察,将行为定义为取食、寻食、休息、修饰、警戒、位移和其他共7类,扫描时将取食和寻食合并为觅食,分析非繁殖期的日节律和时间分配特点。觅食高峰出现在早晨和傍晚,低谷在秋季为下午14:30时(占所有行为类型56.56%)、冬季12:30时(55.61%)、春季11:00时(55.80%)。休息高峰秋季出现在12:30时(26.79%),冬季一日内呈上升趋势,春季呈双峰型,低谷在13:30时(14.64%)。从时间分配来看,寻食、取食、修饰等行为在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寻食时间从高至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分别占总活动时间的19.87%、9.36%、3.03%;取食时间则相反,依次为秋季(72.54%)、春季(56.78%)及冬季(44.59%);与新西兰Pukepuke Lagoon种群相比,西湖湿地紫水鸡种群在秋季大量取食,在冬季增加寻食和休息时间,以应对高原湿地的温度和食物变化。修饰行为在繁殖期前(春季)最多(15.84%),繁殖期后(秋季)减少(11.10%)。以上结果说明,为适应气候、食物等条件的年周期变化,紫水鸡行为策略在不同时期和地点具有可塑性,这可能是该物种在滇西北地区得以繁衍及扩散的原因之一。
卢志宏 , 武晓东 , 柴享贤 , 杨素文 , 李燕妮 , 叶丽娜
2017, 52(2):227-234. DOI: 10.13859/j.cjz.201702006
摘要:群落的格局与动态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种群数量预测是研究群落动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尝试采用2006 ~ 2014年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数量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啮齿动物群落全部组成物种的总个体数量进行模拟与预测。BP神经网络通过模拟学习,建立模型,能够实现对啮齿动物群落数量动态规律进行模拟与预测。本研究以阿拉善荒漠为试验区,以啮齿动物个体数量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志重捕法,监测2006 ~ 2014年每年4 ~ 10月的数量,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2006 ~ 2013年的数据建立训练网络,以2014年的数据进行验证与测试,比较单层隐含层、双层隐含层和三层隐含层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单隐含层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为6时,最大误差百分比为16.13%,决定系数0.998 0(P = 0.006 0)。双隐含层模型的两层隐含层节点数均为6时,最大误差百分比为8.58%,决定系数0.999 5(P = 0.002 3)。三层隐含层模型的三层隐含层节点数分别为1、10和7时,最大误差百分比为5.87%,决定系数0.999 2(P < 0.000 1)。不同隐含层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均取得了满意效果,通过比较最大误差百分比、平均误差百分比、决定系数及拟合优度,三层隐含层优于单隐含层及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本文认为三层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于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全部组成物种的总个体数量的预测研究。
王健 , 宋亦希 , 肖嘉杰 , 李玉龙 , 王英永 , 林石狮
2017, 52(2):244-252. DOI: 10.13859/j.cjz.201702008
摘要:通过对广州市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贸易龟鳖类进行为期3年27次调查,共记录了9科29属41种或亚种,包括鳖科(Trionychidae)2属2种,两爪鳖科(Carettochelyidae)1属1种,龟科(Emydidae)4属5种,淡水龟科(Geoemydidae)10属18种,侧颈龟科(Chelidae)3属3种,动胸龟科(Kinosternidae)2属3种,鳄龟科(Chelydridae)2属2种,陆龟科(Testudinidae)4属6种,海龟科(Cheloniidae)1属1种。其中,国内龟鳖类共13种,外来物种共28种。受保护种类30种,所占比例达73.17%,部分龟类来源为野外捕捉。大量实体商家转入互联网进行精确营销,尤其是针对高价值的濒危种类,未来将着重对该隐蔽领域进行深入调查。
2017, 52(2):253-262. DOI: 10.13859/j.cjz.201702009
摘要:基于2014 ~ 2015年对贵州蒙江流域的野外调查,合并过去的零星采集,共计收集蒙江鱼类标本5 206号,经鉴定为65种(或亚种)。结合历史文献,蒙江共分布有鱼类75种(或亚种),隶属7目18科56属。其中,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为洄游鱼类,食蚊鳉(Gambusia affinis)、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外来种。与历史调查记录相比,本调查新增蒙江鱼类记录41种(或亚种)。蒙江鱼类组成,以鲤形目鱼类占显著优势,共计有51种(或亚种),占总种(或亚种)数的68.0%。在科的水平,以鲤科为主要类群,占总种(或亚种)数的60.0%。其次,鲇科和鲿科物种较多,分别有3和4种鱼类。UPGMA聚类分析表明,蒙江鱼类组成,与西江上游支流北盘江具有高度相似性。蒙江鱼类区系中,以华南区指示性种类最多,其次为华东区代表性种类较多,缺乏北方区指示性成分。蒙江鲤科鱼类由老第三纪原始类群、东亚类群、南方类群和青藏高原类群等4个类群组成,并以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占优势,缺乏北方冷水性类群种类。蒙江鱼类区系具有物种多样性高、区系成分复杂、特有种和受威胁种类多、富于适应急流环境鱼类和具有云贵高原东部地区鱼类区系特殊组成等特点。蒙江鱼类区系属于东洋区南亚亚区。
2017, 52(2):263-270. DOI: 10.13859/j.cjz.201702010
摘要:对2015年1月至12月采集于锦江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特征的研究。锦江的翘嘴鲌繁殖期集中在6 ~ 7月,属分批产卵类型。繁殖群体年龄在3+ 龄至6+ 龄之间,体长250 ~ 537 mm,体重184.9 ~ 2 587.5 g。雌雄性比1.14︰1,体表差异表现在泄殖孔和腹部膨胀程度,雌雄群体间体长-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0.01 < P < 0.05)。性成熟雌鱼绝对繁殖力25 067 ~ 54 274粒,相对繁殖力24.2 ~ 36.9粒/g,平均卵径(1.1 ± 0.3)mm。性成熟系数在1 ~ 5月份逐渐增大,6月明显上升,7月达到最高峰,8月显著下降,9 ~ 12月逐渐趋于平缓。采用Logistic方程推算了初次性成熟个体特征,雄性体长273 mm,体重192.0 g,年龄3.4龄;雌性体长311 mm,体重249.4 g,年龄4.2龄。锦江种群繁殖期与其他地理种群相近,但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明显偏小。
舒凤月 , 吴俊燕 , 孙晓倩 , 王帅 , 董贯仓 , 李秀启
2017, 52(2):271-282. DOI: 10.13859/j.cjz.201702011
摘要:河岸带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交错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堤坝和农业生产等)的干扰,黄河下游河岸带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为了解黄河下游河岸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现状和影响因素,于2015年5月对黄河山东段河岸带8个断面的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方法分析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调查期间共采集到37种底栖动物,其中,环节动物3种,软体动物7种,水生昆虫27种。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主要以水生昆虫为主,尤其是摇蚊幼虫。该段河岸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2 129 ± 436)ind/m2,平均生物量为(2.20 ± 0.75)g/m2。就空间分布而言,各断面底栖动物的种类数、优势种、现存量和多样性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且呈现出不规则波动,这表明河岸带受到严重的人为活动干扰。综合分析表明,各断面的河岸带形态(如宽度和生境类型)和水生昆虫的繁殖行为是影响黄河山东段河岸带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孟婷婷 , 王倩 , 葛宝 , 潘巧琳 , 李金钢 , 何建平
2017, 52(2):283-293. DOI: 10.13859/j.cjz.201702012
摘要:为探讨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哈氏腺的结构特征及其在低氧应激下的抗氧化能力,用组织解剖学方法观察甘肃鼢鼠哈氏腺整体及其显微结构,分光光度计测定哈氏腺低氧应激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甘肃鼢鼠哈氏腺肥大,包围在眼周,位于颧骨下的颞窝,为管泡状腺体,由柱状细胞构成,依胞质中分泌物含量分为厚细胞和薄细胞。常氧下,甘肃鼢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但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低于SD大鼠;在低氧应激4 h后,甘肃鼢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迅速升高,显著高于SD大鼠,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在低氧2、4和6 h无显著性变化,但均显著低于SD大鼠;在低氧8 h后,甘肃鼢鼠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较低氧2 ~ 6 h显著升高。甘肃鼢鼠丙二醛含量在常氧和低氧应激中均显著低于SD大鼠。结果说明,甘肃鼢鼠在低氧应激后,哈氏腺通过提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清除低氧诱导产生的多余自由基,谷胱甘肽还原酶在抗氧化中不起主要作用。地下鼠甘肃鼢鼠抗氧化模式与地面鼠明显不同。
张莹 , 高慧清 , 王志 , 徐嘉 , 姚健 , 王红 , 张志强
2017, 52(2):294-303. DOI: 10.13859/j.cjz.201702013
摘要:两栖动物的体重和内脏器官大小可随环境条件而变化,具有表型可塑性,但实验例证较少,尤其缺乏与可变的食物可利用性有关的研究。本研究以捕自安徽省定远县县郊的雌、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自由取食组、禁食1周组、禁食2周组、重喂食1周组和重喂食2周组其体重、内脏器官湿重和干重的变化情况。1)中华蟾蜍的体重、胴体湿重和干重均无明显的性别(P > 0.05)和组间(P > 0.05)差异。2)雌蟾胃的湿重、干重和大肠湿重高于雄蟾(P < 0.05),其他内脏器官(小肠、胸腺、心、肝、肺、脂肪体、脾和肾)的湿重和干重均无性别差异(P > 0.05);雄蟾上述指标均无组间差异(P > 0.05);雌蟾的胃湿重和大肠湿重均无组间差异(P > 0.05),但胃干重自由取食组高于重喂食1周组(P < 0.05)。禁食2周组的小肠湿重下降,低于自由取食组、重喂食1周和2周组(P < 0.05)。3)禁食1周组的心湿重高于重喂食2周组(P < 0.05)。结果表明,中华蟾蜍在整体水平不受短期禁食和重喂食处理的影响,器官水平可能主要依赖适度饥饿而导致的心肌功能的提升和消化道的可塑性来应对变化的食物条件。
2017, 52(2):304-313. DOI: 10.13859/j.cjz.201702014
摘要: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对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青河(QH,18尾)、哈巴河(HBH,21尾)、185团(185T,18尾)和乌伦古湖(WLG,20尾)4个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在片段长度为1 109 bp的同源序列上,77尾个体共检测到54种单倍型,其中共享单倍型7个,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总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981 9、0.008 21和9.091,且185团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最高、青河群体最低。4个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6 ~ 0.011之间,基于Kimura 2- parameter法构建的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分为3支,群体间遗传关系和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相关性。AMOVA分析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贝加尔雅罗鱼遗传差异极显著(P < 0.01)。青河和乌伦古湖群体基因流(Nm)远高于其他群体间,推测乌伦古河或许是二者进行基因交流的渠道。尽管单倍型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呈双峰,但偏差平方和(Q)与粗糙指数(r)均不显著(P > 0.05),且Tajima′s D和Fu′s Fs检验也均显著偏离中性,结合群体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点,推测贝加尔雅罗鱼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参考已校正的鲤科鱼类Cyt b基因0.76%/Ma的进化速率,估算群体扩张的时间大约在1.97 Ma前的更新世中晚期,推测该时期阿尔泰山地区发生的冰川作用和频繁的古地震造成的地理隔离和融合可能是贝加尔雅罗鱼发生群体扩张的重要原因。
杨莎莎 , 徐志文 , 王承东 , 李才武 , 朱玲 , 周远成 , 李新琼 , 温安祥 , 李德生
2017, 52(2):314-321. DOI: 10.13859/j.cjz.201702015
摘要:为了制备并评价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重组干扰素γ(IFN-γ)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纳米球,本研究利用蛋白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了重组大熊猫IFN-γ蛋白,然后以PBCA为载药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了大熊猫干扰素γ纳米微球(IFNγ-PBCA-NS),最后借助感染大熊猫流感病毒A/Panda/Sichuan/01/2011(H1N1)的昆明小鼠(Mus musculus)模型,通过灌胃和皮下注射药物初步评价了IFNγ-PBCA-NS的药效。结果表明,大熊猫IFN-γ的蛋白分子量约为33.5 ku,所制备的大熊猫IFNγ-PBCA-NS外观规整,粒径在50 ~ 200 nm之间,跨距0.55,大小较均匀,包封率为56.7%,载药量为0.86%。灌胃和注射两种给药途径中,IFNγ-PBCA-NS组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均显著高于IFN-γ组(P < 0.05或P < 0.01)。显示IFNγ-PBCA-NS在小鼠体内有更好的缓释和抗病毒作用,可为进一步研究制备大熊猫多肽类药物微粒提供参考。
姜宏波 , 包杰 , 姜春玖 , 付佩佩 , 于业辉 , 李晓东
2017, 52(2):322-330. DOI: 10.13859/j.cjz.201702016
摘要:为研究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对pH的耐受性,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方法确定了中华小长臂虾的半致死pH。实验设置酸性条件下的pH为3.0、3.2、3.4、3.6、3.8和4.0,碱性条件下的pH为10.4、10.6、10.8、11.0、11.2和11.4,统计中华小长臂虾在24、48、72和96 h的死亡率。中华小长臂虾24、48、72和96 h的酸性半致死pH(LpH50)分别为3.416、3.426、3.463和3.463,碱性半致死pH(LpH50)分别为10.813、10.609、10.516和10.516,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的安全pH分别为4.463和9.516。在半致死pH(LpH50)基础上以静水密闭式方法研究了pH对中华小长臂虾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pH设置为4、5、6、7、8、9、10,以pH 7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pH为9和10时的耗氧率显著升高(P < 0.05),其他pH则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 > 0.05);排氨率则只有pH为5和6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他pH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P > 0.05);在pH为4 ~ 9时,中华小长臂虾氧氮比(O/N)的变化范围为4.14 ~ 10.95,此时以蛋白质为主要供能物质,随着pH继续上升到10时,中华小长臂虾的氧氮比(O/N)突然增加至29.62,此时供能物质则变成以脂肪为主;在各pH条件下窒息点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 > 0.05)。本实验结果表明,中华小长臂虾对pH有很强的耐受性,但不同的pH会影响到中华小长臂虾的呼吸代谢以及能量供给方式。
高胜涛 , 苏岩 , 李芳 , 葛海龙 , 刘亚秋 , 王志坚
2017, 52(2):331-337. DOI: 10.13859/j.cjz.201702017
摘要:运用Grimelius银染法对菲牛蛭(Poecilobdella manillensis)消化管内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进行观察,并根据嗜银细胞的分布特点统计其分布密度。消化管除食道外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分布,细胞染棕色或黑色;嗜银细胞基本位于上皮细胞之间和固有层内,主要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和长条形等多种形态;部分细胞胞突明显,细胞内可见黑色分泌颗粒。嗜银细胞分布密度为颚片最高,嗉囊次之,直肠最低,食道内未检测出嗜银细胞。消化管各段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可能与其食性和消化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2017, 52(2):338-341. DOI: 10.13859/j.cjz.201702018
摘要:了解杜鹃(Cuculus spp.)对不同宿主鸟类的巢寄生,是研究杜鹃与其宿主之间协同进化的重要基础资料。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和家燕(Hirundo rustica)分布遍及全国,且为同域分布,但两者之间的寄生现象尚未有过系统调查。2012年和2014年4 ~ 8月,对繁殖于吉林市昌邑区桦皮厂镇(34°58′44.18″N,126°13′26.83″E,海拔184 m)和海南岛的家燕种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吉林市昌邑区桦皮厂镇家燕种群的寄生率为2.4%(1/42),而在海南岛所调查的1 719个家燕巢未发现杜鹃寄生现象。同时在网络上搜集家燕巢寄生的报道案例,共记录到13巢家燕被大杜鹃寄生繁殖,均发生在北方的家燕种群。
2017, 52(2):342-355. DOI: 10.13859/j.cjz.201702019
摘要:集合群落(metacommunity)是指多个潜在相互作用的物种通过它们之间的扩散而连接在一起的一组局域群落,目前已成为斑块生境下生物群落结构、格局和动态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斑块动态、物种排序、群体效应和中性模型等4种理论模型,可用于解释不同情形下集合群落内物种的迁移状况,描述集合群落的动态。可采用群落结构或生态学机制等途径,来阐述所研究的群落是属于哪一种特定的集合群落类型。集合群落可用于研究河流鱼类群聚,解释鱼类的群落结构等问题。另外本文还结合我国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现状,对今后集合群落的研究作了展望。
版权所有 ©《动物学杂志》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64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