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49(3):305-316. DOI: 10.13859/j.cjz.201403001
摘要:长江江豚已处于极度濒危状况,迁地保护被认为是避免其灭绝最有希望的保护措施。本文选用21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2010年10月天鹅洲迁地保护江豚种群进行了亲子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以检测该种群的近亲繁殖状况,为种群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本研究从18个体中检测到3个父母子家庭,以及母子和父子各1对。由于检测到的亲子关系较少,单从亲子鉴定结果不能判断该种群是否存在近亲繁殖。然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迁地保护江豚种群的平均亲缘系数r为0.1182,候选亲本间亲缘系数r为0.1152,均显著高于长江江豚自然种群。而且,天鹅洲迁地保护江豚种群中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对达26.14%,高于自然种群6倍以上。此外,该种群的近交系数(Fis)为0.046。基于亲缘系数和近交系数的分析结果均表明该种群存在较高的近交风险或者可能已经发生近交。本研究建议将种群中亲缘关系最多的雌性F34和雄性M45移出,并以每代(约5年)按雌雄1:1的比例引进2头可繁殖个体以降低近亲繁殖风险。此外,建议尽快为该迁地保护江豚种群构建遗传谱系,以便今后开展种群遗传管理。
吴娱 , 董世魁 , 张相锋 , 刘颖慧 , 石建斌 , 张翔 , 苏旭坤 , 王学霞 , 李媛媛
2014, 49(3):317-327. DOI: 10.13859/j.cjz.201403002
摘要:本研究在2012至2013年进行两次调查,采用样带法和样方法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东部(37°15′~37°23′N,90°11′~90°20′E)对藏野驴(Equus kiang)、野牦牛(Bos grunniens)的分布及其栖息地进行调查,共设置3条样线(总长达146.9 km)和128个样方。调查发现,藏野驴主要集中于伊协克帕提附近的荒漠草原,而野牦牛的主要栖息地位于沙山附近的阿坝堤坝草场。通过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以及主成分分析,对藏野驴和野牦牛对不同环境因子(包括植被类型、植被盖度、草本种类数、土壤pH、海拔、坡度、坡向、水源)的选择性以及各因子在物种栖息地选择的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独立T检验分析两物种之间的环境变量选择差异性。结果表明,藏野驴倾向选择植被盖度小于70%,坡度2°~5°的南坡,海拔3 800~4 000 m,土壤pH 8.0~8.5的高寒荒漠生境;野牦牛则偏好于选择植被盖度>70%,坡度5°~15°的东坡或者北坡,海拔4 200 ~4 600 m,土壤pH 7.0~8.0,距离水源距离小于1 000 m的高寒荒漠草原以及沼泽草甸生境;影响藏野驴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植被类型和坡度,而影响野牦牛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植被盖度;虽然藏野驴和野牦牛在资源利用上存在部分重叠,但它们对栖息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海拔和坡度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2014, 49(3):328-333. DOI: 10.13859/j.cjz.201403003
摘要:青藏高原的草地生态系统被野生动物和家畜广泛地所利用。 大型有蹄类动物和小型哺乳类对其它物种改变而提供栖息地。 基于牦牛放牧的实践,我们发现了高原鼠兔立地占据率跟栖息地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格局关系,包括高原鼠兔的建群和区域灭绝率。 为着回答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软件PRESENCE里,我们采用了多季节性立地占据模型进行对相关数据的分析。 结果表明 :高原鼠兔局部灭绝率跟植被覆盖度之间存在正相关,但与建群率之间显示负相关。
2014, 49(3):334-340. DOI: 10.13859/j.cjz.201403004
摘要:声信号是鸟类交流的重要方式。鸟类的鸣声受到生境的塑造和雌性偏好的选择,也受到发声器官的影响,如种间的比较研究发现:体重大的鸟类鸣声频率低;喙短的鸟类鸣声频宽大。在种内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规律,目前的结论还不一致。本研究于2012年6月在北京小龙门地区测量了17只灰眉岩鹀(Emberiza godlewskii)的形态参数以及鸣声的最高频率、最低频率、能量最大处频率和频宽,未发现体重或喙长与鸣声的频率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文探讨了鸣声学习、性选择、及体征变异大小对身体量度与鸣声关系的影响。本研究还发现灰眉岩鹀鸣声中能量最大处频率(6.31 kHz)远高于经验公式的估算值(3.46 kHz),这可能暗示着灰眉岩鹀的鸣声受到强大的选择压力作用。
2014, 49(3):341-346. DOI: 10.13859/j.cjz.201403005
摘要:2012~2013年4~7月,在陕西神木县红碱淖(N 39°04′21″~39**°04′43″,E 109°53′12″~109°53′40″)对白喉林莺(Sylvia curru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喉林莺4月末迁来繁殖,5月初开始营巢于油蒿、臭柏和沙棘灌丛中,巢口向上呈深杯状,由柳絮、枯枝和干草编织而成。对33个巢的参数进行了测量:巢外径9.62±0.227 cm,巢内径5.21±0.084 cm,巢深5.05±0.160 cm,巢高9.03±0.185 cm,巢距地面高度24.91±1.084 cm,约位于植被高度的1/3处。平均窝卵数4.83±0.081枚,卵重7.49±0.021 g,卵长径17.27±0.057 mm,卵短径为12.86±0.080 mm。孵化期为11~13 d,孵化率为93.7%,雏鸟出飞为91.4%。雏鸟的形态参数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植被高度、植被郁闭度和单株植被面积是制约白喉林莺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恶劣天气和人为干扰是影响繁殖成效的主要原因。
2014, 49(3):347-356. DOI: 10.13859/j.cjz.201403006
摘要:人工种植芦苇是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重要手段,人工芦苇湿地鸟类群落研究有助于评价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效果。自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逐月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人工芦苇湿地和原生芦苇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共记录到鸟类11目28科50种,其中人工、原生芦苇湿地分别为39种、36种,共有25种。棕头鸦雀、黑水鸡、白头鹎、纯色鹪莺等留鸟在芦苇湿地中一直占优势地位。两种芦苇生境中鸟类种数和密度的月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上看,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11种)和2月(25.36只/hm2),最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30种)和6月(73.64只/hm2)。从各季节看,春季(H′=3.4115)和夏季(H′=3.0501)人工芦苇湿地鸟类多样性高于原生芦苇湿地,春季(J=0.9935)、夏季(J=1.0359)和冬季(J=0.8315)人工芦苇湿地均匀度低于原生芦苇湿地;全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人工芦苇湿地(H′=3.2747, J=0.8939)<原生芦苇湿地(H′=3.3002, J=0.9209)。从两种芦苇湿地的鸟类群落比较来看,各项数据差异均不显著,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人工芦苇湿地的恢复已接近原生芦苇湿地。
2014, 49(3):357-365. DOI: 10.13859/j.cjz.201403007
摘要:齿突蟾属物种已知18种左右,中国分布有15种。该属大多数物种为珍贵、稀有濒危物种。主要生活在高寒山区及高原地区,卵产于高寒缓流的山溪中。本文梳理了分布于我国齿突蟾物种的资源现状,分析了导致其种群下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能对该属物种保护和资源利用起到参考作用。
柯坫华 , 邓卉 , 郭卫斌 , 黄金秋 , 刘志权 , 王小芳 , 谢根明 , 刘庭庭
2014, 49(3):366-375. DOI: 10.13859/j.cjz.201403008
摘要:泽陆蛙(Fejervarya limnocharis)是一个地理分布非常广,但遗传分类尚存争议的两栖动物物种。目前针对该物种的种群生态学研究还相对较少。2010~2012年,在吉安市郊区稻田及其周边环境中共捕获泽陆蛙样本2346个,测量其体长、体重数据,记录样本采集的环境条件;通过采用体长、体重指标的重心聚类法划分种群年龄结构,然后,以组龄值为个体的相对年龄,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种群可以划分为六个年龄组,组龄越大,其个体所占比例越小。(2)泽陆蛙种群的年龄结构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这与该物种自身的生活史特征与生活习性,以及研究地区气候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成果对两栖动物的种群生态学研究及物种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 49(3):376-383. DOI: 10.13859/j.cjz.201403009
摘要:为探讨水温与外源17β-雌二醇(E2)对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幼体生长的影响,设置了3个水温梯度、2个E2浓度梯度与3个时间梯度交互处理共18组,同时设置了3个水温梯度组。幼鲵每天用E2暴露4 h,分别在出膜143 d、182 d、248 d且每次喂食5 h后,分别称量各组幼鲵的体重。为进一步探寻E2对幼鲵生长影响的原因,采用一般组织学技术对出膜143 d幼鲵肝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幼鲵在(20?1)℃水温生长最快、在(13?1)℃生长次之、在自然河道水生长最慢;在(20?1)℃水温下,外源E2暴露对幼鲵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E2暴露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暴露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大;E2暴露浓度为25 μg/L的幼鲵极少数肝细胞质内出现了脂肪空泡,肝血窦有所扩大;E2暴露浓度为250 μg/L的幼鲵约30%肝细胞与细胞核出现肿大、细胞质中出现脂肪空泡、被覆在肝实质表面的上皮细胞向肝实质内迁移、肝血窦扩大等病理现象。本文认为,外源E2暴露对幼鲵肝组织结构造成的损伤,是抑制幼鲵生长的主要原因。
2014, 49(3):384-390. DOI: 10.13859/j.cjz.201403010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乌贼肝粉和鱼浆蛋白对中华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了3个实验组,对照组(白鱼粉组)、乌贼肝粉组和鱼浆蛋白组。3种实验饲料的营养成分相近,主要区别是乌贼肝粉组和鱼浆蛋白组的饲料中分别用乌贼肝粉和鱼浆蛋白取代了对照组饲料中5%的白鱼粉。用3种饲料分别养殖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稚鳖8周,测定了稚鳖血清和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含量(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发现,乌贼肝粉组稚鳖血清和肝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AOC高于对照组;鱼浆蛋白组稚鳖血清和肝MDA含量、血清T-AOC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肝T-AOC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的乌贼肝粉能提高稚鳖的抗氧化能力。
2014, 49(3):391-398. DOI: 10.13859/j.cjz.201403011
摘要:为探讨重口裂腹鱼鳞片发育规律,本文采用茜素红饱和中性水溶液染色法和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实验室养殖的重口裂腹鱼稚鱼鳞片发生和覆盖过程。结果表明,重口裂腹鱼鳞片开始发生和覆盖完成的时间分别为出膜后第62 d和110 d,日龄对鳞片覆盖影响显著(P<0.01)。鳞片覆盖过程中共有鳃盖后缘侧线处、尾柄中部侧线处、臀鳍基部、腹鳍基部、背鳍基部前缘和峡部等6个鳞片发生起始位置,分别于出膜后第62 d、71 d、79 d、83 d、91 d和104 d出现。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鳞片发育主要经历了形态发生早期、形态发生晚期、分化早期、分化晚期和鳞片折叠期五个阶段。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重口裂腹鱼早期发育生物学资料,有助于了解其在系统学和功能形态学特征。
2014, 49(3):399-406. DOI: 10.13859/j.cjz.201403012
摘要:实验用鱼为全长(35.5~40.0 )cm的野生鲻鱼(Mugil cephalus),采用石蜡切片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鲻鱼的嗅囊以及嗅板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鲻鱼的嗅觉器官由左右两个呈扁平椭球形嗅囊构成,分别由前后两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嗅囊长径与眼经之比为0.80,长径与短经之比为2.09。嗅囊的嗅轴左右两边分别有垂直于嗅轴并向上倾斜排列整齐的18~25个披针形初级嗅板。嗅板由中央髓和两侧的嗅上皮两部分构成,中央髓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组成。嗅上皮又分为感觉区和非感觉区,感觉区位于嗅板的内侧,具有发达纤毛,呈连续分布状态,非感觉区位于嗅板边缘,细胞纤毛较少,通过光镜和电镜的综合结果显示嗅上皮细胞大致可分为5类:基细胞,支持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感觉细胞和柱状细胞。结论显示:鲻鱼应为视、嗅觉鱼类。
曾霖 , 雷霁霖 , 刘滨 , 洪万树 , 艾春香 , 高淳仁
2014, 49(3):407-414. DOI: 10.13859/j.cjz.201403013
摘要:采用饲养试验方法,研究了平均体质量为(7.16±0.07)g的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分别在盐度(12、18、24、30和36)下饲养60 d后,其鳃Na -K -ATPase活力、血清离子浓度、生长激素(GH)、皮质醇激素(CO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CE)的变化。结果表明:幼鱼鳃Na -K -ATPase活力、血清Na 浓度均随盐度的升高而上升,分别在3.48~8.30 μmol ADP/mg protein/h和169.99~180.00 mmol/L之间,其中12盐度组最低,36盐度组最高。幼鱼血清中K 和Cl-浓度分别在2.20~3.47 mmol/L 和136.67~142.00 mmol/L之间,各盐度组间差异不显著。幼鱼血清中GH和COR浓度分别在0.41~1.66 ng/ml和35.33~76.41 ng/ml之间;其中GH在36盐度组最高,12盐度组最低,而COR在12盐度组最高,36盐度组最低。幼鱼SGR和FCE分别在1.45~2.00 %/d和1.12~1.38%之间,两者均为12盐度组最低,但与盐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由此可见,盐度变化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鳃Na -K -ATPase活力、血清Na 浓度和激素含量。本研究对大菱鲆养殖生理生态条件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研究结果可为大菱鲆养殖的盐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014, 49(3):415-422. DOI: 10.13859/j.cjz.201403014
摘要:本文对分布于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体育中心海边(22°30′58″N, 113°56′1″E)的一种褐绿色涡虫的形态、发育、行为等做了详细观测,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学与动物地理方面的讨论。结果表明:涡虫表皮内具共生的虫黄藻(Zooxanthella microadriatica),另具菌丝状分布的棕色颗粒。头部钝圆,具1对米粒状棕色眼点和1个平衡囊。尾后两侧具2条并列的尾垂,其形状和大小与涡虫尾部的舒展状态相关。雌雄同体,生殖孔2个,位于口后,雌孔在前,雄孔在后。卵巢、精巢成双,分别位于腹侧与背侧。受精囊呈哑铃型,囊内具2 ~12根囊管。阴道呈倒“T”形,其表皮由柱状细胞构成。精巢内精子集聚成束,向体后两侧延伸成假储精囊,汇入储精囊。储精囊环抱阴茎球。涡虫利用纤毛的摆动在水底滑动,或利用两侧身体的摆动呈蝶状游泳。喜捕食微型涡虫与轮虫,人工饲养可摄食水蚤或水溞。经比较,鉴定为无肠目盘旋科(Convolutidae)异尾属(Heterochaerus)澳洲异尾涡虫(H. australis Haswell, 1905),属中国涡虫1新纪录目1新纪录种。
刘金龙 , 原秀云 , 周天和 , 李大江 , Tatjana N. Dujsebayeva , 郭宪光
2014, 49(3):423-427. DOI: 10.13859/j.cjz.201403015
摘要:2013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精河县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察中,采集到麻蜥属(Eremias)标本20余号,经鉴定其中4号为虫纹麻蜥(E. vermiculata),为该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北地区的首次发现,增加了其在国内的分布点。此发现能为研究虫纹麻蜥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地理格局提供基础资料。
2014, 49(3):435-437. DOI: 10.13859/j.cjz.201403018
摘要:灰冠鸦雀(Paradoxornis przewalskii)是狭域分布的中国特有鸟种,分布区仅局限于岷山北部。近年来关于该种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其栖息地和现有分布范围的宝贵信息,但该种的繁殖情况还从未有观察与报道。2013年6月10日,我们在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1对正在育雏的灰冠鸦雀及其3只新生雏鸟,对其巢址生境和巢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记录。灰冠鸦雀筑巢于稀疏的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混交林下的浓密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丛中,巢址海拔2 700 m,位于陡峭阳坡接近林线处。巢为结构精细的杯状巢,高约6.6 cm,深约5.0 cm,巢口内径4.8 cm,外径7.0 cm。巢由干草叶与竹叶编织而成,巢壁外侧装饰有大量绿色苔藓。本报道为灰冠鸦雀野外繁殖的首次记录,为今后深入开展该珍稀鸟种的繁殖生态和栖息地选择研究提供了基本信息。
2014, 49(3):438-442. DOI: 10.13859/j.cjz.201403019
摘要:2013年2~4月,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植物调查,在包头南海子湿地,对大天鹅(Cygnus cygnus)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天鹅的春季食物主要为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玉米(Zea mays)、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和香蒲(Typha amgustifolia)。通过频率转换分析发现,不同时期迁徙至南海子湿地的大天鹅,其采食植物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黄河开河之前,首批迁徙到湿地的18只大天鹅,其采食以酸模叶蓼为主,占食物组成的99.4%;黄河开河之后,迁徙到湿地的120只大天鹅,其采食以玉米为主,占食物组成的69.7%,光果甘草、香蒲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18.3%和11.2% 。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与本地的优势植物以及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关系。
2014, 49(3):443-446. DOI: 10.13859/j.cjz.201403020
摘要:2011年8月22日,在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的铁龙洞 (33°43′38.8″N, 107°26′37.9″E, 海拔1 250 m)获得2号蝙蝠标本,雄性,体型较大,前臂长约58 mm,后足长几与胫长相当,约20 mm,经鉴定为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属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室。本文对该蝙蝠的特征和相关测量数据进行了报道,并对其分布和保护现状进行了探讨。
2014, 49(3):447-451. DOI: 10.13859/j.cjz.201403021
摘要:2013年7月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梅仙镇峰岩村峰岩3号洞(N26°15'15',E118°16'55',海拔536 m)用雾网采集到4只蝙蝠(1♀、3♂)。利用数显电子秤和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了外形17项及头骨25项指标,并与文献记载的海南、爪哇岛、斯兰岛标本进行了比对。体型较小,耳短而宽,毛短而密,毛被扩展到鼻子后方,背毛黑褐色,腹毛深棕色,头颈部毛色与腹部毛色较一致;翼膜狭长,第Ⅲ指第二指节的长度约为第一指节的3倍;头骨的吻突低而略宽,脑颅高、大而圆;体重 7.1 ~ 9.8 g,前臂长41.7~43.7 mm,颅全长13.87~14.17 mm,颅高6.21~6.73 mm。经鉴定为南长翼蝠(Miniopterus pusillus),为福建省翼手类新纪录。标本保存在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4, 49(3):452-462. DOI: 10.13859/j.cjz.201403022
摘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有颌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编码免疫球蛋白受体的高度多态的基因群,因其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脊椎动物不同支系间MHC的结构和演化差异较大。尽管MHC基因特征在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鱼类中已被较好地描述,但对爬行动物MHC的了解仍较少。鉴于爬行动物对于理解MHC基因的演化占据很重要的系统发育位置,研究其MHC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爬行动物MHC的分子结构、多态性维持机制、功能和主要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2014, 49(3):327-327. DOI: 10.13859/j.cjz.201403006
摘要:人工种植芦苇(Phragmites adans)是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重要手段, 人工芦苇湿地鸟类群落研究有助于评价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效果。自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 根据研究样地情况在人工芦苇湿地内设置一条1.5 km的样线和一条1.0 km的样线, 原生芦苇湿地内设置一条1.5 km的样线和两条200 m的样线, 逐月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人工芦苇湿地和原生芦苇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对比研究, 运用单因素ANOVA分析两种生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芦苇湿地共记录到鸟类11目28科50种, 其中人工、原生芦苇湿地分别为39种、36种, 共有种25种。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纯色鹪莺(Prinia inornata)等留鸟在芦苇湿地中一直占优势地位。总体上看, 两种芦苇生境中鸟类种数和密度的月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11种)和2月(25.36只/hm2), 最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30种)和6月(73.64只/hm2)。从各季节看, 春季(H′=3.4115)和夏季(H′=3.0501)人工芦苇湿地鸟类多样性高于原生芦苇湿地, 春季(J=0.993 5)、夏季(J=1.035 9)和冬季(J=0.831 5)人工芦苇湿地均匀度低于原生芦苇湿地; 全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人工芦苇湿地(H′=3.274 7, J=0.893 9)<原生芦苇湿地(H′=3.300 2, J=0.920 9)。从两种芦苇湿地的鸟类群落比较来看, 各项数据差异均不显著,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人工芦苇湿地的恢复已接近原生芦苇湿地。
2014, 49(3):356-356. DOI: 10.13859/j.cjz.201403024
摘要:2013年9月13日上午11点,在阴山山脉大青山(属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地理坐标41°02.881′ N,112°02.922′ E,海拔1526 m)发现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为内蒙古鸟类分布新纪录。
2014, 49(3):463-463. DOI: 10.13859/j.cjz.201403027
摘要:2013年10月-11月在西藏墨脱县野外考察中,发现猛隼和白胸翡翠,为西藏自治区鸟类新纪录。
2014, 49(3):464-464. DOI: 10.13859/j.cjz.201403028
摘要:2013年4月20日,在湖南省宜章县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条游蛇科幼蛇。经形态学鉴定,为方花丽斑蛇(Maculophis bellus),这是该蛇种自1982年在湖南莽山大塘坑首次纪录报道以来第二次在湖南省境内发现,也是在湖南省发现的第二号该蛇标本。本文对该标本的形态特征和生境特点进行介绍,为深入了解该种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格局提供基础资料。
版权所有 ©《动物学杂志》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64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