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44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长江河口湿地不同植被中无齿螳臂相手蟹的分布及其洞穴利用

      2009, 44(6):1-9. CSTR:

      摘要 (2837) HTML (0) PDF 1.20 M (3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是长江河口中、高潮滩的优势底栖动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由于其经济价值较低,所受关注很少。本文调查了相似高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带、芦苇斑块、菰(Zizania aquatica)植被以及裸地4种生境中无齿螳臂相手蟹的数量分布及其洞穴的利用情况。有植被分布的3种生境间植株密度、植株高度和植物干重生物量(地上部分)差异显著(P<0.001);4种生境间,陷阱桶采样获取的无齿螳臂相手蟹数量分布(P<0.001)和性比(P=0.001)差异显著;裸地区域没有无齿螳臂相手蟹可用的洞穴分布,芦苇带、芦苇斑块和菰植被间无齿螳臂相手蟹可用的洞穴密度(P<0.019)、单位洞穴蟹个体数(P<0.001)差异显著,挖掘洞穴采样获取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密度差异接近显著水平(P=0.067),洞穴占用率(P=0.667)、不同洞穴占用方式频次组成(P>0.05)差异不显著;无齿螳臂相手蟹可利用洞穴密度与植株密度、植物干重生物量显著负相关(P<0.05),而挖掘洞穴采样获取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密度与植株高度(P=0.077)相关性接近显著水平且与洞穴密度(P<0.001)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盐沼植被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的分布和洞穴利用存在影响。而进一步探讨盐沼不同植被对无齿螳臂相手蟹分布的影响,需要先了解无齿螳臂相手蟹在不同植被中分布格局在时间上的变化,并结合无齿螳臂相手蟹在不同植被间的迁移行为以及繁殖周期等进行探讨。

    • 摄食水平对瓦氏黄颡鱼餐后代谢特征的影响

      2009, 44(6):10-16. CSTR:

      摘要 (2489) HTML (0) PDF 1.18 M (2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新鲜泥鳅(Misgurus anguillicanndotus)肉块为饵料,采用麻醉灌喂的方法,在(25.0±0.5)℃条件下,研究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幼鱼[体重(7.03±0.15)g,n=42]不同摄食水平(饵料分别为体重的0%、1%、2%、4%和8%)对餐后代谢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摄食水平下,瓦氏黄颡鱼摄食代谢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体变化趋势;摄食水平由1%增加到8%,实验鱼的SDA耗能、SDA时间和摄食代谢峰值(PMR)分别从3.09kJ/kg、8h和56.08mgO2/kg.h增加到47.21kJ/kg、36h和97.25mgO2/kg.h;其中,8%(饱足摄食水平)和4%摄食水平组的代谢率在峰值水平能够持续20h左右。瓦氏黄颡鱼最大运动代谢率(MMR)为166.5mgO2/kg.h,显著大于饱食组PMR(P<0.05)。本研究还表明,随摄食水平上升,瓦氏黄颡鱼通过PMR的增加和SDA时间的延长来满足SDA耗能增加的需求;从摄食4%组和8%组相似的梯形摄食代谢曲线,可以看出瓦氏黄颡鱼在高摄食水平条件(>4%)下限制了摄食代谢的上升;PMR相对于静止代谢上升倍率较小,暗示其摄食占据的代谢空间较小,进而保留了大量剩余代谢空间用于运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这可能与其活跃的觅食活动习性有关。

    • 北京麋鹿苑达乌里寒鸦迁徙和越冬期种群动态与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2009, 44(6):17-22. CSTR:

      摘要 (2529) HTML (0) PDF 311.91 K (2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5年10月~2009年5月,在达乌里寒鸦(Corvus dauurica)迁徙和越冬期间,针对其在北京麋鹿苑内的种群数量变化,成体、幼体组成比例的变化,以及在麋鹿苑集群停歇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达乌里寒鸦每年10月中旬前后开始到麋鹿苑聚集活动,次年5月份以后,集群现象消失。持续活动时间为(166±11)d,10月底或11月初种群数量达最大,2008年10月下旬,最大数量一度达(6500±300)只,4个迁徙越冬期的最大种群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χ2(3)=8484.47,P<0.01)。Krushkal-wallis H检验表明,4个迁徙越冬季的种群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χ2(3)=6.14,P=0.11>0.05)。幼体的比例在秋季迁徙前期和春季迁徙后期相对较高,可达100%。观察表明,该鸟在麋鹿苑周边的垃圾场觅食后,选择在苑内饮水是其在麋鹿苑集群的主要原因。

    • 孕小鼠注射海洛因对仔鼠体重、行为及肺中相关活性物质表达的影响

      2009, 44(6):23-30. CSTR:

      摘要 (2263) HTML (0) PDF 1.28 M (2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海洛因对仔鼠行为、体重及肺发育中KGF、c-Fos蛋白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对4组共48例受孕小鼠(Mus musculus)从第8d开始,每天早晚分别注射0.2ml浓度为1.0g/L、1.5g/L和2.0g/L的海洛因溶液和等量的生理盐水直到小鼠分娩,观察测量仔鼠行为及体重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体视学半定量方法检测15d胚胎、出生后1d、7d、15d仔鼠的肺中KGF、c-Fos蛋白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海洛因影响仔鼠的行为活动,实验组各发育期仔鼠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海洛因组各发育期仔鼠肺中KGF、c-Fos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0.01或P<0.05),且随海洛因浓度的增大表达越强,但随着发育的进行,海洛因组仔鼠肺中KGF、c-Fos蛋白和Bax蛋白的阳性表达减弱。海洛因影响仔鼠的行为与体重,海洛因对各发育期仔鼠肺的损伤可能与肺组织中KGF、c-Fos蛋白和Bax蛋白表达的增强有关。

    • 阿拉善黄鼠模式产地标本染色体核型

      2009, 44(6):31-35. CSTR:

      摘要 (2295) HTML (0) PDF 709.18 K (2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方法,对采自阿拉善黄鼠(Spermophilus alaschanicus Buchner,1888)模式标本产地,内蒙古阿拉善南部典型荒漠区的5号黄鼠(Spermophilus spp.)标本进行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该种二倍体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38,与达乌尔黄鼠(草原黄鼠)(S.dauricus Brandt,1843)二倍体体细胞的染色体数2n=36,完全不同,且形态特征与达乌尔黄鼠具有明显差异。基于该种的染色体和形态特征以及分布区域,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的结果,确认该种为阿拉善黄鼠。

    • 中华竹鼠的洞穴结构及其生境利用特征

      2009, 44(6):36-40. CSTR:

      摘要 (2955) HTML (0) PDF 243.07 K (4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徒步不定宽样线法对片口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的生境选择和洞穴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设置4条样线148个20m×20m样方,并对61个有中华竹鼠新鲜土堆的洞穴进行了解剖观察与测量,采用Vanderloeg和Scaiva选择指数对生境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洞系结构由土丘、洞口、取食道、避难所、窝及厕所组成,每个结构都与中华竹鼠的习性及生存活动相适应;中华竹鼠喜欢选择东南坡向、坡度适中(25~45°)、上层乔木郁闭度大于25%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竹子密度适中(20~40株/m2)、竹子较粗(基径大于10mm)、距水源较近且远离人为活动干扰的箭竹林中筑巢。

    • >技术与方法
    • 动物学定量与定性资料分析中的常见错误

      2009, 44(6):41-47. CSTR:

      摘要 (2183) HTML (0) PDF 1.10 M (2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合理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是提高科研工作质量和可信度的关键。然而有些科研工作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往往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常常忽视定量资料中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正态性、方差齐性。对单因素多水平的定量资料直接使用组间两两比较的t-检验;对定性资料中列联表的分析一律通用Pearson χ2检验,包括对Pearson χ2检验结果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做出错误的推论。本文对国内一些动物学研究论文中所采用的具体统计方法提出辨析。

    • >自然保护区
    •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2009, 44(6):48-53. CSTR:

      摘要 (2431) HTML (0) PDF 644.77 K (30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4年7月、2006年7~8月、2007年9月,对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该保护区内现已知有两栖爬行动物73种,其中两栖动物29种,隶属于2目9科;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2目9科。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资源量优势种两栖类有中华蟾蜍(Bufog.g argarizans)、绿臭蛙(Odorrana margaretae)、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棘腹蛙(Paa boulengeri)、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爬行类有王锦蛇(Elaphe carinata)、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福建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根据资源特点及保护现状,提出对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建议。

    • 广西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

      2009, 44(6):54-63. CSTR:

      摘要 (2642) HTML (0) PDF 2.34 M (29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先后于1989年10月和12月、1990年3~4月和7~8月、1991年4~5月、1994年4~5月、2003年1月和2008年5月对广西北部湾涠洲岛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在该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186种,隶属16目52科。其中,旅鸟117种,冬候鸟48种,留鸟14种,夏候鸟7种。13种鸟类被IUCN列为受威胁物种,包括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中日候鸟保护鸟类93种,中澳候鸟保护鸟类30种。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是沿太平洋西海岸迁飞候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 >基础资料
    • 甘肃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2009, 44(6):64-73. CSTR:

      摘要 (2484) HTML (0) PDF 2.02 M (30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6年7月和2007年11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91种,其中包括8个未定名种。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复杂,计有3纲11目28科42属91种,下毛目为优势类群,肾形目和前口目为次优势类群,侧口目、缘毛目和寡毛目为偶见类群,膨胀肾形虫(Colpoda inflata)、长篮环虫(Cyrtolophosis elongata)、大口薄咽虫(Leptopharynx eurystoma)和长圆膜袋虫(Cyclidium oblongum)为优势种。林区各样点之间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相似性为极不相似到中等不相似。结果表明,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物种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林区各样点之间的小生境不同,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出现较大的差异。从林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方面讨论了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的特点。

    • 新伪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和形态发生

      2009, 44(6):74-80. CSTR:

      摘要 (2460) HTML (0) PDF 1.18 M (2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法显示,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nova)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及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组成。口围带基部含小膜托架及与托架相联系的肋壁微管,其中领部小膜托架间由"∧"形微管相联接;额腹横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和周围微管束,其微管在不同棘毛基部的发达程度不一;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同时,对新伪尾柱虫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发生和生理改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追踪研究,并对细胞皮层的额腹棘毛定位及组成特征进行了补充报道。此外,发现形态发生末期新纤毛器微管形成时,残存部分老额棘毛、横棘毛和缘棘毛,此后老结构逐渐被吸收。结果表明,新伪尾柱虫的纤毛器基部微管具有其种的特异性,新纤毛器微管分化过程中老结构可能具有定位和物质贡献作用。

    • 细鳞鱼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器的形态变化与作用

      2009, 44(6):81-88. CSTR:

      摘要 (2473) HTML (0) PDF 671.26 K (30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刚分化的卵原细胞至成熟卵母细胞时期(Ⅰ~Ⅴ时相)胞质内均能观察到线粒体,其形态最初为圆形,随着其大量增殖,形态变为棒状、弯曲状或长形(Ⅱ时相),并导致线粒体簇形成,其嵴也由单个变为多个,电子密度呈由低到高的规律变化;但到Ⅲ时相末期线粒体又退化为圆形,个别线粒体还通过对分或牙分进行裂变,线粒体嵴被不断释放,形成空泡,其基质电子密度呈降低的规律变化;在此过程中线粒体主要参与各种囊泡的形成,为后期卵黄前体物质进入、积累创造条件。在Ⅱ时相卵母细胞早期的细胞核附近开始出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但数量少,结构简单,随着它们的大量增殖(Ⅲ~Ⅳ时相),这两种细胞器将对卵黄物质的合成与加工起到关键作用。内质网主要呈弓形,少数呈圆形或杯形,早期与高尔基体相伴出现,但随着内质网大量增殖,其合成功能也随之增强。早期高尔基体也呈弓形,但随着其高度发育,几个分散的高尔基体聚集形成高度发育的高尔基体复合体,其加工与修饰功能也不断增强,同时其周围伴有大量潴泡或电子密度不同的囊泡体(多层结构)出现,且这些多泡体常常与环形片层(annulate lamellae,AL)一同出现。AL与核膜结构相似,早期呈弧形排列,本研究推测环形片层起源于核膜,其主要作用可能是膜的储藏地。

    • 虹鳟(♀)×山女鳟(♂)杂交F1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质地的比较

      2009, 44(6):89-95. CSTR:

      摘要 (2481) HTML (0) PDF 2.22 M (29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山女鳟(O.masou masou)及其杂交F1(虹鳟♀×山女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质地测定。结果显示,(1)杂交F1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双亲(P<0.05),含水率和粗蛋白含量介于双亲之间,其中含水率最高者为山女鳟,粗蛋白含量最高者为虹鳟,并且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2)杂交F1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双亲(P<0.05),其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虹鳟,但低于山女鳟;(3)3种鱼肌肉营养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杂交F1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77.77)明显高于虹鳟(63.67),略低于山女鳟(79.19);(4)杂交F1肌肉肉色(亮度、红度、黄度)和嫩度与双亲相比差异显著(P<0.05),按肉色和嫩度测定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山女鳟>杂交F1>虹鳟。研究结果表明,杂交F1继承了山女鳟肉质优良的特性,肌肉品质优于虹鳟,这为虹鳟和山女鳟杂交育种提供了参考。

    • 版纳鱼螈消化道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2009, 44(6):96-102. CSTR:

      摘要 (2735) HTML (0) PDF 905.92 K (2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我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的消化道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消化道呈直管状,无盘曲;胃、肠分化明显,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大肠和直肠;黏膜上皮食管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胃后段为单层柱状上皮,直肠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余均为复层柱状上皮;口咽腔黏膜含大量巨型杯状细胞,有单泡状颌间腺;食道中下段有团泡状食道腺;胃体部含大量单管状胃腺;十二指肠和空肠有单泡状肠腺,绒毛发达;口咽腔的黏膜下层不明显,食道和直肠的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其余均为细密的结缔组织;肌层除口咽腔为骨骼肌外,其余均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其中,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两肌层间有细密的结缔组织连接。

    • 爪鲵呼吸器官的胚后发育

      2009, 44(6):103-108. CSTR:

      摘要 (2241) HTML (0) PDF 1.35 M (2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爪鲵(Onychodactylus fischeri)幼体、亚成体和成体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外鳃、咽等呼吸器官进行了显微观察与比较分析,旨在揭示爪鲵不同发育阶段各呼吸器官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爪鲵的皮肤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厚,幼体阶段其背腹皮肤厚度相差不大,亚成体及成体背部皮肤明显厚于腹部;外鳃是幼体和亚成体爪鲵呼吸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发育外鳃逐渐完善,到亚成体阶段达到顶峰,随后逐步退化;咽部是爪鲵的重要呼吸器官,幼体期口腔和咽发育不完善,亚成体咽部逐渐发育,至成体时发育完善。

    • 崇安草蜥舌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2009, 44(6):109-112. CSTR:

      摘要 (2126) HTML (0) PDF 827.69 K (2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显微技术观察了崇安草蜥(Takydromus sylvaticus)舌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舌腹面黏膜光滑;背面黏膜粗糙,由丝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组成。丝状乳头锥体形,数量较多,排列成行,分布于舌体背面两侧和侧翼的腹面。在舌的横切片上有3~7个轮廓乳头,其表面平整,周围有环形沟,舌腺开口于环形沟中。舌肌肉发达。超微结构显示,舌上皮细胞间具有紧密连接,舌乳头细胞表面具有丰富的微绒毛。舌腺为单管泡状腺,分泌管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柱状上皮细胞有两种,一种为分泌细胞,一种为暗细胞。分泌细胞内有典型的分泌颗粒,可协助食物的吞咽。暗细胞内无分泌颗粒,是否与离子分泌以及渗透压调节有关,尚需进一步证实。

    • 玳瑁和绿海龟幼体外周血细胞的观察与比较

      2009, 44(6):113-121. CSTR:

      摘要 (2619) HTML (0) PDF 2.52 M (25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和绿海龟(Chelonia mydas)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及其数量进行了观察、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海龟外周血都观察到7种血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除了绿海龟观察到大、小2种嗜酸性粒细胞外,另外几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他爬行动物相似。白细胞分类计数表明,2种海龟白细胞中以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仅有少数,嗜碱性粒细胞极少,并且此类细胞在玳瑁的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为零。玳瑁红细胞数量为(346.7±68.4)×103个/μl,比绿海龟红细胞含量少,绿海龟为(403.3±170.6)×103个/μl;玳瑁白细胞及血栓细胞数分别为(7.7±1.9)×103个/μl和(9.6±2.2)×103个/μl,绿海龟分别为(7.3±2.8)×103个/μl和(7.5±3.7)×103个/μl。

    • Ghrelin、KGF、TGF-β(β2、β3)在大鵟胃肠道中的表达

      2009, 44(6):122-129. CSTR:

      摘要 (2343) HTML (0) PDF 2.73 M (2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体视学半定量方法,检测了ghrelin、KGF、TGF-β(TGF-β2,TGF-β3)在大鵟(Buteo hemilasius)胃肠道中的表达,利用IPP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分布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的黏膜层,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肠腺上皮和固有层。从十二指肠到盲肠阳性细胞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直肠阳性细胞的分布密度高于盲肠。胃肠道呈KGF免疫反应阳性,胃内阳性物质分布于腺胃浅腺和深腺、肌胃黏膜、肌胃单管腺的上皮细胞;肠内阳性物质分布于固有层的血管、淋巴和平滑肌纤维。胃黏膜、腺胃深腺、肌胃单管腺、肠道黏膜、肠腺呈TGF-β2及TGF-β3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黏膜、肠腺上皮细胞胞质中。图像分析显示,KGF的阳性表达水平呈波浪形变化,在空肠和直肠处达到峰值;TGF-β2的阳性表达水平呈波浪形变化,分别在肌胃和空肠处有峰值;TGF-β3从腺胃到空肠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增强,之后阳性表达水平又逐渐下降,到盲肠阳性表达水平回升。ghrelin、KGF、TGF-β2和TGF-β3的阳性表达强弱可能与胃肠道的消化能力有关,它们的协同表达调控鸟类胃肠道的生长和发育。

    • 饥饿驯化对树麻雀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影响

      2009, 44(6):130-136. CSTR:

      摘要 (2430) HTML (0) PDF 822.67 K (2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鸟类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与能量摄入密切相关。本文以相同环境中进食量充足的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为对照组,与4种处于相同饥饿环境但不同饥饿天数(1D、3D、5D、7D组)树麻雀的各消化器官的长度及重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饥饿驯化各组树麻雀的体重和体脂含量均低于对照组;1D组树麻雀的消化器官胃、小肠、直肠长度显著增长,重量显著增加;3D、5D、7D组各消化器官的长度和重量表现出波动的变化趋势,摄食量的限制是胃干重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结论是,摄能需求的不同引起树麻雀消化器官长度和重量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可对摄食量及消化吸收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这种适应性变化应当是快速、可逆和可重复的,是消化器官形态结构与功能能力及器官自身能耗之间能量预算的结果,也是个体与环境及适合度之间能量预算的结果。

    • 牡丹江城市鸟类调查

      2009, 44(6):137-144. CSTR:

      摘要 (2702) HTML (0) PDF 1.07 M (27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对牡丹江城市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91种,隶属14目31科,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7.69%。说明牡丹江地区鸟类资源比较丰富,其丰富度指数1.967,均匀度指数0.6538,Shannon-Wiener指数2.949。记录的91种鸟中留鸟26种,夏候鸟53种,冬候鸟3种,旅鸟9种,分别占总数28.6%、58.2%、3.3%、和9.9%。在居留型上,主要以夏候鸟为主。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种5种,占5.5%,古北种54种,占59.3%,广布种32种,占35.2%,以古北种为主。记录到的91种鸟类中包括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苍鹰(A.gentilis)等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所调查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最多,15科52种。

    • 大鼠及小鼠微卫星引物在社鼠中的跨种扩增

      2009, 44(6):145-150. CSTR:

      摘要 (2284) HTML (0) PDF 312.22 K (2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微卫星引物在同一属、科、目不同种之间具有通用性的特点,通过PCR扩增、聚丙烯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对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近缘物种大鼠(Rattus norvegicus)、小鼠(Mus musculus)中已知的70个微卫星位点引物进行跨种扩增,筛选适合社鼠相关研究的多态微卫星引物。结果发现,40个位点引物出现扩增条带,21个位点引物能够稳定扩增,其中15个位点杂合,13个位点具有多态性;PCR扩增的Mg2+浓度主要集中在1.5及2.0mmol/L,退火温度在50~60℃之间不等。虽然部分扩增产物有影子带的存在,但并不影响等位基因的判读。总体来看,利用大、小鼠的微卫星引物扩增社鼠的微卫星位点是可行的。

    • 孕酮和米非司酮对蒙古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mRNA表达的影响

      2009, 44(6):151-155. CSTR:

      摘要 (2099) HTML (0) PDF 649.82 K (2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β-防御素(β-defensin)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广泛存在,起免疫防御作用。为了研究孕酮与雌性生殖道β-防御素mRNA表达的关系,本实验建立绵羊(Ovisaries)输卵管上皮细胞培养体系,添加不同浓度孕酮(10-6,10-7,10-8,10-9和10-10mol/L)和孕酮拮抗剂米非司酮后提取细胞总RNA,利用实时定量PCR测定β-防御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孕酮(10-6,10-7,10-8和10-9mol/L)对培养的输卵管上皮细胞β-defensin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且不同浓度的孕酮对β-defensinmRNA的表达的影响程度不同。米非司酮极显著抑制了孕酮诱导的β-defensin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孕酮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促进β-defensin mRNA的表达,推断雌性生理周期下孕酮可能通过作用于β-defensin等影响自身免疫。

    • >研究简报
    • 斑蜓蜥分布新纪录和补充描述

      2009, 44(6):156-159. CSTR:

      摘要 (2449) HTML (0) PDF 212.58 K (2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在云开山脉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六万山脉罗阳山采集到3只斑蜓蜥Sphenomorphus maculatus(Blyth,1853)标本,为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爬行动物的新纪录。斑蜓蜥的现代核心分布区为中南半岛,在云开山脉和六万山脉的分布是斑蜓蜥自其核心分布区沿十万大山向六万山及云开山脉扩散的结果。检视所采集的斑蜓蜥标本,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变异:每侧颞鳞4或5个,环体中段鳞最少为36行;顶鳞和前颊鳞存在分裂为二和愈合的现象。

    • >封面动物
    • 白腰燕鸥

      2009, 44(6):63-63. CSTR:

      摘要 (2318) HTML (0) PDF 112.06 K (2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9年8月31日,江西省科学院林剑声与厦门观鸟会林植、陈志鸿等一行6人在福建漳浦菜屿列岛(23°47′04″N,117°40′27″E)开展燕鸥类调查时,在这一海域记录到10多只白腰燕鸥(Sternaaleutica)从近海海面飞过,并拍摄到清晰的照片。此次所见白腰燕鸥,均是在海面上活动,未发现停栖于周边岛屿;另外,我们2009年5~7月在菜屿列岛做燕鸥类的繁殖调查时,并未发现有白腰燕鸥出现。白腰燕鸥,又称阿留申燕鸥,中等体型,体长约38cm;繁殖于西伯利亚、阿留申群岛及阿拉斯加等地,越冬于南方水域。

    • >综述
    • 犬卵母细胞的体内成熟环境与体外成熟培养

      2009, 44(6):160-165. CSTR:

      摘要 (2166) HTML (0) PDF 1.02 M (3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犬(Canis familiaris)是生物医学研究的最重要模型动物之一。但由于生殖生理的特殊性,其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成熟率低,辅助生殖研究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该动物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在犬科动物体内,排卵前卵母细胞处于高浓度孕酮的卵泡环境中,在生发泡期排到输卵管内,并在此恢复和完成减数分裂。因此,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所需的条件不同于其他哺乳动物,目前主要采用以添加相关因子的M199作为培养液,但体外培养发育至MⅡ期的比率仅为15%~20%。所以,必须在了解犬卵母细胞体内成熟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类似于体内生理环境的体外成熟培养体系。本文在阐述犬卵母细胞体内成熟生理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体外成熟培养方法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动态与其他
    • 上海市大莲湖发现白胸翡翠

      2009, 44(6):16-16. CSTR:

      摘要 (2295) HTML (0) PDF 75.73 K (2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9年9月29日,在对上海大莲湖(N31°04′16.27″,E121°00′17.63″)进行鸟类野外调查中,观察到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共计4只。查阅文献后确认为上海市新纪录(黄正一等,1993;约翰.马敬能等,2000;郑光美,2005)。特征描述:头、后颈、上背棕赤色;翼、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翼上覆羽上部及翼端黑色。颏、喉及胸部中央白色,胸两侧略带麻斑;眼下、耳羽、颈的两侧、胸侧、腹、尾下覆羽棕赤色。

    • 江西宜黄、武宁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群体

      2009, 44(6):53-53. CSTR:

      摘要 (2516) HTML (0) PDF 217.26 K (2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属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分布地狭窄,繁殖地主要在俄罗斯东南部、北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越冬地主要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少量越冬个体曾见于日本、南朝鲜和台湾,以及缅甸、泰国和越南北部地区(郑作新,1987;何芬奇等,2006)。目前全球仅存约1000~2499只中华秋沙鸭成体,濒临灭绝(BirdLife International,2008),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濒危种;我国也将中华秋沙鸭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北京发现蓑羽鹤

      2009, 44(6):136-136. CSTR:

      摘要 (2343) HTML (0) PDF 343.88 K (2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6年5月至2009年9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陆续救助4只蓑羽鹤(Grus virgo),接收具体时间及测量数据见表1。4只蓑羽鹤都具有如下特征:体型略小(105cm)而优雅的蓝灰色鹤。头顶白色,白色丝状长羽的耳羽簇与偏黑色的头、颈及修长的胸羽成对比。三级飞羽形长但不浓密,不足覆盖尾部。胸部的黑色羽较灰鹤的更为长垂。虹膜雄鸟红色,雌鸟橘黄,嘴黄绿,脚黑色;叫声如号角似灰鹤,但较尖而少起伏。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