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44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东海三疣梭子蟹纳精囊形态结构与内含物的变化

      2009, 44(2):1-11.

      摘要 (2831) HTML (0) PDF 673.94 K (3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5~2006年通过定期采样,对东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纳精囊的形态、组织结构、内含物及相应卵巢的发育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交配前期,4~6月份,纳精囊囊壁较薄,背腹囊腔分离;随后囊壁皱缩(7~9月份),背部囊壁上皮出现分泌层;最后囊壁增厚,单层多核柱状细胞消失,腔内只含琥珀色胶状物质。交配期(10~11月份),囊腔膨大,囊壁变薄,背部近交接处出现"凸"或"丁"字型突起;相应地,腹囊腔内亦出现含角质层褶皱。精子塞是三疣梭子蟹成功交配的特征,是雌雄梭子蟹共同作用的产物,由雄性基质、雌性分泌物、精子塞不定部分和精子塞半透明部分4种物质组成;精荚仅存于雄性基质中。三疣梭子蟹的精子塞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消失殆尽,并不能保护和滋养精子。背部突起对调控纳精囊容积起主要作用,其形成与消退与精荚运输关系密切。交配后期(12月至翌年3月),纳精囊皱缩完全;裂解完全的精荚在背腹囊腔交接处集中,最后贮藏在腹囊腔内,为后续受精做好准备。纳精囊与卵巢关系紧密,进化上可能有重要意义。纳精囊与卵巢发育相联系,可以更好地反映三疣梭子蟹的资源动态。

    • 双氟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中华绒螯蟹体内药物代谢及残留消除规律

      2009, 44(2):12-20.

      摘要 (2007) HTML (0) PDF 1.01 M (3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口灌给药途径下,研究双氟沙星及其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中华绒螯蟹以20 mg/kg剂量给药双氟沙星后,其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药物-时间曲线关系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双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吸收迅速,在不同组织中分布较广,达峰时间短。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的Vd分别为3.170 L/kg、2.122 L/kg、1.045 L/kg、1.051 L/kg和0.203 L/kg;双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消除缓慢,在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96.316 h、88.228 h、137.524 h、67.021 h和124.679 h;总体清除率CLs分别为0.783 L/h.kg、0.040 L/h.kg、0.013 L/h.kg、0.011 L/h.kg和0.008 L/h.kg。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药物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双氟沙星相似,都呈现多峰现象。但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4种组织中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出现药峰的时候恰好是这4种组织中双氟沙星下降缓慢时期。鉴于双氟沙星及其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消除缓慢,而可食组织中脂肪含量较高,因此若规定可食组织中双氟沙星的最大残留限量以脂肪中最大残留限量(100μg/kg)为标准,沙拉沙星的最大残留限量为30μg/kg,则建议双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中的休药期大于24d,才能保障食用者的安全。

    • 长江老江河国家级四大家鱼原种场鲢的生长特征

      2009, 44(2):21-27.

      摘要 (2428) HTML (0) PDF 983.62 K (4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我国传统食用鱼,也是国际上养殖产量最高的鱼种。长江是鲢生产的摇篮和优质基因库。本文分析了2008年1月及12月采自湖北监利县老江河国家级四大家鱼原种场151尾鲢样本的年龄和生长特征,结果显示,体长(L)与鳞长(R)呈直线关系L=205.96R-6.374 0(r=0.948 6),体重(W)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W=0.023 4L2.941 1(r=0.995 5),生长规律可用Von Bertalanffy方程Lt=93.77[1-e-0.208 7(t-0.031 1)]和Wt=19 293.35[1-e-0.208 7(t-0.031 1)]2.941 1表达。群体的生长拐点位于ti=5.14,拐点体长Lr=61.47 cm,拐点体重Wr=5 570.85 g。分析表明,渐近体长、渐近体重及拐点年龄等参数,老江河鲢的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鹅洲和90年代初湖口地区鲢的要低,生长参数发生了一些变化。

    • 北京鸭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2009, 44(2):28-33.

      摘要 (2452) HTML (0) PDF 945.40 K (3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线粒体DNA作为遗传标记,已在家鸡(Gallus gallus)和家鹅(Anser anser)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对家鸭(Anas platyrhychos domesticus)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参照近源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15对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拼接,获得北京鸭(A.platyrhycho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初步分析其特点和各基因的定位。结果显示,北京鸭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604 bp,碱基组成为29.19%A、22.20%T、15.80%G、32.81%C,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基因组成及排列顺序与其他鸟类相似。基于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用N-J法构建了7种雁形目鸟类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北京鸭与绿头鸭(A.platyrhychos)系统进化关系较近。

    • 喜马拉雅旱獭种群微卫星变异及遗传多样性

      2009, 44(2):34-40.

      摘要 (2689) HTML (0) PDF 327.61 K (3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不同地理种群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种群数量变化并探讨其内在的遗传学机制,通过构建部分基因组文库的方法筛选出8个高变异微卫星位点,根据微卫星位点的测序结果设计相应引物,PCR扩增检测了青藏高原4个地理种群(德令哈、乌兰、沱沱河、安多)喜马拉雅旱獭的遗传多态性及其种群结构。研究结果显示:8个位点在喜马拉雅旱獭种群中均为高度多态,观察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4.75、3.033 2、0.610 2;喜马拉雅旱獭种群总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670、0.699;3个喜马拉雅旱獭种群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偏离H-W平衡状态,且这些偏离平衡的位点均由杂合过度导致(FIS<0);喜马拉雅旱獭种群的部分位点已经偏离了突变-漂移平衡。结论:筛选出的8个微卫星位点适合于喜马拉雅旱獭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所研究的喜马拉雅旱獭种群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安多地理种群在近期可能经历过瓶颈效应,种群数量曾经下降。

    • 野猪骨桥蛋白基因表达及与家猪的对比分析

      2009, 44(2):41-47.

      摘要 (2574) HTML (0) PDF 320.57 K (29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RT-PCR法克隆野猪(Sus scrofa)OPN基因,构建其进化树,半定量RT-PCR法结合Western-blot法对其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猪的OPN基因CDS全长909 bp,编码303个氨基酸。特征基序包括(1)第86个氨基酸处有8个连续的天冬氨酸;(2)第153~157氨基酸处有一个与细胞黏附有关的Gly-Arg-Gly-Asp-Ser(GRGDS)序列;(3)第163~164氨基酸处有一个凝血酶酶切位点RS。分子进化树表明,野猪与家猪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石斑鱼(Danio rerio)的亲缘关系最远,OP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过一次大的变异。OPN mRNA在心、胃、肾、卵巢的表达水平较高,在肝、脾、肺、小肠、肌肉、子宫内的表达水平较低。不同组织表达的OPN蛋白大小不同,存在70 ku、70 ku+45 ku和70 ku+45 ku+24 ku这三种模式。

    • >珍稀濒危动物
    • 四川雉鹑繁殖习性初报

      2009, 44(2):48-51.

      摘要 (2863) HTML (0) PDF 195.98 K (2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5~2008年,在四川省雅江县对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的繁殖习性,包括巢、卵、孵卵时间、生长量度和日行为节律进行了初步观察。四川雉鹑同时营树上巢和地面巢,以树上巢为主,占68%(n=25);产卵期集中在4月,正常窝卵数2~5枚(n=9),窝卵孵化率为63.89%(n=12);雌鸟在孵卵期每天离巢1次,离巢平均时间(63.0±22.6)min(n=18),孵卵期24~29 d(n=4);150日龄幼鸟的体重接近成体。在繁殖期,四川雉鹑6:30~7:00时从夜栖树上飞下,行至觅食地觅食,17:00时左右返回夜栖地,19:00~19:30时上树夜栖。

    • 陕西黄龙山林区褐马鸡春季夜栖地选择

      2009, 44(2):52-56.

      摘要 (2205) HTML (0) PDF 631.07 K (2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6年4~6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春季夜栖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22个夜栖地,以夜栖树为中心做一个10 m×10 m样方,测定夜栖地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地貌特征、夜栖树高度和胸径、乔木层盖度、乔木的数量、灌木层盖度、草本盖度、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林缘距离、栖枝高度和栖位上盖度等参数;通过9条样带测定54个随机样方,除栖枝高度和栖位上盖度外,指标相同。结果表明,褐马鸡春季夜栖地多偏向以坡度较大、山坡和山脊、接近水源、远离林边、人为干扰距离较远、乔木盖度和密度较大、栖树胸径较大、灌木层盖度和草本层盖度较小为主要特征的地方。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2.746%,可以较好地反映褐马鸡春季夜栖地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褐马鸡春季夜栖地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地形和林下植被因子、气象因子、稳定性因子和水因子。影响褐马鸡夜栖地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

    • >技术与方法
    • 利用超声波技术鉴定幼龄鲟鱼的性别

      2009, 44(2):57-63.

      摘要 (2218) HTML (0) PDF 795.47 K (3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利用超声波鉴定技术对20 553尾2龄或3龄鲟鱼的性别及成熟度进行了检测,同时对检测并确定性别的鲟鱼随机取样解剖,验证超声波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同时追踪检测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性腺发育过程,获得不同发育时期性腺的超声波图像。超声波性别鉴定技术的准确率与养殖鲟鱼的种类、性腺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2龄或3龄西伯利亚鲟的检测准确率为92.0%~100%,2龄俄罗斯鲟(A.gueldenstaedtii)准确率为83.0%,3龄史氏鲟(A.schrenckii)准确率为58.0%;同时,根据超声波图像可较好地了解性腺成熟度,本次检测发现养殖的2龄或3龄西伯利亚鲟性腺发育一般处于Ⅱ~Ⅲ期。超声波鉴定是一项能有效鉴定鲟鱼性别的技术,值得推广。

    • 四环素调控A30P突变α-synuclein转基因小鼠的构建

      2009, 44(2):64-70.

      摘要 (2353) HTML (0) PDF 880.38 K (3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构建四环素调控的人A30P突变α-synuclein转基因小鼠模型,将外源基因pTRE2-syn和pBC-rtTA同时显微注射到FVB小鼠(Mus muscculus)受精卵的雄原核中,将注射后存活的受精卵移植到同期发情的假孕受体鼠输卵管中,出生个体经PCR检测,获得rtTA和A30P突变α-synuclein双阳性转基因雌鼠1只,A30P单基因阳性雄鼠13只并传代。强力霉素诱导后双阳性后代脑区各部分A30P突变α-synucleinmRNA均有表达,而在诱导满4周后,脑干α-synucle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8周后增加更明显。结果表明,通过强力霉素诱导后,可在小鼠小脑、脑干、海马、皮层检测到A30P mRNA表达,脑干α-synuclein表达量显著增加。

    • >自然保护区
    • 内蒙古包头南海子湿地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2009, 44(2):71-77.

      摘要 (2260) HTML (0) PDF 955.77 K (3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包头南海子湿地鸟类资源现状,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对内蒙古包头市南海子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8种,隶属于15目37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10种,占调查区鸟类种数的85.94%。居留型主要以夏候鸟和旅鸟为主。根据鸟类栖息地的生境类型,将保护区的鸟类划分为4个群落,其中,浅水沼泽的鸟类数量最多,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南海子自然保护区对包头市生态旅游产业以及自然保护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基础资料
    • 宁波大榭开发区北岸潮间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

      2009, 44(2):78-83.

      摘要 (2427) HTML (0) PDF 807.51 K (29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宁波大榭岛潮间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数量分布,探讨自然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的影响,于2006年4月对大榭岛北岸岩礁相和泥沙相两种不同底质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表明:(1)岩礁相断面和泥沙相断面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9种,其中贝类20种,多毛类8种,甲壳类8种;(2)岩礁相断面19种,主要以贝类生物为主,达16种,甲壳类只有2种;泥沙相断面20种,贝类、多毛类和甲壳类分布较为均匀,分别为4种、6种和8种;(3)岩礁相断面和泥沙相断面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583.33 ind/m2和32 ind/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38.56 g/m2和7.83 g/m2,岩礁相断面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远高于泥沙相断面;(4)岩礁相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垂直变化较泥沙相断面显著。

    • 鳜鱼CRP cDNA和斜带石斑鱼AAT 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09, 44(2):84-91.

      摘要 (2443) HTML (0) PDF 690.07 K (3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RT-PCR及RACE法分别克隆得到鳜鱼(Siniperca chuatsi)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DNA全序列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cDNA全序列。鳜鱼CRP基因cDNA全长为914 bp,其中5′非翻译区(5′-UTR)为49 bp,3′非翻译区(3′-UTR)为199 bp,开放阅读框(ORF)为666 bp,编码222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推测的鳜鱼CRP氨基酸序列与小鼠(Mus musculus)、人类(Homo sapiens)、大鼠(Rattus norvegicus)、非洲蟾蜍(Xenopus tropicalis)和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的CRP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33.2%、32.4%、31.5%、24.9%和22.4%。斜带石斑鱼肝脏ATT基因cDNA全序列长1 785 bp,其中,5′-UTR为13 bp,3′-UTR为530 bp,ORF为1 242 bp,编码414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推测的斜带石斑鱼AAT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Danio rerio)、非洲爪蟾(X.laevis)、楔齿蜥(Sphenodon punctatus)、大鼠、人类、狒狒(Papio papio)和小鼠的AAT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59.2%、40%、38.6%、38.5%、37.7%、37%和36%。鳜鱼CRP基因和斜带石斑鱼AAT基因cDNA全序列的获得为其疾病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今后进一步进行种苗育苗的研发,并以此为依据提高其人工育苗仔鱼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 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

      2009, 44(2):92-96.

      摘要 (2497) HTML (0) PDF 876.66 K (3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是经常被用作种和种群水平系统研究的分子序列。本文分离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内转录间隔区,包括部分18S序列,ITS1、5.8S、ITS2全序列及部分28S序列。4尾奥利亚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存在长度不同的a、b两种类型ITS1。a型长为536 bp,GC含量为69.96%;b型长为520 bp,GC含量为69.04%~69.42%。4尾尼罗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只存在a型ITS1,长为536~540 bp,GC含量为69.42%~70.19%。与b型ITS1相比,a型ITS1在16~31 nt有16 bp片段(GGCCCGCCTGCGGCGC)的插入。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共20条ITS序列中,5.8S长度均为157 bp,GC含量为56.69%~57.96%;ITS2为408 bp,GC含量为72.79%~74.26%。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ITS区序列相似性高达98.2%,表明这两种罗非鱼亲缘关系很近。此外,本文对14尾奥利亚罗非鱼、15尾尼罗罗非鱼以及15尾奥尼罗非鱼[O.aureus(♂)×O.niloticus(♀)]ITS1的扩增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均有a、b两种类型ITS1;15尾尼罗罗非鱼中1尾为a、b两类型ITS1,14尾为a型ITS1;15尾奥尼罗非鱼中则有6尾具有a、b两类型ITS1,9尾为单一的a型ITS1。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在ITS1这个位点一致性高,但尼罗罗非鱼中有1尾混杂了奥利亚罗非鱼的基因,同时也说明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种质鉴定比形态学手段更为精确。

    • 天然三倍体鲫鱼突变体萍乡肉红鲫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2009, 44(2):97-101.

      摘要 (2657) HTML (0) PDF 614.03 K (2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特异性引物,对萍乡肉红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ingxiangnensis)的线粒体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在12个个体中均得到序列一致的Cytb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 140 bp。其A、T、G、C含量分别为28.2%(321)、28.8%(328)、14.8%(170)和28.2%(321),A+T含量(57%)明显高于G+C含量(43%),与其他水生动物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含量相似。该基因中密码子第1位核苷酸中4种碱基组成较为均衡;第2位核苷酸中T的使用率较高,为41.8%,G的使用率较低,为13.2%;密码子第3位A的使用率较高,为39.7%,而G的使用率较低,仅为6.3%。BLAST结果显示,萍乡肉红鲫与其他鲫鱼类的Cytb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银鲫(C.a.gibelio)的相似性为93%,与普通鲫鱼(C.carassius)的相似性为98%。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表明,萍乡肉红鲫与普通鲫鱼亲缘关系最近。

    • 版纳鱼螈外周血细胞观察

      2009, 44(2):102-107.

      摘要 (2822) HTML (0) PDF 830.06 K (38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为材料,应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了版纳鱼螈各种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比例。结果表明,版纳鱼螈的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多,呈卵圆形、椭圆形、梭形和梨形,平均含量为2.57×105个/mm3。白细胞数量较少,多呈近圆形,平均含量为0.72×103个/mm3。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最多,其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数量较少,常数个集合在一起。同时,将此研究结果与鱼类、爬行类和其他两栖类的血细胞比较,进而探讨了版纳鱼螈的进化地位。

    • 海南岛各主要林区雨季鸟类多样性

      2009, 44(2):108-114.

      摘要 (2127) HTML (0) PDF 958.25 K (3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5年5~8月,利用样线法对海南各主要林区(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吊罗山、黎母山、湾岭和南味岭)雨季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旨在比较同一林区内不同生境类型和不同林区内同种生境类型的鸟类多样性。野外共记录到鸟类80种,隶属于10目37科60属。分析表明,同一林区内不同类型生境的鸟类多样性,均以原生林最高,次生林其次,人工林中的鸟类多样性最低。不同林区内同种类型生境的鸟类多样性,原生林以鹦哥岭最高,次生林以霸王岭最高。所有调查林区中人工林的鸟类多样性均最低。连片面积大的天然林(特别是原生林),能保存更丰富的鸟类多样性,需加强保护。

    • 洪氏环企鹅骨骼的解剖学特点

      2009, 44(2):115-120.

      摘要 (2567) HTML (0) PDF 545.69 K (5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解剖学方法对1只雄性洪氏环企鹅(Spheniscus humboldti)骨骼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企鹅骨骼结实、沉重不充气;喙长,前端略下弯,颞部呈深凹陷状;肩胛骨及胸骨龙骨突发达;胸椎不愈合;前肢骨骼扁平,特化为鳍状,翼内关节活动性较小,第一掌骨及拇指消失;髌骨发达,跗跖骨短而宽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了洪氏环企鹅对海中潜水、游泳、取食以及陆地直立的适应。

    • 大绒鼠消化道形态的季节变化

      2009, 44(2):121-126.

      摘要 (2334) HTML (0) PDF 1.10 M (29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栖息于横断山地区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的消化道特征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对自然环境中大绒鼠消化道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季节大绒鼠胃、小肠、大肠、盲肠的长度,及其含内容物重、去内容物重、干组织重。结果表明,大绒鼠消化道特征存在季节性变化,随着温度降低、食物质量下降,大绒鼠的小肠、盲肠长度增加;各器官重量均在6月份最大;大绒鼠在低温、食物质量下降、繁殖等胁迫因子作用下,通过增加食物摄入、调节消化道形态来满足能量需求的增加,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大绒鼠的消化道在不同季节中表现出的变化模式,与其低纬度高海拔、年平均温度较低的生存环境有关,从一方面反映了该物种在温度胁迫下的生存机制和适应对策。

    • >研究简报
    • 北京发现尖膀胱螺

      2009, 44(2):127-128.

      摘要 (2644) HTML (0) PDF 373.64 K (3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尖膀胱螺(Physa acuta)为世界性广布淡水螺类,系多种重要寄生虫如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is cantonensis)和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的中间宿主。在20世纪70年代淡水贝类调查中,北京地区未曾发现该螺的分布。2007年笔者在北京地区开展主要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在朝阳公园、玉渊潭、圆明园及奥运村附近河流中相继发现该螺,此螺入侵北京地区并大量孳生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 形目鱼类连体胚胎两例

      2009, 44(2):129-132.

      摘要 (2405) HTML (0) PDF 527.77 K (2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形目鱼类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和青(鱼将)(Oryzias latipes)的连体胚胎现象各一例。上述连体胚胎均为腹部粘连,内脏各器官分别独立,产出或孵化后短时存活。

    • 广东省蛇类新纪录——黑带腹链蛇

      2009, 44(2):133-134.

      摘要 (2484) HTML (0) PDF 279.31 K (3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8年7月,在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条黑带腹链蛇(Amphiesma bitaeniata),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此新纪录的发现对于认识黑带腹链蛇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 四川蛇类一新纪录——方花丽斑蛇

      2009, 44(2):135-137.

      摘要 (2494) HTML (0) PDF 540.45 K (3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8年7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野外考察期间采集到一条游蛇科幼蛇。经鉴定,该蛇为方花丽斑蛇(Maculophis bellus),为四川省蛇类新纪录。

    • 广西发现局部白化中蹄蝠幼仔一例

      2009, 44(2):138-140.

      摘要 (2179) HTML (0) PDF 181.05 K (29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8年6月,在广西桂林市郊冷水塘村发现一例白化雌性中蹄蝠(Hipposideros larvatus)幼仔,属局部白化现象,白化区域包括背部中线靠右侧的小区域以及尾膜边缘和右足。该中蹄蝠幼仔前臂长49.1mm,体重10.8 g。

    • >综述
    • 脊椎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研究进展

      2009, 44(2):141-146.

      摘要 (2119) HTML (0) PDF 757.30 K (4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有关脊椎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研究,分别从摄食消化、生长与生殖能量配置、物种遗传、基因型与表现型、类固醇激素水平和生长轴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脊椎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原因。

    •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老化的研究进展

      2009, 44(2):147-152.

      摘要 (2300) HTML (0) PDF 720.25 K (3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卵母细胞的老化能够导致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增加和出生缺陷。研究排卵后卵母细胞在老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卵母细胞老化的机制,探讨延缓卵母细胞老化的有效措施,对于改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系统,完善辅助生殖技术并减少出生缺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卵母细胞老化研究所用的方法,老化过程中纺锤体相关蛋白、线粒体、泛素、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修饰的变化,卵母细胞老化与皮质反应、多精受精及凋亡的关系,老化的影响因素和分子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哺乳动物卵母细胞老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动态与其他
    • 江苏省鸟类新纪录——小黑领噪鹛、黑领噪鹛、棕噪鹛

      2009, 44(2):20-20.

      摘要 (2567) HTML (0) PDF 137.72 K (30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7年4月6日,笔者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118°48′00″118°53′04″E,32°01′57″~32°16′15″N)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水榭景点一侧行道树(悬铃木)上发现2只小黑领噪鹛(Garrulax monileger)并拍摄照片。该鸟距观测点约20 m,停息15 min左右,后飞入附近阔叶树林中。小黑领噪鹛体形中等、上体棕褐色,下体白,黑色项纹及眼后的粗黑线明显。

    • 福建邵武发现一例白化王锦蛇

      2009, 44(2):47-47,154.

      摘要 (2683) HTML (0) PDF 382.96 K (3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低等的无脊椎动物珊瑚到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有白化现象,国内不少地方发现过白化动物,尤其以神农架地区最多(沈军,1994);蛇类中,蛇岛蝮(Gloydiusshedaoensis)、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玉斑锦蛇(E.mandarina)等都有过白化个体的报道(陈强等,1995)。

    • 兽类标本皮张的柠檬酸制革法

      2009, 44(2):126-126.

      摘要 (2428) HTML (0) PDF 68.65 K (2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百多年来国内兽类标本制作一直使用三氧化二砷(即砒霜,As2O3)作为防腐剂。众所周知,砒霜是剧毒物,在标本制作和保存中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近十几年来,同行们在制作工艺和用药方面试验过各种配方,如硼酸等,力求替代砒霜,但效果多不理想。近期,我们与美国杨百翰大学标本制作专家W.R.Skidmore先生有过两次合作,他提供了一种他在国外已经使用多年的兽类标本皮张的柠檬酸制革方法,经实际使用效果很好,现将这种方法介绍如下。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