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摘要:研究了成体山地麻蜥越冬时期腹脂肪体、躯干和肝脏等主要贮能部位.结果表明,腹脂肪体、躯干、肝脏能值的组间差异显著,入眠组的腹脂肪体、躯干脂肪能值显著高于出眠组和禁食组.腹脂肪体、躯干、肝脏能量贮存动用活跃,为该种动物最主要的能量贮存部位.
摘要:
摘要:
摘要: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啮齿动物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啮齿动物分为耐旱型、喜湿型、广布的伴人种3个基本类型、9个分布型,耐旱型动物构成了该地区的主体.在啮齿动物地理区划上应划为阿拉善荒漠亚区.
摘要:
摘要:1999年5~7月,通过野外直接观测的方法,对栗斑腹鹀的繁殖过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103.78 hm2样地内共有45个巢,种群密度为0.81只/hm2.平均窝卵数为5.09枚,孵化期为12 d,孵化率为36.3%,繁殖成功率为27.7%,繁殖生产力为0.49.
摘要:
摘要:
摘要:研究了连云港海岸岩相潮间带海葵的分布多样性及生物量.结果表明,海葵的水平分布多样性和生物量与盐度、干扰、海岸开敞度有关;垂直分布多样性和生物量与种类抗干燥度、浪击度、潮汐和食物有关;岩石的空间异质性对海葵的分布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摘要:结合实例详细地叙述了生物实验数据的两因素方差分析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并介绍了如何分析计算结果。
摘要:缅阴虫属( Burmoniscus )是我国长江以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重要的陆栖等足类.本文对我国该属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做了总结和分析,并对该属的代表种类--眼斑缅阴虫( B.ocellatus )的栖息地、食性、食量及繁殖季节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和综述.
摘要:
摘要:
摘要:对成年太行山猕猴寰椎和枢椎变量进行了测量;以肱骨最大长为参照,对其变量进行了异速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寰椎全宽及枢椎椎孔横径接近等速生长,其余变量均为负异速生长.
摘要:
摘要:营养状况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是有蹄类动物种群管理的前提条件之一.文章综述了有蹄类动物营养状况的几种主要测定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理论前提、基本模型、适用范围,并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如何提高其准确性的方法和途径.
摘要:
摘要:对新疆的鸰属(Motacilla)亚种进行了整理研究,认为过去文献对黄鸰(M.flava)和灰鸰(M.cinerea)的亚种鉴定有值得商榷之处,由此提出了不同的分类观点.
版权所有 ©《动物学杂志》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646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