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出版伦理规范
编委会
作者指南
投稿注意事项
作者投稿指南
作者投稿操作示范
投稿稿件范例
作者投稿承诺及著作权转让协议
稿件校对方法
稿件处理流程
过刊浏览
期刊订阅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88年第23卷第6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丽斑麻蜥秋季种群结构的研究
DOI:
作者:
姜雅风
姜雅风
辽宁省北镇高级中学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姜雅风.
丽斑麻蜥秋季种群结构的研究
[J].动物学杂志,1988,23(6).
[2]
郭砺.
夏季丽斑麻蜥种群结构的分析
[J].动物学杂志,1993,28(4):50-51.
[3]
胡淼,李家永,姜同先.
丽斑麻蜥的初步研究
[J].动物学杂志,1986,21(3).
[4]
郭泽刚,许雪峰.
安徽滁州雌性丽斑麻蜥繁殖特征
[J].动物学杂志,2008,43(2):123-126.
[5]
陈绍勇,毕俊怀,何志超,李树然,刘睿,汪洋,赵雪.
鄂尔多斯丽斑麻蜥两性异形及繁殖输出
[J].动物学杂志,2015,50(2):214-220.
[6]
姜雅风.
丽斑麻蜥繁殖习性的研究
[J].四川动物,1990(4).
[7]
陈绍军.
丽斑麻蜥的种群结构与自截断尾再生的初步观察
[J].四川动物,1994,13(1):173-174.
[8]
陈绍军.
丽斑麻蜥的种群结构与自截断尾再生的初步观察
[J].四川动物,1994(4).
[9]
陈绍军.
丽斑麻蜥自截尾与蜥尾结构的关系
[J].生物学通报,1991(2):20-21.
[10]
陈绍军.
丽斑麻蜥自截断尾与蜥尾结构的关系
[J].生物学通报,1991(2).
[11]
邹寿昌.
丽斑麻蜥
[J].生物学通报,1991(2):19-20.
[12]
邹寿昌.
丽斑麻蜥
[J].四川动物,1989,8(3):45-46.
[13]
陈强.
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静止代谢率的研究
[J].动物学研究,1994(3).
[14]
姜雅风.
丽斑麻蜥冬眠习性的观察
[J].四川动物,1990(1).
[15]
陈绍军.
丽斑麻蜥断尾实验
[J].生物学通报,1994(7).
[16]
罗来高,屈彦福,计翔.
华北丽斑麻蜥食物同化和疾跑速的热依赖性
[J].动物学报,2006,52(2):256-262.
[17]
姜雅风.
辽宁北镇丽斑麻蜥形态变异观察
[J].四川动物,1988(2).
[18]
郝琦蕾,刘红霞,计翔.
恒定和波动温度下丽斑麻蜥孵出幼体的表型变异
[J].动物学报,2006,52(6):1049-1057.
[19]
吴义莲,许雪峰,吴霖生,张建龙.
丽斑麻蜥胚胎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及孵出幼体的特征
[J].动物学报,2006,52(6):1169-1173.
[20]
赵群,王征,刘琳琳,赵文阁,计翔.
三个种群有尾和断尾丽斑麻蜥的选择体温、表面活动和摄食量
[J].动物学报,2008,54(1):60-66.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姜雅风.1988.丽斑麻蜥秋季种群结构的研究.动物学杂志,23(6).
复制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下载次数:
HTML阅读次数:
引用次数: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