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关于本刊编委会作者指南过刊浏览期刊订阅English
 
征稿简则

《动物学杂志》征稿简则

20254月修订)

  

投稿方式

稿件通过本刊的在线投稿系统(http://dwxzz.ioz.ac.cn)注册投稿。投稿的同时需要将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投稿承诺及著作权转让协议(内含作者贡献说明)文件作为附件上传到系统中。

 

来稿要求

l  稿件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文字精练、层次清楚、图表清晰。

l  来稿请在首页页面底端脚注处注明基金资助情况(资助项目类别及批文号);第一作者介绍(姓名,性别,学位或职称;研究方向;电子信箱),如有通讯作者请注明。

l  研究综述和进展的主要作者应是多年在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的工作者,内容须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以及作者的工作和观点。

l  省级及以上物种分布新发现类短文仅需要中英文题名,之后直接撰文。要求言简意赅,正文总字数不超过500字,文中避免使用表格,可以用一张图片辅助说明结果。投稿时,文中按照论文格式正常引用文献,同时,文后按照列出相应参考文献。

l  在报告动物实验时,作者应在稿件中清楚声明该研究已经获得相关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或声明不需要伦理审查并说明原因)。论文中需写明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名称以及批准书的编号;如研究对象为国家保护动物,需提供相关管理部门允许对其开展研究的批准文号。

l  本刊鼓励论文关联数据在数据存储库中提交并共享,推荐使用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 Data BankScienceDB)。具体可参见《动物学杂志》科技论文关联数据指南。

 

论文格式要求(请参照本刊网站作者指南中的投稿稿件范例,务必标注行号

题名  应言简意赅,方便检索。中文题名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书写时实词首字母大写。

署名  作者署名人应是对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做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章内容负责者。

单位  作者单位的标准全称及所在地和邮编。

中文摘要  放在文首。内容必须包括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这4个部分。其中,生态调查类稿件的研究方法要包括样地、样方或样线数量、长度以及调查强度等信息,同时包括数据的统计学检验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中要包括结果的主要数据。

英文摘要  放在中文摘要下面。须列出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写法示例:周立红 ZHOU Li-Hong)、单位名称、所在地、邮编和国别。英文摘要内容,必须详于中文摘要,以 [Objectives]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 分别撰写,其中,研究方法部分要包括数据的统计学检验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要包括结果中的主要数据并引出相应的图表,适当说明;即达到英语读者通过英文摘要及文中以中英文对照形式给出的图表,就能基本了解本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一般为3 ~ 5个,中英文对应,分别列在中英文摘要下面。

中图分类号  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确定,列在关键词下面。

正文  稿件全文一律通栏排版。论文的前言不列标题,主要概述研究背景、与论文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简况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精选参考文献。材料与方法对材料的来源及方法的出处应详细陈述;考察地区需给出经纬度范围;结果的数据要完整,宏观研究最好有野外拍摄的动物照片;如有统计分析,应报告完整的统计结果,不能仅给出P值;微观形态的稿件应有实验照片作为依据;文字叙述要简洁明了,与图表内容相互呼应;讨论应依据前言的内容、结果的数据、现象展开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的目的。

全文书写规格  文中请使用国家规定的简化汉字、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以及规范化的名词、术语、数字。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词,应先写出中文名词后,再在括号内写出英文全称和缩写。物种名称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附学名(种属名用斜体,属名首字母大写)。文稿中名词术语的用法应前后一致。

小标题  应简短准确、层次清楚。各级标题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左顶格编排,如1(一级标)、1.1(二级标)、1.1.1(三级标)依次类推。

 

图表 

图表需精选,图与表所用数据不能重复。图、表所有文字内容需有中、英文对照。其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在文中引用处明确注出,图表均直接放在文中引用段落之后。具体要求是:

线条图  用计算机制图。半栏图不宽于70 mm,通栏图不宽于145 mm,主线略粗(函数线)0.75 磅,辅线(坐标轴)粗细0.50 磅。

照片图  黑白和彩色照片要反差适中、层次清晰;显微及电镜照片,应注明长度标尺和放大倍数。照片要摆放整齐,图版高不超过190 mm,宽不超过145 mm,照片间距1 mm

地图  非必要不使用世界、全国地图或主要表现地为2个及以上省的地图。如果一定要用,必须使用国家测绘局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底图,所用底图边界要完全无修改(包括南海诸岛位置),为适应排版时图的缩放,比例尺一律用线段式比例尺,而不用数字比例尺。并在图注中说明: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xx)xxxx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表格  使用三线表(表中不用竖线),但要以表格的形式录入,表的内部行列间隔线用虚线。

 

参考文献

应列出与本文直接有关的中外文主要文献,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负责。本刊文献采用著者 出版年代

文中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在正文中采用著者 出版年格式提示所引文献的出处,若所引文献有2名及以上作者时,正文引用处以第一作者后加et al. 字表示。

例如,一名作者(郑光美 1987Abbot 2001);2名及以上作者(Laycock et al. 1975,冯祚建等 1985)。

多篇文献同时引用时,以出版年升序排列。

第一作者相同且出版年相同的文献,按照引用顺序在年代后标注ab...,以示区别,文后的参考文献的年代后同时也相应标注ab...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文献要用原始文献的文种表示。列出前3名作者,超过3名作者时,加, et al. ,. 。国外作者姓名书写是先姓后名,姓全称,名缩写且不加缩写点,作者之间用, 间隔。文后参考文献按西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的格式排列,西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首字母升序排列,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汉语拼音升序排列。具体格式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 出版年. 文题名. 刊名, (): 起止页码.西文期刊文献的题名,句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或物种学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刊名用标准全称,卷期号要完整。)示例:

Wu P, Zhou K Y. 1998. General condition of systematics study on Tesudines.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33(6): 38–45.

郑光美. 1987. 黄腹角雉动物学杂志, 22(5): 40–43.

专著  作者. 出版年. 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 出版者, 起止页码.(西文专著文献的题名,句首字母及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示例:

Jiang Z G. 1997. Conservation Biology. Hangzhou: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60–164.

孙儒泳. 1992. 动物生态学原理. 2.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29–330.

论文集  作者. 出版年. 题名 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起止页码.(西文论文集文献的题名,句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论文集名:句首字母及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示例:

Yang T. 1997. On the leeches from Wuling Mountains area in south China // Song D X. Invertebrates of Wuling Mountains Area, Southwester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395–399.

陈大元. 1999. 动物显微受精与克隆研究 // 中国动物学会. 中国动物科学研究.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59–64.

学位论文  作者. 答辩年. 题目. 保存地: 保存单位及学位论文属性(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 起止页码. 示例:

张劲硕. 2009. 蝙蝠分类的整合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30–32.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 出版年. 题名: 其他题目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更新或修改日期(可无))[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必须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和文献载体标志以及引用日期,其他格式同上述文献类型的标准。)示例:

Gill F, Donsker D. 2011. IOC World Bird Names. Ver. 2.10. [EB/OL]. [2011-10-24]. http://www.worldbirdnames.org/.

王建议. 出版时代. [EB/OL].2001-12-19可有可无)[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0019.htm.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

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文献类型标志

普通图书M,论文集、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会议录包括座谈会、研讨会、学术年会等会议的文集;汇编包括多著者或个人著者的论文集,也可标注为M

文献版本

用阿拉伯数字加表示,如2。示例:

第三版或第3版著录为:3版;Fifth edition著录为:5th ed.

 

其他约定

本刊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PubScholarCAJSTEBSCO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数据库或网站,还包含正在或未来合作的数据库及网站网站或数据库收录。稿件一经本刊录用,将同时被其收录。作者如不同意,须在投稿时向本刊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及规范化介绍

计量单位符号

平方千米(km2),公顷(hm2),平方米(m2),千米(km),米(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升(L),毫升(ml),微升(µl),千克(kg),克(g),毫克(mg),微克(µg),秒(s),分(min),时(h),天(d),年(a),摩尔浓度(mol/L),旋转速度(r/min),原子质量(u),赫兹(Hz),千伏(kV),国际单位(IU)。

常见废弃单位符号:道尔顿(D),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旋转速度(rpm

数字用法

a. 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要写全。

b. 凡处在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包括9以下的个位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

c. 序数和编号用阿拉伯数字。

d. 阿拉伯数字多位数不能拆开移行。

e. 数字千分位空格。

数学公式

a. 重要公式、长式居中排,简单的、叙述性的式子串文排。

b. 数学公式中运算符号、缩写号、特殊函数符号用正体,字母表示的函数和一般函数用斜体,变量用单字母斜体。